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血脂超过多少才算高血脂呢?

jrtshe


高血脂在我国的发病率目前越来越高,分享一个不太新的数据,根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成年人中血脂异常的比例占到了40%以上,这个比例还在不断的升高。那么,对于高血脂检查,到底多高才算超标呢?今天就来和朋友们简单分享一下。

李药师谈健康,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更多健康科普知识与您分享!

血脂高到多少才算高血脂呢?

对于高血脂,一般临床上称作为“血脂异常”,这是因为,在血脂检查的几个指标中,有的偏高了不行,有的偏低了不行,因此,“血脂异常”更能涵盖人的血脂健康问题的全部。对于血脂检查指标,常用的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几个指标中,HDL-C低于正常值,其他三个指标高于正常值的情况,都属于血脂异常的情况。

对于这几个指标,具体的诊断指标如下:

  1. 总胆固醇:合适水平:≤5.2mmol/L,边缘升高:5.2~6.2mmol/L,升高:6.2mmol/L;重度升高:>7.8mmol/L

  2. 甘油三酯:合适水平:<1.7mmol/L,边缘升高:1.7~2.3mmol/L,升高:2.26~5.63mmol/L,重度升高:≥5.64mmol/L;

  3. 低密度脂蛋白:合适水平:≤3.4mmol/L,边缘升高:3.4~4.1mmol/L,升高:>4.1mmol/L;

  4. 高密度脂蛋白:合适水平:>1.0mmol/L,减低:低于0.91mmol/L;

在上图中,升高的情况,就可以确诊为高血脂症了,根据不同检测指标的高低情况,血脂异常又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血脂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几种临床分型。

血脂异常是否一定要服药?

这也是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实际上,控制血脂健康的最终目标,还是要预防血脂异常带来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对于血脂异常的情况,不能单单根据检测数值就确定是否需要服药控制血脂(血脂严重升高,急需服药治疗的除外)。对于高血脂对心血管的风险评估,临床上有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医生会根据您的其他风险因素,如是否有其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是否有其他风险因素,如吸烟、肥胖,年龄老龄化等等,综合评估您的心血管危险级别,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服用药物调节血脂。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出现血脂异常的情况,不管是边缘升高还是确诊的高血脂,对于大家都是健康的提醒,对这种情况,一定要重视,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高糖饮食,适度运动,戒烟戒酒,不管是否服药,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脂的健康都是必需的!


李药师谈健康


心血管王医生眼中的血脂和化验单上的参考值不一样,因为对于不同人群,血脂标准不一样。血脂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大家越来越了解告知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实血脂不是一个指标,一般来说血脂包括: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我们普通的单纯的血脂标准如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各个医院参考值略有差异)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过3.12mmol/L。


这是对于普通人的血脂参考标准,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血脂,相对来说越高越好,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我们平常称之为好血脂。其余三项是坏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有着直接关系。

大家还要注意,血脂对于不同人群,其标准不一样,尤其低密度脂蛋白,大家不要以为小于3.12就是正常,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目标是2.6mmol/L, 极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目标是1.8mmol/L。

极高危人群:

1.明确患有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绞痛、外周血管闭塞、或经检查证实冠状动脉、颈动脉等大中动脉存在50%以上狭窄的患者。

2.高血压合并很高的LDL-C(>4.9mmol/L)或糖尿病。

3.高血压合并肥胖、吸烟、低HDL-C、二级以上高血压等3个以上非糖尿病危险因素。


所以,心血管王医生提醒大家,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化验单上的箭头,没有箭头不代表就是正常血脂。


心血管王医生


高血脂的危害不亚于高血糖、高血压,人群中血脂高的人数更多,但血脂升高一般不会引起人体的不适,所以往往得不到大家的重视,而且血脂检查需要在医院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检测,所以不做体检或是进行专门的检查,发现不了血脂是否升高。

人的血脂处于动态变化中,与日常饮食、运动锻炼、患有某些疾病等密切相关,所以知道自己的血脂是否异常,首先要做好血脂检查前的准备:

血脂检查前两到三天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少吃油腻,避免因食物的因素影响检测结果,从而不能准确反映自身的脂代谢功能,而且血脂各项指标的制定也是据此而制定,所以做好检查前的准备检测出的结果才是有意义的。

