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從古至今,中國人就樂於將國內的官吏分為“文”、“武”

兩派,以便於區分不同官員的工作成就,古代人常通過總結個人畢生的成就為“諡號”,區分文武。現代人則習慣於將“文臣”解釋為政府機關中的腦力工作者,“武將”則解釋為政府機構中的體力工作者。這種解釋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全對。

事實上,由於一個人成長具有相當的自由性,並且時代背景往往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官吏的“轉業”時有發生。

一般而言,在中國古代,地方政權想建立大一統王朝,往往需要富國強兵

,從而征服他國,這勢必會造成國內一定的尚武風氣,但宋朝是個例外,宋太祖時就通過“杯酒釋兵權”,稀釋了武將的權力。

宋太宗時甚至將“崇文抑武”擺上檯面,直接釀成了宋帝國在面對少數民族政權挑戰時的疲弱。那麼,為什麼宋太宗要做這看似自毀長城之舉呢?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重文輕武”政策的歷史原因

1.“藩鎮割據”與唐帝國的滅亡

如果說宋朝“尚文”風氣的遠因,一般會歸結於致使唐帝國滅亡的“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帝國中央為了保全李家天下,做了許多飲鴆止渴的危險行徑。由於安祿山叛軍橫掃華北,直逼長安,唐帝國十分仰仗“共推顏真卿為盟主,軍事皆稟焉”的河北義軍,助長了社會的尚武風氣

並且為了儘快結束戰亂,大量冊封了

唐軍指揮官叛軍舊將“節度使”並且部分承認了其在地方上的統治地位。

雖然唐帝國後期如唐德宗、唐憲宗、唐宣宗都力圖通過政治、經濟改革限制藩鎮權力,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中央權力,但並沒有根除藩鎮割據的社會基礎——社會大規模軍事化,使得藩鎮割據的種子始終埋藏於看似平靜的唐帝國社會中。

尤其在黃巢起義後,唐帝國的中央機構再次遭到沉重打擊,徹底調轉了唐帝國中央地方實力對比,給朱溫、李克用、李茂貞

節度使的崛起製造了機會。公元907年,朱溫弒殺唐哀帝,滅亡唐朝。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2.崇文抑武的先河

宋太宗“崇文抑武”的策略,其實並非他一人所決定。自從朱溫篡唐自立後,五代頗有作為的君主有感於唐帝國滅亡於藩鎮之手的慘劇,無一不採取了一定程度上限制軍人權力的政策。

後唐明宗李嗣源就曾對反抗中央的藩鎮大興殺伐,引起了極其強烈的反彈,甚至李嗣源本人被得到將領擁戴的兒子反叛,最終憂鬱而終。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周太祖郭威同樣對軍人在國內大行其道深感痛惡,但鑑於強行改變可能造成的劇烈反彈,郭威採取了“和平演變”的辦法,通過重用藩鎮屬下州縣的文官來牽制將軍節度使的權力,這一舉措被後周的繼承者宋帝國所繼承,歷經宋太祖、宋太宗兩朝的發展完善,最終在宋真宗時期成為了宋帝國的“祖宗家法”,成為宋帝國始終無法擺脫的“魔咒”

“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實用主義的改變

重文輕武”和尚文的社會風氣的形成,與宋朝初年的政治軍事形式

有著直接關係。

1.“文武並重”——大一統帝國的建立需求

宋朝初年,五代十國的餘燼尚未平息,遼帝國及其扶持的北漢佔領了今天的北京、大同地區,南方仍然有吳越、南唐、後蜀等地區性政權割據一方,出於建立大一統王朝,又要避免步五代後塵的政治軍事目的,宋太祖趙匡胤採取了“文武兼用”的策略。

