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激盪東莞:從農業大縣到“世界工廠”

激盪東莞:從農業大縣到“世界工廠”

40年來,東莞乘著改革開放春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實現了從一個傳統農業大縣到一座“世界工廠”的發展奇蹟。圖為東莞松山湖。全媒體記者 孫俊傑 攝

盛夏時節,激情似火。

球星腳下滾動的足球,球迷熱捧的智能手機以及無處不在的紀念品“大力神杯”、毛絨玩具、馬克杯、鑰匙扣和球衣……這個炎熱的夏季,俄羅斯世界盃與“東莞製造”一起火遍全球。

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軸上,東莞註定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標本乃至一個時代的傳奇:從中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蹣跚起步,利用外資“借船出海”,實現農村工業化;到“東莞塞車,全球缺貨”的外貿奇蹟,成為聞名全球的“世界工廠”;再到突圍國際金融危機,自主創新“造船出海”,實現低端代工廠轉型升級為創新要素匯聚的“東莞智造”。

風雨兼程,砥礪奮進。

40年來,東莞乘著改革開放春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實現了從一個傳統農業大縣到一座“世界工廠”的發展奇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東莞在外界的一片片質疑聲中開啟充滿挑戰的“二次創業”,打響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突圍戰”,交出一份又一份靚麗“答卷”。

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強。站在歷史新起點上,東莞將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搶佔智能製造制高點,衝刺創新型一線城市的新目標、新夢想和新徵程。

借船出海

創造“東莞塞車全球缺貨”發展奇蹟

1988年,78歲的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到東莞調查,驚喜地發現三年前在香港的突發奇想成了事實:如果自己有孫悟空本領,就把香港馬蜂窩一樣的小型工廠吹到內地去。

彼時,東莞的“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料裝配、來樣加工、補償貿易)小型企業遍地開花,與香港密切相連,構成了“店廠分離、前店在港、後廠在莞”新經濟形式。費孝通把這種“前店後廠”新經濟形式命名為“珠江模式”。

“三來一補”企業的星星之火,源於滄桑古老而又意義深遠的東莞虎門。

1839年,民族英雄林則徐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鴉片。而時隔139年後的改革開放前夜,虎門再次點燃一把火,打開了珠三角經濟發展的突破口。

1978年7月6日,國務院針對廣東、福建兩省制定了《對外加工裝配和中小企業補償貿易辦法試行條例》。廣東決定在東莞、南海、順德、番禺、中山5個縣先行試點。

中國改革開放的頭班車,與迫切需要轉型升級的香港製造業相遇了。

在新一輪全球產業大轉移中,香港持續上漲的土地、人力成本,把40歲出頭的企業主張子彌在荃灣的兩家工廠逼到了倒閉邊緣。得知內地改革新政後,他像發現了“新大陸”。

7月30日夜幕降臨時,張子彌穿過一片片綠色田野,出現在虎門地界上。他看中臨街的一家瀕臨倒閉的太平竹器廠,並與東莞二輕局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合同,將原太平竹器廠改為太平手袋廠。

一個半月後,工商批文號“粵字001”、中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正式開業。太平手袋廠的創始人之一、第三任廠長唐志平回憶,太平手袋廠第一年就獲得加工費100萬元,為國家賺取外匯60多萬港元。

激荡东莞:从农业大县到“世界工厂”

東莞辦起的全國首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全媒體記者 孫俊傑 翻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嚐到“甜頭”的張子彌們蜂擁而至,東莞利用外資“借船出海”,推動農民洗腳上田、穿鞋進廠,奏響了農村工業化的激昂時代之歌。

據記載,改革開放前,東莞每年穩定向國家上交糧食4億多公斤,排在全國縣級前三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農業大縣。但到1987年底,東莞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已有“三來一補”企業2500多家,遍佈全市80%的鄉村,加工產品涵蓋毛紡、服裝、電子和玩具等15大類4000多個品種,創匯214億美元,居全國縣級單位之首。

不過,早期港商帶來的“三來一補”小型企業,基本是數十萬元的小資本投資,制約產業層次、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提升。

曾擔任東莞縣縣長、東莞市市長的鄭錦滔回憶,1984年一位國家領導到東莞考察,充分肯定了東莞改革開放取得的發展成就,接著,他又說了一句話:“東莞的企業猶如滿天星斗,唯獨缺乏一輪明月。”