此外,在血脂的评判标准中实行分级管理,所以对检测结果也分为血脂异常和高血脂症,因此血脂高低的判断是范围判断,而并非某一数值的判断,常用的对人体有害的三项血脂成分的具体评判标准是:

总胆固醇参考值

  • 合适水平:小于等于5.17mmol/L

  • 临界升高:5.20-5.66mmol/L

  • 高血脂:大于等于5.69mmol/L

甘油三酯参考值

合适水平:小于1.70mmol/l

临界范围:1.7-2.25mmol/L

升 高:2.26-5.63mmol/l

极 高:大于等于5.64mmol/L

低密度脂蛋白参考值

合适水平:小于等于3.10mmol/L

边缘升高:3.13-3.59mmol/L

升 高:大于等于3.62mmol/L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血脂其实并不是一个数值,而是由几种不同的脂质类型构成的,因此,高血脂是指这一类脂质成分含量过高,那么,究竟哪些血脂成分含量高算是高血脂呢?

大家如果留意一下,会发现血脂的化验单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甘油三脂(TG)。有的医院的血脂化验单可能还包括载脂蛋白A1(Apo-A)、载脂蛋白B(Apo-B) 和脂蛋白(a)(Lp(a))。

其中,

1.总胆固醇,正常值是<5.2mmol/L(200mg/dL); ≥ 5.2mmol/L (200mg/dL) 且 <6.2mmol/L (240mg/dL)为边缘升高;等于或高于6.2mmol/L(240mg/dL),就可以诊断为高血脂了!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是在3.4mmol/L(130mg/dL)以下(理想值是在2.6mmol/L(100mg/dL)以下);3.4-4.1mmol/L(130-160mg/dL)之间为边缘升高;等于或高于4.1mmol/L(160mg/dL)就是高血脂;

3.甘油三脂,正常值是<1.7mmol/L(150mg/dL),1.7-2.3mmol/L(150-200mg/dL)为边缘升高;高于2.3mmol/L(200mg/dL)可以诊断高血脂。但甘油三脂受饮食影响很大,通常甘油三脂不高于5.6mmol/L(500mg/dL),不需要药物干预,控制饮食即可。

以上三个是最最重要的血脂监测目标,下面再说一下,也可以考虑为高血脂的其他一些成分的异常。

4.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指血脂中的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 - HDL_C),它的正常值为小于4.1mmol/L(160mg/dL)(理想值为3.4mmol/L(130mg/dL));4.1-4.9mmol/L(160-190mg/dL)为边缘升高;高于4.9mmol/L(190mg/dL)也可以诊断高血脂;

5.脂蛋白(a)[Lp(a)],主要与遗传有关,受饮食、药物影响很小,大于300 mg/L意义等同于高血脂;

6.载脂蛋白 B(Apo B),主要携带LDL-C,正常值在0.8~1.1 g/L,意义类似于LDL-C,需与LDL-C值结合,考虑是否血脂异常;

另外,还有两个非升高而是降低有临床的意义的血脂值。

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把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所以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时被认为是对健康有益,而降低时被看作血脂异常。如果HDL-C<1.0mmol/L(40mg/dL), 也会被当做高血脂对待;

8.载脂蛋白 A1(Apo A1),正常值 1.2~1.6 g/L,是HDL 颗粒的主要成分,因此通常与HDL同升同降,意义也近似HDL-C。

以上内容可能有些复杂,临床上意义最大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尽量把它控制在2.6mmol/L(100mg/dL)以下,同时注意低脂饮食和经常运动,就可能减少因高血脂带来的各类健康问题,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一、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二、血脂正常值范围

1、总胆固醇(TC)

① 其理想值:<200mg/dL(5.2mmol/L);

② 边缘升高值:200-239 mg/dL(5.2-5.6mmol/L);

③ 升高值:≥240mg/dL(6.2mmol/L);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① 适合极高危心脏病患者:<70 mg/dL(1.8mmol/L);

② 适合高危心脏病患者:<100 mg/dL(2.6mmol/L);

③ 接近理想值:100-129mg/dL(2.6-3.3mmol/L);

④ 边缘升高:130-159mg/dL(3.4-4.1mmol/L);

⑤ 升高:160-189 mg/dL(4.1-4.9mmol/L);

⑥ 极高:≥190mg/dL(4.9mmol/L);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①不理想:男性< 40mg/dL(1mmol/L),女性< 50mg/dL(1.3mmol/L);

②较好:男性40-49mg/dL(1-1.3mmol/L),女性50-59mg/dL(1.3-1.5mmol/L);

③ 很好:≥60mg/dL(1.6mmol/L);

4、甘油三脂(TG):

① 理想:<150 mg/dL(1.7mmol/L);

②边缘升高:150-199 mg/dL(1.7-2.2mmol/L);

③ 升高:200-499 mg/dL(2.3-5.6mmol/L);

④ 极高:≥500 mg/dL(5.6mmol/L);

三、血脂多少才算正常?

