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从古至今,中国人就乐于将国内的官吏分为“文”、“武”

两派,以便于区分不同官员的工作成就,古代人常通过总结个人毕生的成就为“谥号”,区分文武。现代人则习惯于将“文臣”解释为政府机关中的脑力工作者,“武将”则解释为政府机构中的体力工作者。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对。

事实上,由于一个人成长具有相当的自由性,并且时代背景往往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官吏的“转业”时有发生。

一般而言,在中国古代,地方政权想建立大一统王朝,往往需要富国强兵

,从而征服他国,这势必会造成国内一定的尚武风气,但宋朝是个例外,宋太祖时就通过“杯酒释兵权”,稀释了武将的权力。

宋太宗时甚至将“崇文抑武”摆上台面,直接酿成了宋帝国在面对少数民族政权挑战时的疲弱。那么,为什么宋太宗要做这看似自毁长城之举呢?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重文轻武”政策的历史原因

1.“藩镇割据”与唐帝国的灭亡

如果说宋朝“尚文”风气的远因,一般会归结于致使唐帝国灭亡的“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帝国中央为了保全李家天下,做了许多饮鸩止渴的危险行径。由于安禄山叛军横扫华北,直逼长安,唐帝国十分仰仗“共推颜真卿为盟主,军事皆禀焉”的河北义军,助长了社会的尚武风气

并且为了尽快结束战乱,大量册封了

唐军指挥官叛军旧将“节度使”并且部分承认了其在地方上的统治地位。

虽然唐帝国后期如唐德宗、唐宪宗、唐宣宗都力图通过政治、经济改革限制藩镇权力,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中央权力,但并没有根除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社会大规模军事化,使得藩镇割据的种子始终埋藏于看似平静的唐帝国社会中。

尤其在黄巢起义后,唐帝国的中央机构再次遭到沉重打击,彻底调转了唐帝国中央地方实力对比,给朱温、李克用、李茂贞

节度使的崛起制造了机会。公元907年,朱温弑杀唐哀帝,灭亡唐朝。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2.崇文抑武的先河

宋太宗“崇文抑武”的策略,其实并非他一人所决定。自从朱温篡唐自立后,五代颇有作为的君主有感于唐帝国灭亡于藩镇之手的惨剧,无一不采取了一定程度上限制军人权力的政策。

后唐明宗李嗣源就曾对反抗中央的藩镇大兴杀伐,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弹,甚至李嗣源本人被得到将领拥戴的儿子反叛,最终忧郁而终。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周太祖郭威同样对军人在国内大行其道深感痛恶,但鉴于强行改变可能造成的剧烈反弹,郭威采取了“和平演变”的办法,通过重用藩镇属下州县的文官来牵制将军节度使的权力,这一举措被后周的继承者宋帝国所继承,历经宋太祖、宋太宗两朝的发展完善,最终在宋真宗时期成为了宋帝国的“祖宗家法”,成为宋帝国始终无法摆脱的“魔咒”

“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实用主义的改变

重文轻武”和尚文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宋朝初年的政治军事形式

有着直接关系。

1.“文武并重”——大一统帝国的建立需求

宋朝初年,五代十国的余烬尚未平息,辽帝国及其扶持的北汉占领了今天的北京、大同地区,南方仍然有吴越、南唐、后蜀等地区性政权割据一方,出于建立大一统王朝,又要避免步五代后尘的政治军事目的,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文武兼用”的策略。

但是,宋太祖的“文武兼用”并非单纯的任用文臣武将——“文武兼用,垂拱而治”,而是一种动态的“流官制度”,刺激了当朝官吏积极进取的态度。

一方面,宋太祖注重“宰相须用读书人”,提拔、重用了包括赵普在内的儒臣,以此加强对帝国控制区内部的统治,并且促进税收、科举国本活动推行,进而改善社会的尚武风气

并且,宋太祖出于有效控制新纳入帝国的土地的目的,往往要求“儒臣知武事”,将有军事素养的“儒臣”派入边境防区,既能提高当地的治理效果防卫能力,又能对当地的“节度使”起到牵制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统一战争战线长达数百万公里,宋太祖及禁军精力有限,不能全部顾及,仍然赋予了“节度使”相当大的权力,“多与公钱及属州课利,使之回图,特免税算,听其招募骁勇,以为爪牙”

