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迅速灭亡?

前言

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抵挡不住外族入侵时,往往会选择南下避难建立偏安政权。史学界称这种现象为衣冠南渡,

比较有名后代的南宋政权也在金朝和蒙古的铁蹄下坚持了一百五十余年,那为什么再后来的南明却坐拥半边天下却只坚持了几十年就灭亡了呢?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迅速灭亡?

崇祯帝煤山上吊



《明史》记载:辛卯,李建泰疏请南迁。壬辰,召廷臣于平台,示建泰疏,曰:“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李邦华等复请太子抚军南京,不听。

一、崇祯帝生性多疑

崇祯帝朱由检虽然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但是由于自己童年悲惨经历和自己并不是以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原因,使得这个年轻皇帝在接过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时一直对群臣一直处于猜忌当中,杀害袁崇焕对不会使用孙传庭这样的优秀将领,所以在李自成大军攻陷北京的时候朝臣们劝崇祯帝南下抵抗学习南宋凭借长江天险来抵抗李自成和满清的威胁,生情多疑的崇祯帝对群臣的劝谏早已免疫,由着自己性子慢慢考虑是否南下避难。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迅速灭亡?

李自成画像


二、北京迅速被攻下,太子没有跑到南方继续指挥

明末时期中国大地爆发了鼠疫这种传染性高死亡率高的大瘟疫,鼠疫产生于山西最后进入北京,使得京城当时:

“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

“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

当时偌大的北京城里驻扎了明朝五万精锐,鼠疫过后明军死的死逃的逃还剩下几千名残兵败将,面对李自成百万大军的进攻,这数千老弱病残根本没有任何抵抗能力,李自成仅仅用了两天就攻破北京城,崇祯帝来不及将太子送到南方自己只好去上吊煤山,太子朱慈烺在北京内城被大顺军抓到随后又被吴三桂擒获从此大明王朝最后一个正统太子成为了满清俘虏被当成了吉祥物供奉没有一点权力更不要说南下组织军队抗清。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迅速灭亡?

朱元璋画像


三、明朝奇葩的宗藩制度

明朝嘉靖年间时,明朝登记在《玉牒》上的宗室人数,已经多达45115位。万历二十三年时的宗室人口,则达到十五万人之多。

朱元璋是农民从小父母双亡,所以对自己的亲人及后代子孙特别关心,而且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的直系亲属也不多,于是朱元璋给朱氏子孙订制一个丰厚的福利制度而且一辈辈传承无论是嫡长子还是庶出都有政府丰厚的补贴,这些皇室子孙们一生下来就有丰厚的奖赏和官职最次也是镇国中尉这样的级别享受着比正一品官员还要高的福利,就是因为这样奇葩的亲王制度使得中央财政窘迫没有多余的钱去招兵买马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迅速灭亡?

永历帝朱常洵画像

四、缺少继承人,南明内部混乱充满争斗

除了奇葩的宗藩制度使得中央财政捉襟见肘之外,明朝的皇室子孙的安置制度也是历史奇葩,亲王们散落在全国各地,没有什么大事中央政府也不允许这些亲王随意走动和进京,李自成攻入北京只抓到了太子朱慈烺和杀了明朝的北方宗室子弟,而南方却有大量宗室子弟存在。

这些南方宗室子弟血缘关系早已疏远,互相也不能走动,加上皇权和正统的诱惑,使得宗室子弟之间不信任进行内耗火并,甚至很多宗室子弟干脆拉出队伍出去单干,在南明弘光政权倒台后里形成了鲁王朱福海,唐王朱聿键和桂王朱由榔这样的反清势力,彼此之间互不统属手下军队心怀鬼胎,使得南明有限的军事力量无法集中。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迅速灭亡?

李自成的大顺军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迅速灭亡?

张献忠




五、前期南明政权和同为抗清的农民军之间彼此进攻

清军入关后,天下局势成了北方的大顺军和清军交战,南方的南明政权和西南方向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四方混战的局面。面对满清的进攻其他三个汉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并没有团结在一起,特别是南明政权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二者之间仇恨极深。大顺政权做出了攻入北京城逼死崇祯帝的行为,使得南明在第一时间将矛头对准了李自成的大顺军,让李自成在抗清失败后失去了根据地也无法逃往南方让清军很快就将北方的大顺军队消灭干净。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迅速灭亡?

满清入关




六、武将心怀鬼胎

崇祯帝没有留下太子不但让南明政权内部因为领导人的问题彼此争斗不休,也让很多武将变成了当地的土皇帝,在崇祯末期武将已经开始有了自立为王的意识,在崇祯帝死后武将连最后的遮羞布也扔了直接拥兵自重。

梦庚见黑旗船西上,索轻舸追及之,登相与相见大恸。以梦庚不足事,引兵绝江而去,诸将乃议旋师。时大清兵已下泗州,逼仪真矣。梦庚遂偕澍以众降于九江。

这些武将心情好了就听一下明朝那几个藩王的话心情不好就不听,武将之间还彼此内讧不断甚至有的武将直接降清成为进攻南明的马前卒,例如左良玉作为南明内部拥兵最多的军阀,本人暗藏野心不但用自己的军事实力要挟皇帝甚至直接以“清君侧”为名进攻南京,在进攻失败后左良玉余部带着几十万大军投降满清,让南明弘光政权丧失了最重要的屏障。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迅速灭亡?

弘光政权当时坐拥半壁江山


七、弘光政权令人十分失望,南明丧失了最好的复国机会

即使之前的南明政权有很多缺点,但是南明王朝首都是朱元璋发家的南京城,南方还有大量钱粮和几十万明朝军队,面对奢侈享乐的大西政权张献忠和刚刚入关立足未稳的满清骑兵,南明完全可以复制自己老祖宗朱元璋那样的北伐战争,从新复国恢复正统。

但弘光政权的朱常洵没有一点复国的念头,整天想着偏安一隅过着享乐的生活,没有扩充强大的军队而去扩充自己的后宫。

史可法曾写信给马士英说明“福王七不可立”──贪、淫、酗酒、不孝、虐下、无知和专横。

由此可见,当时的朱常洵作为一个君王没有恢复失地的愿望,同时对史可法这样的忠臣和实干者的建议不闻不问反而重用马士英、阮大铖这样的奸臣,让当时志在反清复明的各路英雄心灰意冷,随着满清入关击败李自成成功统一了中国北方,南明在朱常洵的昏庸带领下错过了最佳北伐时机。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为何迅速灭亡?

满清入关



总结

南明政权是最让人可惜的割据政权,它占据着当时中国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坐拥百万军队,结果因为领导者的昏庸和内部不团结加上各个反清势力的猜忌,让这个实力雄厚的政权变成了外强中干的空架子,虽然有史可法阎应元这样的爱国将领,

但是大厦将倾非独木可支,几个人的努力并不能让充满矛盾的南明政权复兴,很快南明灭亡满清在旧明的体上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