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黄玉已成传说,黄口料逆流而上

一块玉石,一个初心。臻玉匠与玉同行,臻于至善,精进传承,致力于为更多有缘人送上精致的中国玉,为更多爱玉之人打造专属自己的和田玉。传播玉石知识,弘扬国玉文化。

黄玉已成传说,黄口料逆流而上


我们知道,在和田玉当中有这样一句话,“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意思是和田玉中的黄玉比羊脂玉更加珍贵,然而真正的黄玉少之又少,而黄口料则变成了我们接触最多,却总被轻视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总是被低估的——黄口料。

黄玉已成传说,黄口料逆流而上


黄口料一直属于和田玉里的一个小玉种,虽然如今人们对它了解的已经很多,但它依然是一个并不被大家所熟知的一个玉种。其产状有山料、山流水料和戈壁料,通常以山料为主,是一种硬度较高的玉,有新老两种:

老的黄口料带糖,糯性优于新的,油性都很不错;

新的黄口料有白皮,硬度大,性脆,易爆口,有些类似石英质的特性。颜色上老黄口料通常更黄些,常有鸡油黄,而新的黄口料色偏绿多些,透度较大,品质不及老黄口料。

黄玉已成传说,黄口料逆流而上


黄口料的颜色以黄绿色调为主。通常情况下,我们根据各个地区黄口料颜色的不同可分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其块头有大有小,大料适合制作各种器皿,精美的小料则适合各种精美小件。

黄口料的产地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若羌黄口

说到黄口料,一定绕不开若羌,若羌黄口是最有名的。作为黄口料的鼻祖,若羌黄口在行业内算得上有口皆碑。顶级的若羌黄口质纯色佳,品质堪比黄玉。

黄玉已成传说,黄口料逆流而上


其色调暖黄,也有一部分偏绿色的黄口料,是看起来比较透熟的料子。常常和糖玉伴生,多带有糖色,也被称之为糖黄口。因其颜色纯正细腻、油润感很强,所以一直都受很多玩家追捧,但是由于近几年产量急剧下降,想在市场上淘几块优质的黄口料也很难。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若羌黄口都是好的,很多若羌黄口的颜色也比较淡,有偏色,有瑕疵。

且末黄口

且末是巴州的一个县,且末出产和田玉的历史非常悠久,是与和田齐名的玉石重镇,这里的黄口料青色调更为常见,甚至可以说以青色为主,略显黄色,且末青黄口玉性不错,细腻熟糯,不过多裂,容易起性,所以多用来做山子和挂件,出牌子和手镯比较困难。

黄玉已成传说,黄口料逆流而上


青海黄口

如今市场上的黄口料青海黄口占了大多数,其颜色青黄,有些还比较青属于青中泛黄光,有着青海料水透的特点,偶有水线和白棉析出,只要能认得青海料,也就不难分辨青海黄口。当然青海料依然不乏精品,好的黄口料颜色、润度都很好,是当前黄口料中十分有潜力的玉种。

黄玉已成传说,黄口料逆流而上


俄料黄口

市面上俄料黄口料相对较少,俄料黄口在镇平被称为“俄料白玉,不太白而已”,一般颜色较浅,看起来多是黄白,略微发黄,黄度不及青海、若羌黄口料,但是不怎么泛绿,在质地上更紧密,硬度也高。

黄玉已成传说,黄口料逆流而上


黄口料虽说在总体质量上不如黄玉,但也是比较难得的和田玉品种,优质的黄口料目前已经非常珍贵和稀有,再加上市场价位不高,如能及时收藏一些优质玉件、玉料,应该有很好的收藏及投资潜力。

黄玉已成传说,黄口料逆流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