但是,宋太祖的“文武兼用”並非單純的任用文臣武將——“文武兼用,垂拱而治”,而是一種動態的“流官制度”,刺激了當朝官吏積極進取的態度。

一方面,宋太祖注重“宰相須用讀書人”,提拔、重用了包括趙普在內的儒臣,以此加強對帝國控制區內部的統治,並且促進稅收、科舉國本活動推行,進而改善社會的尚武風氣

並且,宋太祖出於有效控制新納入帝國的土地的目的,往往要求“儒臣知武事”,將有軍事素養的“儒臣”派入邊境防區,既能提高當地的治理效果防衛能力,又能對當地的“節度使”起到牽制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於統一戰爭戰線長達數百萬公里,宋太祖及禁軍精力有限,不能全部顧及,仍然賦予了“節度使”相當大的權力,“多與公錢及屬州課利,使之回圖,特免稅算,聽其招募驍勇,以為爪牙”

同時,宋太祖也為避免“節度使”作亂做了諸多努力,一邊“厚其俸祿”,一邊“恤其家屬”,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控制武將。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同時,宋太祖“欲令武臣讀書”,數次下詔呼籲武將學習文化知識,使“其知為治之道”這與“儒臣知武事”一道,模糊了文臣武將之間的界限,既體現了宋太祖時期“打天下”的最高目標,又展現了從“打天下”向“治天下”的轉型,為宋太宗這一承平時期的“崇文抑武”政策鋪平了道路。

2.軍事實力的衰弱和“守內虛外”

宋太宗時期,是宋帝國對外關係轉折時期,也是“重文輕武”政策形成的重要階段。由於宋太宗即位時仍有如吳越、北漢、契丹

等政權佔據著中原險要,“馬上天子”的宋太宗仍沿用了其兄的統一戰略,“先南後北”,收服吳越、消滅北漢,企圖逐步實現漢人王朝的東亞霸業。

但是,在國內戰場屢屢得手的宋太宗在公元979年和986年北伐戰役中失敗,不僅喪失了後周宋初時積累的數萬精兵,更是導致原先平定國內地區揭竿而起王小波、李順起義此起彼伏

一時,國內爆發的動亂遏制了宋帝國擴張的道路,宋太宗為了應對國內的威脅、避免軍人政變的情形下,對內做出了“崇文抑武”的政策改變,在對少數民族政權關係中,採取了“守內虛外”的消極防禦政策,企圖維護宋帝國搖搖欲墜的統治。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皇權實用主義”的轉型

1.“皇權實用主義”的必要性

宋太宗後期,面對北伐失敗和川陝農民起義等內憂外患的困擾,以及被“燭影斧聲”流言破壞的

皇權正統性,似乎唐末起義又將重演,地方戍軍的暴動似乎一觸即發。

為了徹底消除社會上長期存在的尚武風氣,維護宋帝國的長治久安,宋太宗採取了極其嚴苛的“崇文抑武”,體現了宋太宗以皇權為先的“實用主義”

在宋太宗的構思中,皇帝和中央的權威必須得到無條件的服從。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宋太宗不僅將潘美等親信拔擢高升,統領軍隊,更是常常在邊境戰事中“微操”——“先是,上以陣圖授諸將”

這種效率低下、不切實際的軍事手段雖然給宋太宗帶來了“匡義不知兵,不敵契丹也”

的惡名,但仍有效提升了皇帝和中央的權威。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2.維護個人統治的改革

此外,宋太宗進一步深化了“收精兵”、“制錢谷”、“削實權”政策,除了北部邊防重鎮,將全國相對健壯的青年編入

禁軍,尤其在農民起義高發地區,地方僅僅保留人數少、俸祿低的“團練”,切斷了“農民起義”或“藩鎮割據”的財政收入,從而保障了中央對地方在軍事上擁有絕對優勢

在財政方面宋太宗延續並發展了其兄“制錢谷”政策,不僅徹底將“節度使”的財政權剝離,更是提高了地方上繳中央的財政收入比例,僅留下足以維持政府運轉的資金以供地方使用。

在地方官員的權限上,宋太宗更是採用了極其複雜的分權制度,將縣一級地位拔高,並且設立了“通判”等一系列官吏瓜分行政、司法、兵權,並在不同軍區的武將之間反覆調整,力圖“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避免戍軍暴動。這雖然導致了北宋

“冗兵、冗官、冗費”的實際弊端,卻也使宋太宗對帝國的控制權愈發穩固。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崇文抑武”——“實用主義”下社會風氣的變化

