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幾年跳槽比較合適?

雍保國


相信大家面臨這個問題時,都會建議3年之內不能跳槽,穩定之後再做打算,但是,如果面對好的機遇時,你也要墨守“3年原則”嗎?

當遇到以下3種跳槽時機時,我們一定要把握住:

1.選擇對的時機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每年職場有兩次行情啟動,一個是春季2至4月,再一個就是8至10月份。在行情啟動初期起跳,機會相對於後期會更多一些,因為你有充足的時間瞭解新的公司、文化、同事等因素,如果覺得不合適,還可以有重頭再來的機會。     

2.選擇自己職業目標正在上升的時機

選擇自己職業目標正在上升的時候跳槽或轉行,將為提升自己帶來有利時機。 在跳槽前一定要有清晰的職業規劃,有目標、有計劃的去選擇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公司和職位。因為盲目的尋找,即使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和崗位,也會因為後期“人崗不符”而再次跳槽或被新生更適合的人所代替,這樣會使你的時間和資源被大大的浪費掉。  

3.考慮到行業的屬性

每個行業都有一定的季節性,如果你選擇跳槽和轉行,都要考慮這個行業的時間因素。拿金融服務行業來舉例,上半年為旺季,崗位需求量相對較大,這個時候跳槽會比下半年更有優勢,對接下來的發展也會相對更有幫助。    

總的來說,做好準備,抓住時機比按部就班的跳槽更加適合。

不打無準備之仗。在跳槽、轉行之前,準備工作馬虎不得,如:簡歷是否針對職位目標和職位信息,面試的準備是否充分,面試前要做好幾個準備:心理準備、物資準備、問題準備、研究準備、禮儀準備等。

——END——

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我的答案的前半句是:三年之內最好不要跳槽

給你看一個數據,這是2015年統計的2011屆畢業生的收入與跳槽次數的關係,你會發現,工作三年以內,跳槽次數越多,收入越低。

為什麼呢?這跟大部分公司寧願高價用有經驗的員工,也不願意底薪用新人的原因一樣。

還是那個老道理,工作三年以內,你拿到的薪水高於你對公司的貢獻。就算是底薪,其實大部分新人也值不到這個錢。

有人不服氣,我也是拼死拼活的幹,那些職場老人也沒我賣力,為什麼我就不值錢?

我舉個例子,之前當創意總監,一般資深文案寫的稿子,修改一次就能過,但新文案寫的,至少要修改三次以上。說明兩件事:

第一、新人的工作效率是資深員工的三分之一,

第二、每次修改都要給我看,佔用我的時間去教給他們經驗,我的薪水是他們的十倍,意味著,我每付出一個小時,就要抵他們十個小時的薪水。

你算一算,如果三年以上的資深文案值一萬的話,其實新人只值1千,但一千元的工資,就算到了十八線城市也活不下去,所以如果你給他們底薪3000的話,意味著每人每月公司要倒貼2000。


那你恐怕要問,為什麼公司願意高於一個人的貢獻給薪水呢?

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任何一家公司總有一些低技術含量的、操作性的、重複勞動的職位,需要新人來做,不用新人,用有經驗的人,就更虧了。

第二個原因更重要,是新人是一張白紙,非常適合輸入企業文化,所以,大公司一般都要留出一定的用人名額給應屆畢業生。

現在用新人虧,一旦教調出來,就能為公司賺錢,這就是公司文化很強大的大公司一定要用新人的原因。


用新人本來就不划算,所以底薪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一個跳來跳去的新人,我願意給的薪水的就更少了,因為很可能留不住。這就是為什麼三年之內的員工薪水越跳越虧的道理。

你注意到了一個問題,是不是三年以上,你拿到的薪水就會低於你對公司的貢獻呢?

沒錯,這就是我的答案的另一半——三年之上,你一定要多跳幾次槽,每次跳槽的漲薪,一定高於你在原公司的加薪幅度。


人神共奮


即便是有很好的跳槽時機,也要記住控制跳槽頻率。頻繁的更換工作,不僅很難提升至公司核心崗位,還會讓用人單位在篩選簡歷時,覺得你是個不穩定的員工。那麼,工作更換的頻率多久適合,以下幾個建議僅供參考:

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建議至少有1份工作在3年以上;

擁有三份及三份以上工作經歷者,最好要有1份工作在2年以上;

在一家公司待滿3年才可能真正深入瞭解一個行業和一家公司,所以,遇到喜歡的公司就待滿3年吧;

半年內離職的次數不要太多,多於3次的簡歷,HR的第一印象分會很低,不利於後續找新工作。

每個職場人都有想要離職的時候,特別是受到委屈,做得不開心的時候。但,是不是什麼時候提離職都可以呢?

