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世界青光眼日说说关于青光眼的一些事儿


在世界青光眼日说说关于青光眼的一些事儿

估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今天是“世界青光眼日”,而今年的3月8日~14日则是“世界青光眼周”,或许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要设定这么一个“节日”呢?我想,任何特殊日子的设定都是提醒人们对某件事情要有敬畏或需要格外关注吧,青光眼日的设定应该也不例外。

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80%都是靠眼睛来实现的,如果失明,工作、生活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一位原因是白内障,第二位原因是青光眼,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重新获得了光明,而青光眼却是一种不可逆性盲,一旦因为它失明,现在的科技是无法让患者复明的。面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我们是毫无办法吗?不是!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让绝大多数青光眼患者在有生之年避免失明的,而设定青光眼日的意义可能就在于此。

什么是青光眼呢?通俗地讲,青光眼是不合适的眼内压力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损害,从而看东西的范围越来越小,最终失明的一种疾病。不同的人不同时间眼压都不同,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的眼压在10mmHg~21mmHg之间,同时,不同人的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力也不同。由此,青光眼可分为高眼压的青光眼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高眼压导致的青光眼好理解,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可能不太好理解,打个比方:大多数人喝一杯啤酒不会觉得难受,但有些人喝完后就会觉得非常不舒服,而少数人喝好几瓶也没事。同理,那些不能耐受大多数人能耐受的眼压而出现视神经损害的情形,我们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而对眼压超过大多数人能耐受的水平视神经却没有损害的情形我们称为“高眼压症”。

根据发病的机制,青光眼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种,它们又有不同的分类,但除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会有症状外,其它类型的青光眼早期都没有明显症状,发现时往往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了。那该如何做到青光眼的早发现呢?定期的眼部体检很关键,特别是过了40岁以后,常规眼科体检就可筛查出可能患有青光眼的异常表现,包括眼压高、杯盘比大(C/D值大)、前房浅等。这些异常表现也可由其它原因引起,体检发现后需到眼科进一步检查。

有下列情形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青光眼的风险会明显高于其他人:

1、有青光眼家族史的:父母或其兄弟姐妹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有青光眼;

2、远视眼,年轻时视力特别好,花眼症状来得早的;

3、高度近视;

4、有眼部外伤史;

5、眼部、皮肤或全身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

6、紧张、焦虑或抑郁性格;

7、糖尿病;

8、长期打呼噜或失眠(呼吸睡眠障碍)。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则建议到医院进行青光眼方面的检查:

1、体检发现异常;

2、经常感觉眼或眼周胀痛;

3、看东西有光晕或彩虹;

4、时不时看东西一阵子清楚、一阵子模糊;

5、花眼症状提前;

6、婴幼儿黑眼珠变大、黑眼珠不清澈或怕光

而突发眼痛、头痛、视物不清,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血压增高等情形时,很可能是得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需立即到眼科就诊。

“世界青光眼日”的目的在于提醒我们共同关注这一致盲性眼病,掌握以上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最大程度避免因青光眼造成失明的不良后果。

敬请期待下期资讯,关注今日头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为您解决心里的烦恼,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在世界青光眼日说说关于青光眼的一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