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中國古文字書法圖鑑:突厥文、察合臺文、納西東巴文


中國古文字書法圖鑑:突厥文、察合臺文、納西東巴文

突厥文

穾厥文是突厥語各民族使用於公元7-10世紀的一種音素一音節型文字。從外形上看,因這種文字與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的如尼文相似,所以有人稱之為突厥如尼文;

從這種文字的發現地來看,因其主要碑銘發現於蒙古鄂爾渾河流域和西伯利亞葉尼塞河流域,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鄂爾渾文、葉尼塞文、鄂爾渾一葉尼塞文、西伯利亞文等;

從這種文字的使用時間上看,它主要用於突厥人和回鶻人活動於蒙古高原的7—9世紀以及伊斯蘭教傳人新疆(公元10世紀下半葉)以前的時期,所以又稱其為前伊斯蘭文;此外,尚有人稱它為藍突厥文。古代突厥汗國、回鶻汗國以及高昌回鶻王國都曾使用過這種文字

中國古文字書法圖鑑:突厥文、察合臺文、納西東巴文

關於突厥文的起源,學術界雖有各種意見,但大部分學者認為,突厥文字母中有23個來自阿拉美文(後期塞姆文),通過中亞伊蘭系民族傳突厥,並使之適應突厥語的語音特點。此外,還有一些是來自突厥語民族使用的氏族或部落標誌(印記符號)及表意符號。

現存的突厥文文獻以碑銘、寫本和刻記為主。突厥文文獻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中亞考古熱的出現而逐漸被發現並引起世界各國學者注意的。我國和德國、丹麥、法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土耳其、蒙古等國的學者都為突厥文文獻的解讀和研究做出了貢獻。

中國古文字書法圖鑑:突厥文、察合臺文、納西東巴文

察合臺文

察合臺文是阿拉伯字母系統的音素文字。約從13世紀到20世紀20年代,拼寫中國維吾爾語及國外中亞地區的烏茲別克語等東突厥古典文學語言。

除通行於中國新疆和中亞外,莫臥兒王國和埃及也曾使用過。察合臺一詞源於以成吉思汗的次子的名字命名的察合臺汗國,始用於重建其汗國的察合臺後裔都哇汗時期(1274-1306)。對察合臺語的定義和分期,突厥語言學家尚無一致看法。

一般認為,8-9世紀的回鶻語延續到黑汗王朝(10世紀下半葉至13世紀初)時,稱作哈喀尼耶語(喀什噶爾語)。13世紀以後,分化為三支其中一支是在回鶻-葛邏祿語基礎上吸收西突厥語某些成分發展起來的東支(維吾爾、烏孜別克等語言)。

在帖木兒時期被稱作察合臺語,直到19世紀末,是維吾爾、烏孜別克、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塔爾等民族的共同書面語。

中國古文字書法圖鑑:突厥文、察合臺文、納西東巴文

察合臺文有28-32個字母,有11個字母主要用於拼寫阿拉伯-波斯語源的詞語。除基本字母外,還使用阿拉伯文的輔助符號,使用較廣的有5個。

察合臺文自右至左橫寫。字母依據在詞中的位置,分詞首、詞中、詞末、單獨等形式。詞幹與某些後綴不連寫,有的字母因書法上的需要有多種寫法(多見於石印和手寫本)。

有的字母有草書形式。分活字版印刷體及手寫體。書法字體分“納斯塔裡克”體、“納斯赫”體和“蘇勒斯”體。手寫本中幾乎不使用標點符號。

察合臺文具有超方言的性質。其流傳至今的文獻很多,主要是文學作品,也有關於歷史、文化的著述。察合臺文獻,除較晚的鉛印本外,多用阿拉伯字母的納斯塔裡克體(正體字)傳抄。

現代維吾爾文是察合臺文的延續。察合臺文文獻在研究新疆和中亞地區各民族,特別是各突厥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中國古文字書法圖鑑:突厥文、察合臺文、納西東巴文

納西東巴文

納西東巴文是一種古老原始形態的象形圖畫文字。這種文字多由納西族的祭師東巴使用,故稱東巴文。納西語稱東巴文為“森究魯究”,意為“木石之標記”。有人將這種文字譽為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圖畫文字。

關於東巴文的起源,學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東巴文的產生和應用,約在公元7世紀左右。隋末唐初,納西族原有的巫教,受到吐蕃苯教的影響,形成了東巴教,東巴文也隨之產生。

對東巴文產生年代的多種說法中,影響較大的是李霖燦“麼些形字之年代,最早當不能過唐,最晚亦在明成化之前”之說。納西族著名學者方國瑜,也為此說作過詳盡的探討。

對於東巴文字的類型,學術界觀點各異。一些學者認為東巴文是一種圖畫文字;一些學者則認為是象形文字;也有人認為東巴文是介於圖畫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間的一種象形文字。

中國古文字書法圖鑑:突厥文、察合臺文、納西東巴文

關於東巴文的構字方法,不同的學者有不同觀點。方國瑜先生的觀點得到更多學者的認同。方氏把東巴文構字法歸為10類。即:依類象形;顯著特徵;變易本形;標識事態;附益他文;比類合誼;一字數義;一義數字;形聲相益;依聲託事。

用東巴文書寫東巴經時,其使用方法大概有三種情形:一是圖畫式的表意法,即以字記憶,啟發讀音;二為省略詞語表意法,即以字代句,幫助讀音;三為逐詞逐句表意法,即以字代詞,逐詞表音。

這三種使用法,大多省去了虛詞,重在表意。由此可見,東巴文的使用過程中並非逐詞逐句標音,並非表達口語或標準納西語,而是靠東巴們死記硬背,傳神地表達作者本意。

由於象形文字在世界上已屬罕見,所以國內外一些博物館、圖書館、科研機構、大專院校都收藏有東巴古籍。東巴古籍涉及宗教、歷史、藝術等多門學科。東巴古籍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