如果你想讓兩份工作中間銜接順暢,不為長時間斷檔而煩惱,就別輕易做出離職的決定!以下3個方面,你最好提前瞭解。

【一年中招聘的高峰期】

據平臺數據顯示,一年中招聘有兩個高峰期,一是金九銀十期,另一個是金三銀四期。

金九銀十指的是每年的9、10月,這個時期有大批的畢業生和即將實習的學生進入社會,所以這個時期主要針對的是校招。如果你還處於工作經驗尚淺的階段,可以在這個時候大量投遞簡歷,成功的機會很大。

金三銀四指的是每年3、5月份,春節過後的一兩個月內。這個時候的員工大多已經領完年終獎了,又經歷了新年長假,該享受的都享受了,離職也不虧。再加上有了年終獎做基礎,即便是短期內沒有找到工作,也不會為缺錢而煩惱。

選對高峰期找工作,可挑選的機會多了,找到好工作的機會就更大。所以,要把握住主流趨勢。

【職場發展困難期】

在招聘的高峰期離職這是一種理想的想法,如果能夠這樣做最好,但如果遇見以下這幾種情況,就可以視情況而定了:

(1)當工作兩三年以後,仍得不到升職或加薪的機會時

要麼是你的領導根本就不看好你,沒有給你更多的機會,把你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要麼就是你自己的能力出了問題,無法滿足公司快速發展的需求。所以,你必須反思,出現這種狀況的本質原因。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不改變,你很快就會被職場淘汰。

(2)當公司經營不善,連續三個月以上發不出工資時

這種情況,除非你不缺錢,否則很難忍受長期沒有收入,還能陪著公司奮鬥。大多公司經營出現問題是不符合市場需求的反應,所以難以盈利,遇到這樣的情況,儘快更換工作。

(3)個人長期沒有突破成長,職業生涯遇到嚴重瓶頸時

每個階段請檢核自己是否有新的成長,新的突破。當長期處於停滯期時,代表著你遇到了職業瓶頸。嘗試著在既有的工作中去改變,當你付出足夠的努力後仍無法取得成長,就是需要換工作的時候了。

【新機遇期】

職場工作中,如果你的表現足夠優秀,就有可能會接到新公司的邀約,這也是跳槽的一個好機會。

這種跳槽的前提是,新公司的平臺或機遇優於既有的工作,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好的發展,或者在收入上有明顯的提升。如果遇見,就請把握好機遇,平穩過度吧!

對於員工來講,離職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離職要冒著新工作不能適應、文化不能融合、員工關係重新適應、福利減少、晉升機會重新爭取、長時間面試及錄用等待期等未知的風險。

若不是忍無可忍或機不可失,請勿隨意放棄!


可馨職隅,職場故事精。知故而不世故,知事而不多事。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


可馨職隅


對於能力強的人來說,建議兩年,對於實力穩步發展的人來說,建議三年以上。

不論是你幾年跳槽,或是跳槽過多。

HR在乎的,首要的永遠是你的個人價值及工作能力。

很簡單的道理,你想想看,假設兩份履歷擺在面前,一份上面寫的是:華為跳槽至蘋果,蘋果跳到阿里,阿里轉騰訊。五年之內,四大公司跳來跳去。

另一份上面寫的是:某不知名創業公司,跳槽至另不知名小型工作室。

那結果就顯而易見了。

而決定你跳槽後未來的,你的價值、能力永遠是招聘因素首位。

HR不會嫌棄你跳槽頻繁,只會嫌棄你浪費時間來表達自己的無價值。


一、在你沒有華麗的履歷之前,經常換工作,只會降低公司對你的價值判定。

即使你是能為公司一年帶來一億的人才,公司保仍更願意招錄每年帶來600萬收益的人。後者雖然收益僅為你的一部分,但後者更加穩定。

長遠來看,當然是穩定的人為公司帶來的收益更多。

而人事部門,也更傾向於後者。

二、跳槽意味著,從零開始。

跳槽,意味著我們在原單位的所有成就和業績需要清零,進入新的公司之後,所有都要從“0”開始。

時間、精力、人脈都會被清空。

可以想想看,重啟浪費的時間、精力、財力,用在原公司是否會有更好的待遇?

