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人類1000多種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替代,俄羅斯發明智能作曲機器

人類1000多種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替代,俄羅斯發明智能作曲機器

人類沒有熊的力量,卻造出可以舉起巨石的吊車;人類沒有獵豹的速度,卻造出可以日行千里的汽車;人類不會如鳥一樣的飛翔,卻造出了可以翱翔藍天的飛機……

人類就是這樣在不斷的自我超越中成長……

如今,人類開始了自我複製的研究,製造人工智能,要製造出和人類一樣有思想、會思考的機器,來幫助人類實現人類無法勝任和過成的工作。

本世紀最耀眼的明星莫過於超級人工智能的出現,“深藍”擊敗人類的世界國際象棋冠軍;“阿爾法狗”戰勝人類的世界國際圍棋冠軍李世石……等等這些人工智能的出現,更是引發世界關注,人們更是對於人工智能有這麼高的水平而發出感嘆。

人類1000多種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替代,俄羅斯發明智能作曲機器

據普華永道預計,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2030年的全球GDP將增長14%。但同時有人警告稱,人工智能的出現將使人類面臨失業的風險。美國麥肯錫曾對人工智能做過報告稱,經過對全球800多種職業所涵蓋的2000多項工作內容分析後發現,50%的工作可以通過機器實現自動化,這意味著許多行業生態將被改變,有將近1000多項工作的人們面臨失業的風險,人工智能將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諸如翻譯、醫療、財會等行業許多崗位中。

日前,更是有消息稱,繼智能寫作機器人之後,俄羅斯國家核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開發出一種作曲家虛擬助理軟件,能根據人的情緒,遵循人的邏輯,像人一樣作曲。據介紹,該軟件是一種智能型、創造性助手,能夠把音符、和絃及其組合加入作曲家的創作中,甚至能夠像人一樣確保獨立進行高質量審美的作曲。

人類1000多種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替代,俄羅斯發明智能作曲機器

阿列克謝教授表示,為了達到能夠實現智能化作曲這一目標,必須分析音樂理論,在此基礎上創造語義卡片,並把它們與人們情感上接受音樂的模式聯繫起來。

阿列克謝教授稱,智能作曲機器根據人類的情感反應類型,整理並保存了人對和絃及其連續性與間隔等音樂元素,使人類作曲家和作曲軟件之間可能通過音符來相互溝通,作曲軟件在提出各種發展變奏和選擇伴奏曲時,既能按照自己的偏好繼續指定旋律,又能追蹤到人類使用者的情緒。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技術不僅可以在音樂和數碼創作中使用,還能廣泛應用於人機系統。

智能作曲機器的出現,這是否意味著,作曲家也有了失業的風險呢?


【歡迎大家發出您的認識,歡迎大家評論】

【如果您對本文還算滿意,請您點贊或轉發,謝謝鼓勵和支持】

【關注我們,獲取您關心的訊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