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他们的收入从400元变60000元,因为干了这件事!

他们的收入从400元变60000元,因为干了这件事!

有一个群体......

从经济角度看,

无论是在经营规模、收益水平还是竞争力方面,都可以称为是一个农、工、商综合经营体;

但与一般的经济组织相比,

又是一个教、科、文、卫全面发展的“小社会”。

这就是中国农垦

在中国农垦,也有一个地方,通过农垦改革和一系列努力,发生了莫大的变化。

这就是呼伦贝尔农垦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播种600万亩地

只需7天

呼伦贝尔农垦成立于1954年,60多年来,为国家提供优质粮豆油700亿斤、肉80万吨、奶650万吨。

为什么这里粮食产量这么高呢?

除了耕地面积大,品种优良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机械化程度高。

印象中,种地是又苦又累的体力活,但在呼伦贝尔农垦,

▼他们是这样干的

他们的收入从400元变60000元,因为干了这件事!

▼ 自动化收割机

他们的收入从400元变60000元,因为干了这件事!

▼ 垛草堆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他们的收入从400元变60000元,因为干了这件事!

▼ 然后是这样被一个个带走的

他们的收入从400元变60000元,因为干了这件事!

目前,呼伦贝尔垦区农业生产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4.25%,其中集中耕种部分已达99.9%。

像这样的农机,一天可以喷洒作业2000多亩地!

他们的收入从400元变60000元,因为干了这件事!

机械力量壮大后,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农时会有一定的闲置期。可以为地方和其他个人、企业,提供代耕、代种、代收服务,这也成为一个创收点。

农垦的前世今生

1954年,为解决国家粮食困难,实行屯垦戍边。大量的干部、有志青年、知识分子冲到了前沿,进行开荒建设。

他们的收入从400元变60000元,因为干了这件事!

由于国营农牧场绝大多数建在边疆或交通不便的地区,而且人口众多,为适应国营农牧场生存、发展的需要,又创办了一些专为农垦服务的学校、医院、公安、法院等社会事业。

他们的收入从400元变60000元,因为干了这件事!

这是农垦的辉煌时期。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与市场的对接的不充分导致亏损现象严重,国营农牧场入不敷出,职工收入不升反降。

“脚踩金土地,过着穷日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势在必行。

体制改革

转变职能,建立集团化和企业化运行机制,职工退出国有企业职工身份。

置换职工国有身份

将土地预期的收入,一次性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补偿给职工,土地由农场统一科学管理。置换身份后的职工,也可应聘为新企业的员工。

社会职能剥离

就是要将农场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区管理等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给农场所在地的政府部门管理。让农垦专心搞农业生产,同时也能减轻一些经济负担。

产业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种植业,呼伦贝尔农垦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特色种植、建设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人才队伍建设

高智能现代化农机装备,需要高素质专业人员操作,呼伦贝尔农垦建立了技术人员培训体系。干部队伍也逐渐年轻化,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

结束了各农场“各自为战”的局面,农垦人拧成一股绳共同战斗。

“抠门场长”王士奇

农垦改革的历程在格尼河农场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从前,靠收地租来营收,经济总量少,仅仅能维持生存,人均月工资只有400元,

而现在,转型为企业化运营,职工的人均收入能达到60000/年。

格尼河农场的场长王士奇是一位70后,在此任职已10年,职工们都说场长“抠门”。

他们的收入从400元变60000元,因为干了这件事!

细节到连一张纸都不能浪费,王士奇提倡电子化办公,除非需要签字的文件,其他一律网上审阅。

跟王士奇出差是个苦差事,因为这位“抠门”场长的出行食宿,都以省钱为原则。

格尼河农场距离城区很远,每次去开会,王士奇心里总有自己的安排。

夏天是草原的旅游旺季,城区宾馆价位会翻上几番。

每到此时,他要早晨3点钟起床往城区赶,一天的会议结束后,再开车赶回农场,有时到家已经是夜里11点多。

他算了一笔账,出差去六七个人,住在市区要开三四个房间,花上1000多元。

起早贪黑的赶路虽然累点,但一年下来可以节省不少开支。

而他的“抠门”,又得到了农场上下的一致称赞。

该花钱的地方,王士奇毫不含糊。

机耕队壮大到如今的200余台套规模,同时,农场累计投入1.57亿元用于民生工程建设。累计改造危房2000余户,建水泥路200余公里、为因病致贫的职工,设置特困大病救助资金等。

这只是垦区的一个缩影,农垦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千千万万农垦人的努力。

农场就像自己的家,一辈子干一件事是农垦人心中的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