不論是選擇跳槽,還是繼續留在原公司。

最佳道路永遠是:踏踏實實做出實際的業績,為公司帶來更高的現金收益。

哪怕慢一點,也沒關係。擴展自己的能力,努力好好工作,就能獲得公司的高評價。


青日一馬


首先來說這個問題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個問題絕對是沒有標準答案或者正確答案的。在職場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隨波逐流者永遠爬不上高峰。所以無論別人的看法如何,都必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到底該如何進行跳槽的規劃。頻率視個人情況以及公司甚至家庭等綜合情況來考慮。

其次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崗位是有著不同的跳槽節奏的。

一些傳統企業的崗位,尤其是技術類的崗位就需要一些“沉澱”,由於傳統企業裡面的人多數傾向於招穩定一點的員工,所以頻繁跳槽不利於以後找工作。之前一個部門經理同事在招聘面試的時候遇到一個求職者,剛畢業三年,但是簡歷上三家企業赫然在目,也就是說滿打滿算也就一家工作一年。看到這種簡歷的時候同事是比較嚴肅的,因為這種人一般來說只有兩種,一種是真的成長太快,導致原來的公司跟不上員工的要求,所以不得不跳槽尋求更好的發展。另一種是真的太喜歡折騰,可能是人際關係不好混不下去,也可能是犯錯太多呆不下去,總之此時是較為顧慮的,畢竟誰也不想花一年時間培養一個新人然後就得重新招人繼續培養。所以傳統行業跳槽的話最好兩到三年起步,尤其是工作三年以後不能再頻繁跳槽,最好有一家公司能堅持三到五年,並且爭取有崗位上的晉升,這樣比較有利於後期的發展。

而有一些新興行業或者新的崗位則不是很注重求職者跳槽的頻率。相對傳統行業而言,現在的金融互聯網對於員工的穩定性要求沒那麼高。身邊有一個真事:一個做大數據的年輕人,剛畢業兩年半不到,現在已經在第四個東家幹活了,而且工資從最初的四五千漲到現在的兩萬一個月。不得不說在風口上的行業由於人才奇缺,所以很多時候只能不斷蒐羅人才,至於穩定性,很多時候都是看在錢的面子上。

最後不管幾年跳槽都要保證自己是芝麻開花步步高。

所有的跳槽都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切不可因為一份工作不開心就盲目的辭職跳槽,在辭職前一定要認真研究其他的目標公司,最好找人打聽一下內部環境。因為一旦跳槽之後發現新東家比老東家還難以接受,這是非常打擊人的。所以跳槽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儘量查清楚。


職場蛙




人在職場混,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同事,也會遇到各類奇葩的企業,更是能遇到風格迥異的上司,而這些統稱為工作環境。

何為跳槽?跳槽就是拿著一份薪水換個工作環境罷了。假如某個人能夠適應當下的工作環境,那麼肯定不會跳槽;若適應不了,或者在這個環境中很不舒服,那麼肯定得跳槽。

幾年後選擇跳槽,這件事就一定得分人群:剛剛畢業的學生、參加工作後的油條。



剛剛畢業的學生

剛畢業的學生對未來都是充滿憧憬的,不少人認為將來從事的職業定是出入高級寫字樓,腳踩高跟鞋,身穿職業裝,永遠一副忙碌且充實,另外再拿著一份高薪水。

等到真正參加工作,現實就會擺在眼前。要不整天在某非高級寫字樓忙的一塌糊塗,蓬頭垢面、滿臉油光,關鍵是薪水還低;要不遠離市區,整天待在充滿切屑油的車間,拿著扳手螺絲,關鍵是薪水更低。

