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这些疾病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如何鉴别和防治?

对于养猪场来说,母猪繁殖性能对养殖效益的影响甚大,所以,养猪场最怕母猪繁殖性能差。引起母猪繁殖性能差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饲养管理不当以及疾病等因素,其中有些疾病跟环境和饲养管理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提升母猪的繁殖性能,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良好的养殖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母猪适宜的饲料营养及饲喂方式。

环境和饲养管理是可以掌控的,虽说有些疾病跟这两个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还是需要加强注意。要避免由疾病引发母猪繁殖障碍,首先要了解能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都有哪些。

这些疾病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如何鉴别和防治?

引发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瘟、猪钩端螺旋体病等。这些病应该如何鉴别呢?

这几种疾病除有母猪多次不孕、流产或产出死胎、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活力弱等共同症状外,部分还有区别于其它疾病的特有症状。流行季节与易感年龄有所不同。

猪细小病毒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生,年龄越大的猪易感性越强,可通过接触污染源、胎盘和精液传播。无特有症状。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此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易感猪不分年龄。发病母猪有神经症状,高热稽留,个别后肢轻度麻痹。

猪伪狂犬病:本病多发于春、冬季节,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损伤和皮肤传播,易感猪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初生仔猪症状比较严重,高热、呼吸困难、四肢运动失调、转圈、呕吐、下痢,若神经症状出现于发病初期,死亡率可达100%,青年猪症状较轻,病死率低。

猪蓝耳病: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易感猪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仔猪表现为快速的腹式呼吸或喘气,死亡率80%~100%,疫区仔猪断乳后出现大量死亡,青年猪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猪瘟: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经呼吸道或直接接触传播,易感猪不分年龄。发病猪表现为耳部、耳廓边、腹下、腿内侧皮肤出血、发紫。

猪钩端螺旋体病:本病多发于7~10月的高温季节,主要经过皮肤、粘膜、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交配、人工授精或菌血症期间通过吸血昆虫传播,易感猪不分年龄。发病猪大多数呈隐性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呈急性经过,表现短期发热、贫血、黄疸等。

这些疾病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如何鉴别和防治?

这些疾病该如何防治?

猪钩端螺旋体病可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肌注隔离治疗,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每千克料中加入1克左右。其它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疫苗预防,根据流行疾病的特性安排疫苗接种时间。

初产母猪和育成公猪配种前1~2个月接种猪细小病毒疫苗;后备母猪在5~6月龄注射乙型脑炎疫苗弱毒苗或灭活苗,每年两次,其他猪应在流行季节来临前一个月注射灭活苗;母猪配种前及临产前1个月左右注射伪狂犬病疫苗;关于猪瘟疫苗的接种,种猪每半年防疫一次,仔猪20和60日龄左右两次免疫,猪瘟流行区内采用超前免疫。

这些疾病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如何鉴别和防治?

综上所述,养猪场要提升母猪的繁殖性能,环境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疫三项工作缺一不可。在养好猪的同时做好疾病防疫,在做好疾病防疫的同时提升猪群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猪场的经济效益才会有所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