同时,宋太祖也为避免“节度使”作乱做了诸多努力,一边“厚其俸禄”,一边“恤其家属”,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控制武将。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同时,宋太祖“欲令武臣读书”,数次下诏呼吁武将学习文化知识,使“其知为治之道”这与“儒臣知武事”一道,模糊了文臣武将之间的界限,既体现了宋太祖时期“打天下”的最高目标,又展现了从“打天下”向“治天下”的转型,为宋太宗这一承平时期的“崇文抑武”政策铺平了道路。

2.军事实力的衰弱和“守内虚外”

宋太宗时期,是宋帝国对外关系转折时期,也是“重文轻武”政策形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宋太宗即位时仍有如吴越、北汉、契丹

等政权占据着中原险要,“马上天子”的宋太宗仍沿用了其兄的统一战略,“先南后北”,收服吴越、消灭北汉,企图逐步实现汉人王朝的东亚霸业。

但是,在国内战场屡屡得手的宋太宗在公元979年和986年北伐战役中失败,不仅丧失了后周宋初时积累的数万精兵,更是导致原先平定国内地区揭竿而起王小波、李顺起义此起彼伏

一时,国内爆发的动乱遏制了宋帝国扩张的道路,宋太宗为了应对国内的威胁、避免军人政变的情形下,对内做出了“崇文抑武”的政策改变,在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中,采取了“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企图维护宋帝国摇摇欲坠的统治。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皇权实用主义”的转型

1.“皇权实用主义”的必要性

宋太宗后期,面对北伐失败和川陕农民起义等内忧外患的困扰,以及被“烛影斧声”流言破坏的

皇权正统性,似乎唐末起义又将重演,地方戍军的暴动似乎一触即发。

为了彻底消除社会上长期存在的尚武风气,维护宋帝国的长治久安,宋太宗采取了极其严苛的“崇文抑武”,体现了宋太宗以皇权为先的“实用主义”

在宋太宗的构思中,皇帝和中央的权威必须得到无条件的服从。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宋太宗不仅将潘美等亲信拔擢高升,统领军队,更是常常在边境战事中“微操”——“先是,上以阵图授诸将”

这种效率低下、不切实际的军事手段虽然给宋太宗带来了“匡义不知兵,不敌契丹也”

的恶名,但仍有效提升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威。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2.维护个人统治的改革

此外,宋太宗进一步深化了“收精兵”、“制钱谷”、“削实权”政策,除了北部边防重镇,将全国相对健壮的青年编入

禁军,尤其在农民起义高发地区,地方仅仅保留人数少、俸禄低的“团练”,切断了“农民起义”或“藩镇割据”的财政收入,从而保障了中央对地方在军事上拥有绝对优势

在财政方面宋太宗延续并发展了其兄“制钱谷”政策,不仅彻底将“节度使”的财政权剥离,更是提高了地方上缴中央的财政收入比例,仅留下足以维持政府运转的资金以供地方使用。

在地方官员的权限上,宋太宗更是采用了极其复杂的分权制度,将县一级地位拔高,并且设立了“通判”等一系列官吏瓜分行政、司法、兵权,并在不同军区的武将之间反复调整,力图“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避免戍军暴动。这虽然导致了北宋

“冗兵、冗官、冗费”的实际弊端,却也使宋太宗对帝国的控制权愈发稳固。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崇文抑武”——“实用主义”下社会风气的变化