以至於很多大學生在參加工作後不能適應工作環境,心裡落差太大而辭職。

數據表面,大學生們的第一份工作一年內辭職率高達70%,而能夠待滿三年的人數不足2成。



我給大學生的建議有兩條。

1、早做職業規劃,早了解崗位職責、崗位發展,以及工作環境。別一頭扎進去又撤回來,浪費時間人力。

2、企業平臺、崗位發展還不錯的情況下,踏踏實實接收新知識,待滿三年。或許這三年工資不高,三年後至少翻一翻。



參加工作後的油條

參加工作三五年後,該跳槽的都已經跳過了,熟悉各種職場規則制度,稱之為職場油條。

對於這類群體,我同樣給出兩條建議。

1、不要為了辭職而辭職

很多人看到別人辭職後找到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然後也跟風辭職,最後的結果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有位同事看到另一個同事辭職後,找到的工作薪資翻一翻。於是裸辭找工作,自認為可以找到一份比目前更好的工作。最後熬了六個月,找到的下家還不如這份。

所以辭職需謹慎,按照自己想法一步步來。



2、看清現狀再辭職

什麼叫看清現狀?

在職場中,能讓一個人待在一家公司最主要的三個因素:公司平臺、薪資待遇、個人發展。若其中有一項出現了問題,就要義無反顧的辭職,根本不用考慮時間問題,別說什麼一定要待滿一年兩年之類的。

同樣的道理,找工作也要以此為標準,不能僅僅看待遇,薪資高個一兩千塊就辭職是很不妥當的決定,更要看的是公司平臺和個人發展。

希望所有年後辭職的人都能夠找到心儀的工作!


用戶69240191446


頻繁跳槽的確不好。我也是HR,分享一下我的感悟。之前在頭條號上寫過一篇《職場選擇:五年四連跳 vs 一家幹到老》,受到了很多關注,也有人私信聯繫我諮詢自己的職業規劃。

\n


\n

這幾年的感知,互聯網行業,大家略顯浮躁了,加之資本對於互聯網的追逐,導致高薪挖角行為頻繁發生,於是不管自己是不是被挖的那一列中的,好多人都給自己設了一個高估值。大家都等不得“厚積而薄發”,半年或者一年就都蠢蠢欲動要跳槽了。

\n

最近聊了好幾個候選人,三四年的時間已經換了四五份工作,於是我很耐心的一份一份的問過他們離職的原因,聊的人多了也頗有些感悟。

\n

小A,女,本科畢業後加入到一家創業公司,其實畢業的時候手裡也有幾家相對中等規模以上的公司,之所以選擇這家創業公司,是因為薪資對比其他都高了一些,過了半年多,這家公司由於資金鍊的問題,發不出工資了,所以選擇跳去了另外一家創業公司,工資漲了20%,在這家公司負責的事情非常的多,由於薪資也滿意,又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所以做了1年,這時候感覺自己學的差不多了,心累了,於是又開始更新簡歷找工作,這次找到一家已經拿到B輪融資,馬上要C輪的公司,工資雖然沒有漲幅,但是福利待遇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於是接了offer,入職後,不到半年,覺得心好累,公司氛圍不適應,做的工作不喜歡,想著自己平薪跳槽,終有不甘,所以現在騎驢找馬再次找工作,希望得到一份更高薪資,平臺更大公司的機會。

\n

小B,男,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以後,找到了一家遊戲公司的工作,從事平臺SDK開發工作,做了半年多的時候開始迷茫,感覺自己不太喜歡這個工作,內部尋求轉崗未果後,開始更新簡歷看機會,去了另外一家遊戲公司,轉做運營工作,一開始由於是團隊裡面唯一一個計算機出身的,所以大家都經常詢問他的意見,有一種如魚得水的興奮,不過由於自己帶的一款遊戲的運營不理想,多次被領導談話後,又一次對自己的職業定位產生了迷茫,於是又跳了一家去做活動專員,結果發現自己仍然不喜歡,於是再一次出來找工作,但是仍然沒想好自己能幹嘛。

\n

小C,男,畢業後5年,換了7份工作了,每一次換工作都是因為他和老闆思路不統一,要麼是老闆炒了他,要麼是他一氣之下炒了老闆,到了我這面試的時候,仍然還是一副鬱郁不得志,前老闆都是傻x的氣憤嘴臉。

