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央行放水,關於房子,最重要的答案來了

人人都知道貨幣是個好東西,所以,這幾天央媽“放水”跟疫苗事件一樣,都成了刷屏的話題。

從公開新聞看,7月23日的國常會定調了“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健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的方針,基本上也就確認了貨幣“全面寬鬆”。於是,本來就不平靜的股市、樓市,開始沸騰了。要知道,10多天前的7月13日,央行就已經續操作1885億MLF。以此統計的話,光是最近2個月,央行利用MLF已累計淨投放9055億元。

央行放水,關於房子,最重要的答案來了

對於這些鉅款的流向,不管央媽如何解釋這些錢不是流往樓市的,是定向流動的。但大部分普通人還是依據過去15年的經驗,一致堅定的認為:這些錢到最後還是會流入樓市。

為什麼這樣說呢?

道理很簡單,如果這些錢只是在股市、銀行內部、還有地方政府之間流動,就會越積越多,流著流著就有可能變成嚴重的通脹。事實上,過去那麼多年的實踐,都證明了一點,這些錢絕對不會甘心於只在內部流轉。這些錢經過一層層的過濾,最終還是會有很大一部分到人民的手上,以及開發商的手上。

誠然,憑藉著直覺的經驗來判斷,這似乎沒有什麼錯,不光廣大人民群眾想到了,國家也料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央行放水,關於房子,最重要的答案來了

因此,早在6月底,央媽大放水之前,7部委就聯合發佈通知要嚴查樓市,重點打擊包括投機炒房、房地產“黑中介”、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虛假房地產廣告等四個方面的房產亂象,而且是嚴查半年之久。

要知道,2013年大放水的教訓還歷歷在目,放水後兩個月時間,很多二線城市的房價暴漲30%左右,有些區域和樓盤漲幅高達50%左右。雖說放水不是“救”樓市的,卻實實在在的反應到了樓市的房價上。

央行放水,關於房子,最重要的答案來了

對於此次央媽的放水,真心希望如朋友圈所說的貨幣不再流向樓市,而我們的房價也不會上行。畢竟,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來說,當初夠全款的錢只能首付,當初首付的只夠車庫,這樣的心裡落差真的是很煎熬。

顯然從趨勢看,樓市穩定,房住不炒,會是未來主旋律,微觀如此,宏觀也如此。所以,對於剛需來說,目前的新房限價,打擊捂盤,其實是最佳的上車機會,否則你連參與遊戲的資格都沒有!

什麼,想不明白?

看看同日在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18屆年會上,樊綱的發言或許能有些透徹的領悟。對,就是那個以“六個錢包買房”躥紅網絡的樊綱。

樊綱在年會上說了一句“什麼都可以限,就是不能限價。”他認為,限售限貸限離婚等是改變價格參數,限價是改變價格機制,會加重走後門的現象。

央行放水,關於房子,最重要的答案來了

不管怎麼樣,被收割是人民的宿命,結論已經非常明確了:不買房子的人或者晚買房子的人。他們最終等來的是第一,花更多的錢買現在的房子。第二,以為不買房就不會被收割的,會面臨越來越高的房租,可以說,不買房的人是通過貢獻房租的方式來為樓市買單、接盤。相比第一種人,第二種人付出的代價會更高一些:房子越換越小,位置越來越偏遠。

當然,我們也要明白當前因為限售限制了房產的流動性,因此在買房的時候勢必要精心挑選,拋去自住的房子不說,但凡用來投資的房子要按照租金為王的價值標準去選購。否則等你發現問題,想轉手卻轉手不了,因為還在限售期內。而那時候,面對你的房子在跌,但你卻還要償還高額的房貸。

同時還要明白,在大的環境下,房產投資的價值意味著要中長期持有,意味著購房收益不會很快變現。也就是說,未來,租金越高的房產會更靠譜、更受人們的追捧!

置業投資,政策解讀,區域分析,添加主編微信交流:meifangz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