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信用卡是銀行給你的錢”

戳藍字一鍵關注七七

一起談談理想,順便賺錢

“信用卡是銀行給你的錢”

文:七七(ID:se7enmoney)

今天是上班第一天,大家開始再算過年的消費支出,不少人表示過個春節相當於破產,春節花銷是不少。聽個同事說,回家包紅包就花了幾千塊,默默慶幸自己是個廣東人,紅包10元起,沒結婚的不用發紅包。相反,只要你臉皮夠厚,只要沒結婚都能逗個利是。

年前七七有提到,留足一部分現金,把錢存在貨幣基金裡面,剩下的消費盡量用信用卡,也可以利用免息期好好的賺上一頓飯錢。

這種裡面免息期的方式賺錢,是精打細算的理財人必備技能。但現在出現的越來越多的,一些通過APP無卡支付來tao xian獲得資金的方式就勸大家要慎重。更有甚者,通過這種方式發展下線,打算靠這招發家致富賺大錢的,也快醒醒。

從16年開始,朋友圈就不少雲付的代理發展下線的廣告。元旦假期的時候就遇到一個想把我發展為下線的雲付代理。

開口第一句話就是:“你知道信用卡里面有80%的額度是銀行給你的錢。”

按照他的說法,當信用卡下卡之後,你可以刷80%的錢用於消費,之後到還款日的時候,通過tao xian的方式刷把20%的額度刷出來,還信用卡,這樣重複4次就可以把信用卡的錢都換上。之後每個月你都可以重複同樣的動作,那麼這80%的卡債就不需要你還了。

簡單的說,就是用信用卡的錢還信用卡的錢。聽到這是不是很多人都蠢蠢欲動了。但聽完這個平臺的介紹和操作模式之後就發現存在很多法律問題。

首先,傳銷嫌疑

用戶可以通過不斷髮展下線的方式,獲取收益。平臺稱其為“零成本創業項目”收益的來源就是下線用戶刷卡的時候產生的費率差進行分成。比如平臺最低級別的用戶刷了10萬元,費率為0.5%,產生了500元手續費,那麼這500元就扣除平臺所需的手續費之後,會在該用戶的上級和上上級之間分成。

而這個級別的升級方式有的通過發展下線,達到一定的下線名額可以升級,有些則需要花錢升級。其中最高的就是,升級為合夥人。

需要付費29800元,之後享受員工交易最高萬分之十八的分潤。

平臺的官方宣傳,稱這種方式為“裂變發展”,但這怎麼看都有傳銷的影子。

另外,無證上崗

做支付清算服務的機構,是需要有支付牌照的,無證機構會被監管清查,而一旦清查,那麼你在平臺付出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了。

具體的發法規如下:

去年央行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加強無證機構整治,加大處罰力度,堅決切斷無證機構的支付業務渠道,遏制支付服務市場亂象,整肅支付服務市場的違規行為;從嚴懲處違規為無證機構提供支付服務的市場主體,堅決整治嚴重干擾支付服務市場秩序的行為,規範支付業務活動;以持證機構為切入點,全面檢查持證機構為無證機構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違規行為。

而據網上調查顯示,目前除了僅提供技術服務的聚合平臺以外,

大部分的聚合平臺屬於文件認定的無證經營支付行為。嚴重違反央行不得允許聚合技術服務商以大商戶模式入網的規定。

第三,存在圈錢風險。

在這個平臺火起來的時候,我就研究過這個平臺的盈利模式是什麼,是賺取刷卡費率差嗎?

但是,前面說到這些平臺是無牌照經營的,那麼他們的費率應該不會低於一些有牌照的支付平臺吧。之前給七媽的小店裝了一個微信掃碼收款的平臺,方便一些信用卡用戶需要用信用卡支付。對比了多家,選擇了收費最低的一家,費率也要0.38%,而其他的都要0.5%左右。看到平臺上面的費率有的比這個還低,通過費率差賺錢的可能性應該很低,而且到目前為止我並未遇到一家商家是用雲付這類的平臺進行收付款的。

講個細思極恐的,這些聚合支付平臺沒有支付,是如何運營的?一般來說,這些平臺會以商戶的方式接入一些有支付牌照的機構,比如雲付就接了4~5家的有牌照的機構。然後用戶在平臺上刷卡支付,相當於用戶在這個平臺上刷卡消費,然後支付機構把錢給平臺,平臺再把錢給到用戶賬戶裡面。

那麼,這中間就存在平臺圈錢跑路的風險了。

而且,再次強調,套現是違法的,作為商家被查到了,如果情節嚴重,會以非法經營罪處罰。而作為個人,銀行如果發現你一直在一家店刷信用卡,存在明顯的套現特徵,造成了銀聯對你的信用產生懷疑,銀行會降低你的信用卡額度,情節嚴重者會直接封卡。

對了,前面提到的那個平臺,上個月已經被監管盯上了,現在平臺的收款業務已經停止了。但市面上同類型的平臺還是不少。大家還是要留個心眼呀。

用好信用卡,刷個好信用,沒事薅薅銀行的小羊毛,外面的平臺亂七八糟的還是避而遠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