這句話恰恰點中了東莞經濟發展的“軟肋”。在新一輪“借船出海”中,東莞大動作、大引進和大投入地利用外資,打造一輪輪產業“明月”:

1983年,當時全球最大的食品企業美國通用食品有限公司“破冰”進入東莞,與東莞粉廠合辦省內第一家合資企業東美公司。很快,通用的老對手雀巢也投資15億美元,建當時中國唯一生產雀巢咖啡的工廠。

1988年,47歲的臺灣商人連阿榮以探親為名,經香港第一次進入大陸,選在東莞樟木頭,投資創辦美華針織禮品公司。像香港商人一樣,同樣面臨世界產業轉移困局的臺灣商人,紛紛進入東莞投資設廠。如今,東莞已被眾多臺商視為“第二故鄉”,東莞臺協已有約3000名企業會員,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臺協。

1993年,東莞與港商投資20億元,建設福地彩管公司,每年的利潤達數億元……

傳統的農業大縣,華麗實現工業化。

1987年,新華社記者王志綱和同事在珠三角跑了一圈,對順德、南海、中山和東莞印象深刻,寫出一篇文章《廣東躍起四小虎》。當時,四小虎各具特色,東莞是“洋槍隊”,順德是“地方部隊”,南海是“游擊隊”,中山是“國家隊”。而在一個個大項目落地後,東莞經濟總量一下子從四小虎之末躍居首位。

到2007年,東莞生產總值達3151億元,比1978年增長119.8倍,保持了年均18%的高速增長,創造了“東莞塞車,全球缺貨”“全世界每10雙鞋,就有1雙來自東莞”“全球每5個人,就有1人在穿東莞製造的毛衣”的外貿奇蹟。

此時的東莞,不僅是一個地名,更是聞名全球的“世界工廠”。

敢於改革

全國首創“一條龍”“一站式”政務模式

在工業化高歌猛進時,東莞城市化也加速推進,使之與工業化相得益彰。

據曾在虎門公社任黨委副書記兼農工商總經理的孫耀全回憶,當年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拉人來”:“公社幹部坐船到香港開座談會消除港商顧慮。一旦約好了香港人過來考察,這邊就跑去羅湖口岸接人,小轎車在那時還是奢侈品,於是大家出動貨車,開著摩托,也有坐公共汽車把對方請來的。”

投資商蜂擁而至,東莞人開始思考,如何解放思想、爭分奪秒、提高辦事效率。

1978年底,東莞縣成立對外來料加工裝配業務領導小組,主管全縣“三來一補”合資合作企業工作,從縣裡各部門抽了48名幹部,組成了10個小組。1984年10月,“加工辦”被正式定為常設的行政機構。

“我們在審批上簡化手續,不搞‘公文旅行’。”曾任“加工辦”主任的蕭樹棠此前表示,當時小企業從簽約到投產僅需一週,乾脆利落,大企業從簽約到投產也只要半年左右。高效政務帶來招商引資與經濟騰飛的碩果,東莞首創的“一條龍”“一站式”政務模式,由此成為各地競相借鑑的樣板。

1988年8月14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中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的調研報告《東莞十年——對我國沿海農村社會主義建設一個成功典型的考察》:來料加工裝配辦公室堅持一個窗口對外的原則,從洽談、簽約、工商登記、報關、辦理進口許可證,以及香港直通車手續,實行“一站式”的管理和服務。

辦事效率一提高,一輛輛大貨車、集裝箱貨櫃車魚貫而入,東莞基礎設施不完善成為了經濟飛速發展的“攔路虎”。直到1980年,東莞僅有一公里水泥路,晴天一路土,雨天爛泥塘。

東莞人又開始思考,如何創新地建設城市基礎設施?

時任高埗公社黨委辦公室主任、建橋指揮部總指揮蘇國良說,1980年下半年,高埗公社黨委決定成立建橋指揮部。建橋需要150萬元,但當時公社一年可自由支配的錢才8000元,150萬元就是個天文數字。

於是,有社員提議:可否集資建橋?