\n

每天面試的候選人裡面,凡是跳槽頻繁的,大多是這三類人,一類是先不論自己能力多強,但目標性都很強的;一類是自己完全沒有規劃,任性的要試出人生的;還有一類就是看所有人都不爽,純憤青的。遇到這幾種人,我能做的,就是送他們離開,我不敢給我的業務招來這樣的人。

\n


\n

還好,還是能遇到那些有耐力一家幹到老的人,這些人大多是我主動挖獵的,有的最終加入到了我的公司,有的沒有來但是大家成為了朋友。我特別想說說他們的故事。

\n

某Z,在一家大型的互聯網公司做了12年,從最初的一線銷售,中間經歷了崗位的變動,到後期成為中層領導,中間也曾遇到過迷茫,也曾遇到過外部的誘惑,但是她最終堅持了下來。看她提供給我的薪資數據,最初的月薪2700,到今年的50000+,以及大額的股票,鮮明的一路上揚的薪資曲線,看的我很是欽佩。

\n

某Y,視頻媒體做了8年,最初是以技術身份加入的,一點點的技術積累,幫助公司一步步的實現各種機能,用了4年多的時間,後來公司要實現商業化,他自己舉薦自己參與商業化建設,又做了4年多的時間,角色轉變為大PM,幫助公司實現了很多大的戰略部署。

\n

某X,22年傳統工業經歷,一路從一個應屆生小職員做到市場部副總裁。閃光點滿滿,經歷過的事情都可以出書了。

\n

跳與不跳都是自己的選擇,但是多久跳一次,還是需要多做考慮的,建議不要任性。在一家公司做的久一點的好處有很多。

\n

大家認為在一家企業做多久才是剛剛好的呢?歡迎大家來討論。^_^

\n

更多詳細內容,可以在頭條上搜索《職場選擇:五年四連跳 vs 一家幹到老》這篇推薦文章。


宏小巫


由於工作性質決定,我需要參與做很多的招聘決定。同時,我個人也換過不少工作,每一段經歷都會有不同的感悟,所以,我今天想從僱主和個人的不同角度分別來回答這個問題。

有一個說法我深信不疑,人們掌握的知識需要兩到三年才能轉化成能力。目前,很多人往往誤認為通過百度或者Google學到了一些比如營銷方面的案例,自己就會做市場營銷了。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站在僱主的角度

如果看到一份簡歷,大部分的工作經歷都不滿兩年,我會在腦子裡打問號的。頻繁跳槽,TA的能力是不是很紮實?頻繁跳槽的背後是由什麼樣的信念所驅使的?這樣的特質會給我們團隊帶來什麼影響?當我有了這些疑問,這份簡歷往往會被放到一邊。我對越高的職位的候選人,其工作的穩定性和連貫性要求越高。

當然,如果一份簡歷中,只有某一段經歷低於兩年,其餘大部分的經歷都很穩定,是可以考慮面試的,有些原因也是可以接受的。

站在求職者個人的角度

我同樣不鼓勵過於頻繁地跳槽,但是也不是在一個公司越久越好。具體來說,畢業以後第一份工作,往往比較簡單,建議做完兩年,如果公司內部沒有機會提升,一定要考慮找機會跳槽獲得更資深的工作和薪水。後面的四五年都可以採用同樣的策略。


這樣你不僅收穫了更好的薪水,更重要的是你的視野、格局都會更廣。千萬不要因為與老闆賭氣而辭職。在做決定接受下一個機會之前,一定要問自己這個機會對自己的市場價值有何增值?

我身邊就有一朋友,因為原來跳槽過於頻繁,五年內換了三次工作,收入是比我高了不少,有一次獵頭竟然把他的簡歷推到我的公司,我的業務部門根本就不願意面試他。他不得不在現在的公司多待幾年,“養養簡歷”,碰到不喜歡的老闆,也只好硬著頭皮留下來了,或者有更好的機會也只好望洋興嘆了,比較被動。

所以,總結一下,不管世界多麼紛繁複雜,咱們還是需要有一些定力的。

親愛的讀者,什麼會讓你考慮跳槽,一起參與討論吧!


“我是職涯教練蘇珊,原創職場進化套路,實用有溫度”


蘇珊職場進化論


大家看最近的新聞了麼?浙江出臺頻繁跳槽影響徵信的政策,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它的出臺會不會影響“幾年跳槽比較合適?”的標準答案?

