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渤海边上的沧州美食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因濒临渤海而得名,从古至今都是知名的武术之乡,据史记载,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形成,至清末,则声扬海外。自古燕国至明清,多代王朝建都于幽燕,沧州乃畿辅重地,为历代兵家必争。

据史记载,自齐桓公二十二年(前664)齐桓公援燕山戎以来,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战争发生于沧州一带。频繁之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故须掌握攻防格斗之技方能自救图存。沧州,古有“远恶郡州”之称,明时有“小梁山”之号,可见沧州武风之盛和武术之发展。

渤海边上的沧州美食

沧州地区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名胜群,沧州铁狮子、献县汉墓群、泊头清真寺、海丰镇遗址、纪晓岚墓地,每一个都是大有来头,另外,海兴小山火山遗迹、东光铁佛寺、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宫、武帝台等古迹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沧州市自古有水旱码头之称,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南来北往的人们使得这里的文化结构呈现多样性,同时,海洋文化与内陆平原文化的融合、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的交汇,逐渐形成了当地纷繁复杂的饮食文化。

渤海边上的沧州美食

河间驴肉火烧

河间,古代曾为河间国,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当时民间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

关于驴肉火烧的吃法:把刚烙好的火烧取出来,再由顾客指点要哪块肉,上秤秤好,在专门的菜墩上切成薄片。

渤海边上的沧州美食

如果顾客要求,还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驴肉里。再加入香焖(“香焖”是用烹制驴肉的汤加驴油和淀粉调制而成),和驴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却浓了好多。

驴肉火烧好不好吃,关键在香焖而不在肉。然后麻利地划开火烧的一边,把肉、香焖塞到火烧里边。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

渤海边上的沧州美食

金丝小枣

又名“西河红枣”。果实长圆形,果皮棕红色,果肉青黄,掰开能拉出缕缕晶莹的糖丝,由此得名“金丝小枣”。

含糖量高达67%,核肉比1∶5.6。鲜枣生吃,甜脆爽口;晒干生吃,嫩肉温醇,香甜如蜜;用白酒浸泡后做成醉枣,可消痰祛火。经过各种加工,还可以制成美味可口的枣粽子、枣粘糕、枣切糕、枣花糕、龙卷糕、枣锅糕、油炸糕,以及日常吃的腊八糕、腊八粥等。

渤海边上的沧州美食

黄骅冬枣

黄骅冬枣皮薄、肉厚、核小,肉质细嫩而酥脆,酸甜适口。其已有三千年历史,可以上溯至秦汉之前,史载“燕赵千树枣”,“自古有鱼盐枣之饶”,“柳县章武(秦汉时黄骅域内置柳县、章武 )皆植枣,以此物当食,家酿半斛,殷实富足”。

元世祖时,黄骅冬枣形成规模化种植,黄骅市齐家务聚馆村的冬枣林即由此时种植发展形成。

渤海边上的沧州美食

羊肠汤

沧州辖内的孟村回族自治县的饮食多以牛羊肉为主,沧州羊肠子便是其中代表,沧州羊肠汤,过去叫做羊肠子、羊杂,羊肠子在解放前就是沧州市的早点小吃。

沧州羊肠汤的做法:先将50斤清水添入锅内,待锅烧响放进鲜肉30斤,羊杂和骨架各一副,用大火顶出血沫,再将佐料下锅,熬40分钟即成。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蒜苗末、香辣油即可。

渤海边上的沧州美食

任丘茄子饼

茄子饼是河北的一道传统小吃。鲜香酥软。

做法:将茄子切丝、拌盐腌1刻钟,使变软。将大蒜拍成泥,辣椒切细丝与花椒粉、味精拌入茄丝中;再加适量面粉搅匀至上劲。素油入锅烧热,把拌好的茄料搓圆成饼状,入锅中炸2分钟捞起装盘即可。

渤海边上的沧州美食

沧州的美食丰富,该地区的“沧酒”在历史上也曾鼎盛一时,一罂(古代大腹小口的酒器)可值四五金。

真品“沧酒”并非市井普通酿造,而是旧家世族,代相授受,才能得水火之节候。地方酿酒人为防征求无餍,相约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即便知府知州,求一滴沧酒而不可得,可见沧酒之珍奇,可见沧人之卓乐不群。

渤海边上的沧州美食

关于沧酒,清代的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第23卷中曾提到沧城(沧州)的麻姑酒。沧人为纪念麻姑修建麻姑庙,同时仿效其手法,酿出麻姑酒,即后世所指沧酒(存在争议)。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