03.02 “兩化”向武漢捐贈6萬隻口罩,自主研發KN95口罩已下線

“兩化”向武漢捐贈6萬隻口罩,自主研發KN95口罩已下線

2月28日傍晚,“兩化”捐贈的防控物資到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防疫物資臨時倉庫所在地——華中科技大學體育館。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最大化工企業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化工”)方面獲悉,2月27日,由中國化工和中化集團聯合捐助的一批防疫物資從北京運往武漢抗疫最前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包括6萬隻口罩,其中N95口罩4萬隻、外科口罩2萬隻。

2月28日傍晚,該批物資到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防疫物資臨時倉庫所在地——華中科技大學體育館。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尤其是醫用高防護口罩的供應變得十分緊張。談到目前的形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院辦副主任陳攻說,“目前我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下屬10家醫院共有來自全國的3.3萬名醫護人員奮戰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線,雖然目前的防護物資供應比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好了很多,但仍處於緊平衡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前的2月17日,中國化工所屬中昊晨光院自主研發、可重複使用的KN95防護口罩已下線,標誌著晨光院高科技材料——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微濾膜在口罩生產上的成功應用,可替代熔噴布,並能經受得住水洗、消毒等程序,實現可反覆使用。

“两化”向武汉捐赠6万只口罩,自主研发KN95口罩已下线

中昊晨光院是國內從事有機氟等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發生產的原化工部所屬國家科研院所,擁有大量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疫情發生後,口罩關鍵材料熔噴布全國告急,晨光院全面評估盤點自主核心技術,緊急立項,研發用於替代熔噴布的口罩材料。

據介紹,與熔噴布的靜電過濾原理不同,晨光院氟材料是物理隔離,e-PTFE微孔膜是一層薄膜,由聚四氟乙烯(PTFE)樹脂經一定工藝後形成,膜上有很多微型小孔,將這層薄膜覆合在織物和基材上,可作為性能優異的過濾材料。這些微孔分佈均勻,孔徑比熔噴布小約100倍,孔隙率高達80%以上,良好透氣性的同時,具有優異的過濾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聚四氟乙烯可耐受沸水、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殺菌方式,在口罩短缺的情況下,口罩如果正常佩戴無破損,可消毒後再次使用。

中國化工方面表示,該口罩已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結果顯示,過濾效率達到99.2%(N95、KN95口罩水平),而呼氣和吸氣阻力遠低於標準限值,可以有效實現透氣不透水、過濾PM2.5、抵禦微生物和菌體進入體內的良好效果。

實際上,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化工不止捐贈和資助研發口罩。1月29日,中國化工通過國務院國資委專用賬戶,向湖北疫情防控一線捐款2000萬元用於疫情防控,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此外,中國化工所屬各企業也為疫區和當地公共及醫療機構捐款捐物。依託所屬企業次氯酸鈉產能,截至2月28日,中國化工累計向社會捐贈82萬餘升消毒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