正常人的血脂成分含量波动范围均较大,也就是说正常人之间血脂含量的差异也很大,单凭一两种血脂成分的高低来判断病理变化,似乎显得说理不够。尽管血脂只占全身脂类很少一部分,但血脂的变化却可基本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状况。

在膳食改变,剧烈运动及患病情况下,血脂都会有较大的变动。高脂肪饮食时,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甚至形成乳糜色,但在3~6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因此,临床上测定血脂都是在早晨空腹时取血,才能反映病人血脂的实际水平。

四、怎样预防

1、合理的膳食结构,高血脂症的饮食原则是“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控制热量的摄入,每人每天的热量摄入应控制在294卡/公斤体重内,控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2、科学的生活方式,高血脂的防治还要注意生活方式要有规律性,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运动食品)和文娱活动,不吸烟、不酗酒、避免精神紧张,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3、45岁以上者肥胖者、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应酬者、精神高度紧张者,都属高发人群,需建议每年应检查一次血脂。

4、药物调节,调脂治疗最根本的目的是预防延缓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当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后,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时,就必须用药物治疗,治疗高脂血症必须长期服药.

5、可以搭配使用康兴半导体激光低频治疗仪,其原理是利用激光能量的生物刺激作用于鼻腔粘膜,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和微循环,采用650纳米波长的激光能量刺激鼻腔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扩张,反射性引起颅内血循环和全身血循环的改善,从而辅助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其低频脉冲能量刺激神经肌肉组织,引起肌肉伸缩,产生运动效应,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和治疗患处的各种疼痛和不适。再配合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每天临床上会遇到很多高脂血症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被问起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大夫,血脂高到什么程度才算是高血脂呢?”面对这个问题我今天来仔细说一说

1、什么是高血脂?

这张图清晰的表达了什么是理想血脂、什么是合适水平、什么是边缘升高、什么是升高,很清晰,大家自己对号入座。

2、为什么现阶段更加推崇理想水平血脂

2016 中国血脂指南中首次提出了“血脂理想水平”这一概念。基于中国人群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长期队列研究数据,同时参考国际数据与指南,该指南定义:中国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想水平为<2.6mmol/L(100mg/dl)。

3、为什么提出“理想水平血脂”

“理想水平血脂”的提出对医学专业人员和普通公众均有警示意义,即“合适水平”仅用于诊断,然而即使不能诊断为“高脂血症”的个体也有其血脂“目标值”,即理想的LDL-C 和non-HDL-C 水平,若能维持“理想水平”则能有效控制自身的心血管危险。

4、哪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血脂应该控制到多少呢?

2016 中国指南对需要设定目标值予以充分肯定,并对不同危险分层的人群分别设定首要靶点和次要靶点的目标值,其中,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被归为极高危人群,这个人群的血脂目标值设定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1.8 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 < 2.6 mmol/L(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差值)。


张之瀛大夫


血脂也就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浓度。判断血脂高低主要依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四项指标。这些指标都代表什么意义呢?血脂超过多少才算是高血脂呢?下面,“问上医”就跟大家详细讲讲。


血脂化验单上常见指标以及意义

(1)总胆固醇(TC)

胆固醇除了少部分由食物供给外,多数皆由肝脏合成。它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如果胆固醇不足,细胞就无法正常地吸收营养。不仅如此,胆固醇还是合成各种激素的原材料。如果胆固醇不足,身体各器官也就无法正常工作。

(2)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会变成脂肪囤积在人体内,以备不时之需。我们常说的高血脂,一般就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或高。

(3)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这两个都属于载脂蛋白,也就是负责运输胆固醇和甘油单酯的物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负责把肝脏生成的甘油三酯运进血液,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高密度脂蛋白则负责把身体里多余的胆固醇运回肝脏,然后经由肝脏代谢出体外。所有我们常说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脂蛋白”。


血脂多少算正常呢?