“個人頻繁辭職和就業的話,他的信用就成問題了。”

首先,說這句話的,是人社廳一名副廳長。

別的不說,最起碼可以看出,這樣的表達水平是很有問題的。

所以後面浙江省人社廳出來填坑了:主要針對的是惡意頻繁跳槽。

加了“惡意”兩個字。

那怎麼判定惡意頻繁跳槽呢?沒說......

浙江省人社廳一名工作人員回應採訪的原話是這樣的說的:“正常的跳槽肯定不會影響信用,有些人如果專門運用惡意、濫用跳槽的方式,從單位那裡索要一些經濟補償金等,這些人的信用才會受到影響。打算推進人社的信息體系建設也是針對惡意的跳槽。”

這裡有個前提很重要:離職員工什麼情況下能從單位那裡索要經濟補償金?

據我們日常工作接觸的現實所知:如果不是企業主動裁員,主動離職的員工基本上是很難從企業那裡獲得賠償金的。

就算能拿到,也要磨掉幾層皮。

所以那些興沖沖和老闆說“老闆,我要離職了”的員工,哪怕他是惡意跳槽,公司也基本不用、也不怎麼會賠償他補償金吧。

所以,怎麼個惡意、濫用跳槽法可以來從單位那裡索要一些經濟補償金呢?

如果該省人社廳真的能出臺標準的話,估計,很多人又找到一條發家致富之路了。。。

順道追溯一下,引起風波的這句話是在什麼背景下說出來的?

在4月2日,江蘇公共新聞頻道《通天下》欄目播出的節目中,提到了3月30日,浙江省人力社保專家和企業人士在寧波舉行座談。期間,企業人士認為招工難,留住人才也很難。

一名與會的人力資源總經理表示,企業可以提前一個月(通知)員工離職,但是要賠經濟補償金;如果不這麼做,還要賠雙倍,(屬於)違法解除。但是員工要走,說真的我們現在一點辦法都沒有。

對此,這位副廳長稱,員工要走,接下來也有制約措施。浙江省馬上要推進人社的信息體系建設,對單位和個人都要建立信用體系。個人老是頻繁地辭職和就業的話,那肯定他的信用成問題了。

所以,是人社廳、人力社保專家,還有企業代表三方的座談,讓這位副廳長說出了這樣的話。

勞動者呢?

從播報來看,是沒有勞動者代表的。

於是,人社廳受訪的工作人員出來填坑時又表示:目前,人社的信息體系還沒有建立,還處在研究的過程中。如果要制定此類細則,也會聽取企業和個人的意見。

這裡,總算加上“個人”了。

不過這麼一報道,勞動者的信用沒抓起來,相關部門的信用倒已經掉下去了不少。

所以,也不能怪勞動者這麼氣憤呀。


尚德機構


HR來回答一個,跳槽時間沒有固定答案,因人而異。工作這麼多年,見過一直不跳槽的,最終變成了毫無競爭力的螺絲釘和步步高昇的都有。見過動不動就跳槽,平均一份工作都幹不到一年,最後連個初級崗位都找不到的和薪資翻了好幾倍的都有,因為結果完全取決於人。到底要不要跳槽,首先考慮的不應該是原因,而是下面這幾項。

你當前的狀態

跳槽還是在巔峰時好一點,因為這時,你的能力水平、人脈資源、崗位待遇等到了天花板,再也看不到上升的空間,是時候換個環境再次出發了。另外,巔峰時期業績好心態平,面試時硬實力強心態也好,有更強的議價權,更容易拿到好offer。

目前公司的環境

上面那個是針對你的發展情況,這個就是針對外界環境。當你發現你的公司正在走下坡路,比如裁員、取消福利獎金等,你就應該謹慎了,你的公司很有可能是現金流不足,可能是經營不善,可能是受大環境影響,裁員甚至倒閉也是有可能的,為了給自己一個緩衝,建議儘早出去看看機會。畢竟,

良好的平臺是你職場生涯順利發展的基礎。

這點也適用於領導,當你發現你和領導怎麼也和不來,或者領導的能力真的給不了你多大啟發時,聽我的,是時候找一個更好的leader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