蘇國良回憶,1981年初當地決定,凡是喝高埗水的,每一個人投資10元錢。高埗公社有1.8萬多人,很快便籌得近20萬元,另有上級政府支持50萬元,向銀行貸款60萬元。

1984年1月27日,全國第一座農民集資、徵收過橋費的地方公路橋樑——高埗大橋正式通車。隨後石龍南橋、萬江大橋用同樣的集資方式相繼建成。

“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模式極大地推動了全省乃至全國公路建設的發展。時任交通部副部長潘奇到東莞調研,東莞人在彙報時提出了“想致富、先修路”的口號,隨後被潘奇帶回北京,這個經典口號就這樣響徹全國。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東莞“城市夢”逐漸照進現實。

1987年12月4日,東莞撰寫了一份6頁紙的請示報告,遞交給惠陽地區和廣東省政府,請示從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次年1月,東莞升格為地級市,成為全國少有的“直筒子市”(對未設市轄區的地級市的俗稱),開創了市管鎮體制的先河。

“在完成城市化發展的原始積累後,現在我們有能力拿出很多錢投入硬件建設,不斷提高行政服務水平。”升格地級市“操刀人”、東莞市委原書記李近維此前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一個好的投資環境,不僅僅在於交通、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硬件,更在於行政服務等軟件。

確實,在被國家賦予更大行政權後,東莞延續敢於改革、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火種,統一開發建設,集中資源使用,繼續加快城市化進程。

進入新世紀,東莞提出“一年一大步,五年見新城”的口號,“一網(高標準基礎設施網)兩區(城市新區和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三張牌(城市牌、外資牌、民營牌)”的發展思路,投入600億元,開始了頗為壯觀的“造城”運動。

早在2001年7月,在距離太平手袋廠僅30公里遠的地方,東莞播下了一顆創新種子:松山湖科技產業園。“東莞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開始從‘滿山放羊’轉向‘設園引資’,成效顯著。但囿於各種原因,以往的園區規模一般都不大,檔次也不高,不足以支撐東莞新一輪發展的重託。”時任東莞市委書記佟星說,松山湖承擔了推動經濟模式轉變、締造新的增長引擎、再造一個新東莞的重任。

與此同時,東莞致力於投資軟環境建設的腳步並未停歇,一個小時內辦好營業執照,這曾是廣受讚揚的“香港速度”,在東莞也可享受到這種高效服務:

2012年,在全國率先試點商改,徹底打開市場之門,實現“零首付”開公司,至今共取消行政審批事項300多項;

2013年底,作為全國唯一地級市代表參與了全國改革制度設計的研討工作,國家的改革方案,充分借鑑了東莞商改的實踐成果;

2014年開始,率先推行“互聯網審批中心”工商登記新模式,在全國設立首個現代化網上審批中心,實現工商登記一站式審批、24小時全天候服務……

“東莞不是特區,卻在商改的路上率先邁出步伐,能為國內其他地級市創造更多經驗,具有更實際的指導意義。”原國家工商總局、現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評價,東莞創造了商改的“非特區模式”。

東莞城市化與工業化發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精彩而生動的縮影。

造船出海

經濟轉型升級催生自主品牌

2008年1月,一場歷史罕見的特大冰雪災害襲擊了中國南部。

同年10月,“世界工廠”東莞也遭受了一場“冰雪災害”——國際金融危機,擁有6000多名工人的港資企業東莞合俊玩具廠應聲而倒。

合俊就像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萬士達、聯勝、諾基亞等一批知名企業相繼關停搬遷轉移,引發了外界對東莞出現企業“倒閉潮”的猜測。

一時間,資源吃緊、人民幣升值、海外市場萎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壓力集中爆發,東莞處於“風暴眼”中,很多外向型企業被推向了生死邊緣。

這成為東莞改革開放的一道分水嶺。

“今天不調整產業結構,明天就要被產業結構所調整。”有識之士警示東莞外向型經濟的深層次矛盾。此後,東莞開始經濟社會雙轉型,逐漸從利用外資“借船出海”轉型為自主創新“造船出海”。

2008年8月,東莞被確定為全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在全國首創了來料加工企業不停產轉法人企業的嶄新模式。

通過主動協調海關、稅務、商檢、消防等部門做好轉型業務流程對接,東莞成功解決了企業轉型中所提出的土地使用權和房產權轉移、進口設備解除監管等100多個實際問題,率先在全國探索建立了來料加工企業不停產轉法人企業的“無障礙通道”。

與此同時,東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東莞”工程資金提高到每年20億元等系列政策陸續出臺,越來越多的東莞企業通過加大科技創新、樹立品牌,實現了從過去的OEM(貼牌生產)到ODM(原始設計製造)再到OBM(自有品牌生產)的轉型。

