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5G“超級高速公路”如何“安全行駛”?

下載1G高清電影只需3秒、網絡時延從4G的50毫秒縮短到1毫秒、滿足1000億量級的網絡連接……如果把4G比作兩車道的城市道路,那麼5G網絡的高速率、海量覆蓋、極低時延等特性,使其相當於10車道的超級高速公路。


5G“超級高速公路”如何“安全行駛”?

在360展臺的一輛無人車前,裝扮成“黑客”的工作人員通過一個平板電腦就能遠程控制車內的方向盤、燈光與車門開關。

在5G這條“超級高速公路”上,面臨哪些新的安全挑戰?又應如何保證“安全行駛”?昨天,在首屆世界5G大會上,眾多專家學者就5G帶來的安全新挑戰及應對措施暢所欲言,碰撞出一串串照亮當下現實的“智慧火花”。

“5G‘超大帶寬、超低時延’的要求,在安全態勢感知、惡意攻擊防禦、不良信息監測、數據傳輸安全等維度都提出了更多的挑戰,網絡風險呈指數級增加。”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說,5G對工控系統防護體系、信息安全監測體系、信息安全傳輸體系以及跨境信息傳輸安全均帶來新的挑戰。

“5G每平方公里允許一百萬個連接,這樣的海量連接一旦出現突然性大規模接入或者重連,就可能引發信令風暴和系統崩盤。”薛瀾解釋稱,5G萬物互聯,安全邊界模糊化,威脅傳播快,易攻難防,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

5G“超級高速公路”如何“安全行駛”?

中國聯通現場智慧教育給大家展示的5G+4K遠程音樂教學互動,幾乎感覺不到延時,在家和現場授課一樣。

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禕談及5G安全時說,5G本身作為一個通信協議,目前還沒有發現太明顯的漏洞,但5G推動物聯網的發展,5G和互聯網把虛擬的網絡空間及真實的物理世界連到了一起,人和物互聯,物和物互聯,這就對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這意味著未來通過物聯網、通過5G網絡,所有的網絡攻擊都有可能變成物理傷害。

“具體來看,5G帶來的安全挑戰,主要集中在應用場景和接入的設備上。”奇安信集團副總裁陳華平說,5G應用場景面臨的三大安全挑戰,即物聯網安全、大數據安全和場景安全。“5G應用要針對行業的差異化需求進行匹配,因此開啟了真正的個性化安全時代。”他認為,傳統圍牆式的安全防護手段已經失效,需要構建5G的“內生安全”,把單一的圍牆式防護,變成與業務系統融合的多重、多維度防禦。“內生安全要求信息系統的安全體系具有自我免疫能力,即安全系統必須像人體免疫系統一樣,具有自適應功能,在網絡攻擊發生時能夠做出反應。”

“智能駕駛、遠程醫療、核電站等等場景,使得5G安全等級要求超過此前任何一個移動通信階段。”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也認為,5G安全的問題不僅僅是網絡安全的問題,“有安全需求的業務場景,需根據各自的需求,進行完備的端到端加密保護。”

騰訊安全移動安全總經理李丹華則告訴記者,5G應用會帶來很多和物聯應用相關的場景。“比如未來城市,這是個很大的概念,距離我們落地還有一個很遠的過程,目前大家都在抓緊建設這張網和不停地分佈各種傳感器,而安全必須要比上層應用更早地落地到5G物聯傳感器和傳輸通道里。這一過程不單要做安全研究,更要尋找一些落地場景來驗證安全研究。”

攝影:閻彤

監製:王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