在这些改革种最为重要的内涵,莫过于是“兴文教,抑武事”,宋太宗由于个人因素

和维护统治的需要,有意通过抑制自唐中到宋初的社会尚武风气,削弱人民、军队的逆反心理,达到有效巩固帝国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太宗本人身体力行,不仅广习文化知识,时常与臣子吟和,“作早行诗,令从臣和”。同时带头编写历史政治类书籍——《太平御览》,并且在制度中进行了广泛的文治改革。

1.“科举制”大改革——“文治”之风兴起

太宗为“文治”做出的最大贡献,莫过于“科举制”的改革。科举制最早出现于隋代,于唐代成型,继承并发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采取“科举考试”的手段招揽人才。

但不同于“九品中正制”由地方官

推选人才,这可能导致地方豪强控制读书人进入朝廷的门户,科举制采取了中央派遣专员主持考试的程序,将人才的选拔权收回中央,比较好的促进了帝国中央的权威阶级基础。正如唐太宗所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但是,由于地方豪强和新兴的“中央豪强”势力仍然强大,唐帝国的科举考试中凭借父辈“荫庇”的名额不在少数,使得读书人通过学习“经史算历”进入中央的通道狭小,不能促进社会的“尚文”风气,兼之唐帝国始终将军事实力看作国家根本,甚至宰相中也不乏军人,进一步削弱了科举制获得阶级支持的作用。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宋太宗时期,对外战争的失败和国内矛盾的激化,迫使宋太宗设法消饵社会矛盾,避免宋帝国步五代后尘。在“科举制”建制上,采取了大大增加了考生录取人数、降低考试门槛的改革,为中举者

“并赐及第”,赋予了考生相当尊贵的出生和良好的待遇,为示亲近,宋太宗甚至“赐宴。始有直史馆陪座之制”

随着科举取士名额的放开和门槛的降低,大大维系了宋帝国国内社会的稳定,安抚了部分不满阶级。宋帝国内的“寒门”甚至身份“清白”的佃农家庭都可以通过官方途径进入宋帝国政府,并为宋帝国朝廷收揽了大批有识之士,其中不乏范仲淹等文武全才,为宋帝国的统治添砖加瓦。

而最为重要的是,科举考试以“文治”为核心,“经史”为内涵,选拔者多为读书人,随着时间推移读书人逐渐占据了朝廷多数,成为“统治阶级”,这最终为

全社会读书学习之风打通了门户。

2.贬武抬文——“崇文抑武”社会化

在制度上确定了“崇文抑武”后,宋太宗为加强皇权还一手策划了“文武对立”、“贬武抬文”的朝廷风气,甚至比其兄的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强制要求原本粗俗的将军及其子弟学习经史,甚至任命文官作为“节度使”,将“单纯”的的武官无限制的贬低,最终扭转了北宋帝国的整个社会风气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如历仕三朝,位高权重的武将曹彬,因带头学习经史文化,不断向儒家士大夫靠拢,“遇大夫于途,必引车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后见”,得到了宋太宗、宋真宗的喜爱。

在任用统帅军队之人上,宋太宗听取了孙何的建议——“陛下于文儒之中,择有方略之士,试以边委任之”。这最终为宋朝“儒臣统兵”创下先河。

随着“崇文抑武”策略的不断深化,宋太宗的皇权统治也日益稳固。一方面,文臣相比武将威胁较小,“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另一方面,随着文人社会的不断推进,儒家“君权神授”的思想内核深入人心,最终巩固了皇帝的权威。

结论

宋朝初年,宋太祖出于政治军事形式不得不沿用唐末五代时期重用武人的策略,但仍然为宋太宗时期的“治天下”战略转变打下了基础。

从文武并重到重文轻武,站在皇权的角度,谈宋太宗为何要如此改变

宋太宗时期,宋太宗为维系统治,采用了实用主义策略,崇文抑武、守内虚外,最终加强了皇权,为宋帝国百年文治之风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