抓住來料加工企業就地不停產轉“三資”企業政策,東莞美馳圖實業有限公司由東莞鳳崗竹尾田玩具廠轉型而來。自創品牌“Maisto”之後,2007年美馳圖耗資4.5億元成功收購了他們曾經的主要競爭對手——超過50年曆史的意大利著名玩具品牌“Bburago”,成為全球玩具業的巨頭。

以OPPO、vivo為代表的東莞智能手機,出貨量從2013年的2億臺攀升至2017年的3.56億臺,全球每5臺智能手機中就有一臺是“東莞製造”。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一批東莞企業實現了從價值鏈的低端逐步遊向高端,“世界工廠”催生一批自主品牌。

2017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82.12億元,比國際金融危機前翻了一番。在東莞曾開展過加工貿易的10572家外資企業中,5912家已從加工貿易全部轉化為一般貿易。

同時,東莞4660家加工貿易企業中,43%的企業擁有自主品牌,36%的企業設立了研發機構。全市1678家加工貿易企業設立了研發中心或內設研發機構,464家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無疑,在國際金融危機“突圍戰”中,東莞推動製造業的躍升,也是一座城市艱辛的“二次創業”。

再出新招

建設引領未來的“雙創新核”

東莞如何成功“二次創業”?答案已然揭曉: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建設創新型一線城市。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印發《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對標國際打造“中國硅谷”。查看規劃圖,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一側從廣州科學城出發,途經松山湖,來到深圳灣創新總部基地。而另一側則由廣州大學城到達深圳高新區,途經毗鄰的空港新城與東莞濱海灣新區。

濱海灣新區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平臺之一。

2017年10月,濱海灣新區掛牌成立。由原長安新區重新定名、擴容、理順機制後,濱海灣新區的面積由20平方公里擴大到包括海域面積在內的80多平方公里,極大地破解了東莞土地資源緊缺、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

紫光芯雲產業城項目、平安威遠島智慧新城、華潤沙角半島開發項目等一批批優質項目紛紛落子濱海灣新區,招商引資總金額達2770億元。其中,紫光集團芯雲產業城項目計劃投資1000億元,成為東莞歷年來引進的投資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項目。

“結合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紫光集團要完成一次奔向大海的跳躍,所以我們來到了濱海灣新區。”紫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偉國說。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另一個核心平臺松山湖,正在謀劃新一輪大發展。

在省人大代表、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張書彥的辦公室裡,她翻開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激動地用筆標出了“中國(東莞)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學裝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描述。“有人問我為什麼落戶東莞,這份報告裡就有答案。”

時間回溯到2006年,時任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的陳和生院士來到廣東考察,希望在珠三角為中國散裂中子源找到合適的建設地點。

在地圖上,陳和生看中了東莞大朗鎮水平村的一塊地:背後靠山,前面是虎門到惠州的高速公路,交通方便,四周有發展空間。陳和生便前往東莞實地確認,很快就定下了這個選址。

今年3月,中國散裂中子源按期、高質量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設任務,並通過了工藝鑑定和驗收。這一大科學裝置填補了國內脈衝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對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解決前沿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10多年前,我來到松山湖時,這裡大部分地方都是工地。”陳和生笑著說,現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依託國家散裂中子源,東莞將高標準規劃建設45.7平方公里中子科學城,構建國家大科學裝置、國家重要實驗室、世界科學家和世界前沿產業四大集群,希望打造國內領先、世界聞名的國家綜合性科技創新中心。

今年4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珠三角分部揭牌,這也是廣東建設的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

“這是東莞站在國家科技創新總體佈局的高度,面向全球科技創新發展態勢,做出的一項重大部署。”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這樣評價。

新起點,新徵程。昔日的“世界工廠”東莞,正在加快建設創新型一線城市,創造改革開放的新傳奇。

■親歷者說

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高級顧問鄧國軍見證松山湖崛起:

科技共山水一色 新城與產業齊飛

今天的松山湖,大樹鬱鬱蔥蔥。

每每想起松山湖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高級顧問鄧國軍便心潮澎湃。

15年來,從松山湖在全國公選的年輕幹部,到擔任科技教育局局長,再到“下海”參與松山湖國際機器人團隊創新創業,鄧國軍幾乎全程見證了松山湖的崛起。

“松山湖‘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突破了東莞‘三來一補’的傳統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的發展之路。”鄧國軍深有感慨地說。