在這些改革種最為重要的內涵,莫過於是“興文教,抑武事”,宋太宗由於個人因素

和維護統治的需要,有意通過抑制自唐中到宋初的社會尚武風氣,削弱人民、軍隊的逆反心理,達到有效鞏固帝國的目的。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太宗本人身體力行,不僅廣習文化知識,時常與臣子吟和,“作早行詩,令從臣和”。同時帶頭編寫歷史政治類書籍——《太平御覽》,並且在制度中進行了廣泛的文治改革。

1.“科舉制”大改革——“文治”之風興起

太宗為“文治”做出的最大貢獻,莫過於“科舉制”的改革。科舉制最早出現於隋代,於唐代成型,繼承並發展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採取“科舉考試”的手段招攬人才。

但不同於“九品中正制”由地方官

推選人才,這可能導致地方豪強控制讀書人進入朝廷的門戶,科舉制採取了中央派遣專員主持考試的程序,將人才的選拔權收回中央,比較好的促進了帝國中央的權威階級基礎。正如唐太宗所言,“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但是,由於地方豪強和新興的“中央豪強”勢力仍然強大,唐帝國的科舉考試中憑藉父輩“蔭庇”的名額不在少數,使得讀書人通過學習“經史算曆”進入中央的通道狹小,不能促進社會的“尚文”風氣,兼之唐帝國始終將軍事實力看作國家根本,甚至宰相中也不乏軍人,進一步削弱了科舉制獲得階級支持的作用。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宋太宗時期,對外戰爭的失敗和國內矛盾的激化,迫使宋太宗設法消餌社會矛盾,避免宋帝國步五代後塵。在“科舉制”建制上,採取了大大增加了考生錄取人數、降低考試門檻的改革,為中舉者

“並賜及第”,賦予了考生相當尊貴的出生和良好的待遇,為示親近,宋太宗甚至“賜宴。始有直史館陪座之制”

隨著科舉取士名額的放開和門檻的降低,大大維繫了宋帝國國內社會的穩定,安撫了部分不滿階級。宋帝國內的“寒門”甚至身份“清白”的佃農家庭都可以通過官方途徑進入宋帝國政府,併為宋帝國朝廷收攬了大批有識之士,其中不乏范仲淹等文武全才,為宋帝國的統治添磚加瓦。

而最為重要的是,科舉考試以“文治”為核心,“經史”為內涵,選拔者多為讀書人,隨著時間推移讀書人逐漸佔據了朝廷多數,成為“統治階級”,這最終為

全社會讀書學習之風打通了門戶。

2.貶武抬文——“崇文抑武”社會化

在制度上確定了“崇文抑武”後,宋太宗為加強皇權還一手策劃了“文武對立”、“貶武抬文”的朝廷風氣,甚至比其兄的要求有過之而無不及,強制要求原本粗俗的將軍及其子弟學習經史,甚至任命文官作為“節度使”,將“單純”的的武官無限制的貶低,最終扭轉了北宋帝國的整個社會風氣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如歷仕三朝,位高權重的武將曹彬,因帶頭學習經史文化,不斷向儒家士大夫靠攏,“遇大夫於途,必引車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後見”,得到了宋太宗、宋真宗的喜愛。

在任用統帥軍隊之人上,宋太宗聽取了孫何的建議——“陛下於文儒之中,擇有方略之士,試以邊委任之”。這最終為宋朝“儒臣統兵”創下先河。

隨著“崇文抑武”策略的不斷深化,宋太宗的皇權統治也日益穩固。一方面,文臣相比武將威脅較小,“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另一方面,隨著文人社會的不斷推進,儒家“君權神授”的思想內核深入人心,最終鞏固了皇帝的權威。

結論

宋朝初年,宋太祖出於政治軍事形式不得不沿用唐末五代時期重用武人的策略,但仍然為宋太宗時期的“治天下”戰略轉變打下了基礎。

從文武並重到重文輕武,站在皇權的角度,談宋太宗為何要如此改變

宋太宗時期,宋太宗為維繫統治,採用了實用主義策略,崇文抑武、守內虛外,最終加強了皇權,為宋帝國百年文治之風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