其实高血脂这个说法比较笼统,临床上一般把血脂水平分为理想水平、合适水平、边缘升高、以及升高,如下表:


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就安全了吗?

上述指标只是参考,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情,血脂控制的范围也有所不同。像一个合并有高血糖、高血压的患者,血脂控制在2.6mmol/L就正常了么?

事实上,这位患者的血脂远未达标,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血脂应该再低一些,控制在1.8mmol/L才算是正常。一些肥胖、吸烟、腹部脂肪多的人也是一样,血脂控制目标应该定得更严格些。

所以说,判断是不是高血脂,不能仅看化验单上提供的参考范围,要找专业的医生结合自己的病情判断。




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居民的的血脂水平也逐步升高,高血脂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据统计,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以上,最突出表现是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流行病学统计认为2010 年-2030 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920 万。因此高血脂问题非常值得关注,当务之急需要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增强高血脂相关体检,尽可能减少高血脂带来的健康危害。

血脂高于多少才算高血脂?

我们都知道,检查血脂需要抽血化验,其中主要的检测项目是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对于既往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血脂异常可以参考下图: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指标最重要,当此项指标水平过高时,动脉血管壁容易形成斑块,时间长了斑块增大或不稳定,容易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为什么有很多人血脂在正常范围也需要服用降脂药?

值得提醒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血脂正常范围却并非化验单能简单判断,这是因为目前降血脂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也就是说,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是血脂异常治疗决策的基础;对年龄低于55 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危险。所谓发病危险,就是评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

因此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血脂处理策略是不同的。例如,所有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均应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无论其胆固醇是否增高;如果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2.6mmol/L也应该服用他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或者年龄在40 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8 mmol/L就应用药。实际上,血脂化验单上的正常值并没有多大意义,心内科医生根本不看这些。

检查高血脂注意事项

检查前2周保持一般的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测定前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采血前一天晚8点后开始禁食(可少量饮水),第二天上午8-10点采血。如血脂检测异常,应在2个月内再次复查(间隔需超过1周)。

对于体检发现高血脂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服用降脂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戒烟限酒,少喝浓茶,限制盐摄入量,同时注意少吃肥肉、红肉、油炸食品、甜食如果汁蛋糕类。


药师方健


段医生答疑在线🔑高血脂的具体定义🔑

检查过血脂的人会发现:血脂化验单的每项指标后都有正常范围参考值。但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的血脂指标即使在正常范围,却还得继续降血脂吗?其实,检查单针对的是所有人,而不同的人群,高血脂的定义范围是不一样的。

下列人群,必须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1.8mmol/L属于血脂升高。

已经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

下列人群,必须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2.6mmol/L属于血脂升高。

(1)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患者,有以下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①吸烟;②体重指数≥28kg/m²;③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④家族中有早发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者;⑤男性≥45岁,女性≥55岁。

(3)慢性肾病患者。

上述以外的所有人群,总胆固醇≥5.2,低密度脂蛋白≥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甘油三酯≥1.7,属于血脂升高。

段医生特别提醒:

(1)不同的人群,不能以一个血脂范围来要求所有的患者。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2)所以建议大家定期检查血脂,尤其是年龄大于40岁,还要检查血压、血糖。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首先临床医学认为:血脂里面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脂、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临床检验医学通常把总胆固醇高于5.17mmol/L;甘油三酯高于1.7mmol/L、胆固醇脂高于5.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男性高于1.15mmol/L;女性高于1.55mmol/L只要其中有一项高都可以称之为高血脂症。

但是针对不同人有不同体质,其新陈代谢能力和身体健康水平不一样,血脂的高低除了与人的饮食有关以外,还与人体肝脏的功能有关。在正常人体的生理条件下,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如果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较多,为了保持身体里面营养物质的均衡,那么肝脏合成的脂肪就少,如果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较少,为了保持身体里面营养物质的均衡,那么肝脏合成的脂肪就较多,就容易形成高脂血症。

只有在病理条件下,当人体肝脏功能受损,或者内分泌失调时,不管人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多还是少,肝脏都不能按照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来合成脂肪,导致血液里面的脂肪不能被肝脏所利用,进而导致血液里面的脂肪堆积,导致血脂越来越高,最终形成高脂血症!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去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诊治,并及时化验一下肝功。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