被《南方日報》一則公告改變命運

“這一干部公選崗位,簡直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鄧國軍清晰地記得,2003年3月擔任佛山西樵山旅遊公司副總經理時,他接到同事遞來的一份刊登有幹部公選公告的《南方日報》。

鄧國軍打開報紙一看,成立不到兩年的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正在公選骨幹幹部。他的條件完全符合科技教育局副局長崗位要求:35歲以下、研究生學歷的大型國企中層幹部。

彼時,鄧國軍是東莞的“常客”。

作為旅遊公司副總經理,他經常開著旅遊大篷車,到東莞各個鎮街做推廣,吸引市民到西樵山遊玩。有次偶然駕車路過石大路和興園路的交界處時,他看到一塊一米多高的木牌上,用毛筆字寫著“松山湖科技產業園”。

匆匆一瞥,他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松山湖的“拓荒牛”。

2001年7月,在距離太平手袋廠僅30公里遠的地方,東莞播下了一顆創新種子——松山湖科技產業園。11月9日,松山湖科技產業園經省政府批准成為省級高新區,並更名為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

當年,33歲的鄧國軍以筆試第一名、面試第二名的好成績公選上崗,2003年12月18日正式出任科技教育局副局長。

“來了之後,才知道科技產業園區的重大意義。松山湖承擔了推動經濟模式轉變、締造新的增長引擎、再造一個新東莞的重任。”鄧國軍說。

進入新世紀,“三來一補”的東莞經濟社會發展迅猛,但也存在招商引資的非規模化、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隱憂。當時東莞決策者決定,東莞要實現新一輪發展,一定要給科技發展留下一片淨土,必須走大園區、大創新之路,再也不能走過去的老路。

科技創新與生態建設完美結合

不久前,“華為2700人搬遷到松山湖”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事實上,早期的松山湖完全是一個讓人陌生的名字。

鄧國軍回憶,松山湖開發建設初期,也是招商引資最艱苦的日子,當時靠的只有幾本畫冊、一個沙盤還有一張嘴,來推介當時還是一片荒蕪的松山湖。

正是他們這一批“拓荒牛”的執著和付出,才讓更多企業知道了松山湖。

2005年世界500強企業華為公司高層的實地到訪,成為松山湖招商引資工作的一大轉折點。“華為高層實地考察了松山湖的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後表示,相比有的開發區零地價邀請華為落戶,即便進松山湖要錢,也願意來。”鄧國軍說。

這也為松山湖招商引資定了一個基調:始終堅持生態優先,堅持高門檻選商選資不動搖。

早在2005年3月23日,東莞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開發建設規定》,明晰了松山湖應走新型工業化之路的發展方向。

如今,園區已累計引進4000多個優質項目,超過29家新型研發機構,其中華為、易事特、生益科技、新能源科技、東陽光藥業等一批批優秀企業也陸續紮根松山湖,並逐漸成長為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參與全球創新競爭。

“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鄧國軍在2015年“下海”,加盟由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世界著名的機器人領域權威李澤湘創辦的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實踐一條獨特的機器人“學院派”創業孵化和產業培育道路。

他深有感慨地說,松山湖有力地證明了生態文明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之間的邏輯,良好生態環境可以聚集高新科技產業、高端科技人才,形成濃厚創新氛圍,推動創新型知識型經濟的發展。

大事記

1978年

全國第一家對外來料加工廠——東莞太平手袋廠開工;全國第一個加工貿易裝配辦公室成立。

1981年

東莞高埗興建高埗大橋,成為全國第一座“集資建橋,過橋收費”的地方公路橋樑。

1985年

國務院向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函,同意撤銷東莞縣,設立東莞市(縣級)。

1987年

率先建成全國第一個城鄉一體化的數字程控電話交換網。

1988年

國務院批覆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將東莞市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

1992年

東莞在全國率先實施職工社會醫療保險辦法,由企業統包轉變為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同承擔,這是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

1994年

東莞宏遠工業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這是東莞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全國第一批上市的鄉鎮企業之一。

2000年

東莞市自行投資、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東)莞深(圳)高速公路竣工通車。這是全國首條由地級市自籌資金、自行規劃、自行建設的高速公路。

2001年

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被確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7年

東莞提出“推進經濟社會雙轉型”發展戰略,成為東莞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2011年

中國迄今最大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在東莞大朗鎮奠基建設。

2017年

東莞市濱海灣新區正式揭牌。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吳少敏 郭文君 黃少宏 戴雙城 龔名揚 何明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