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來襲 拿什麼與他“較量”

按發展心理學的一般觀點,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在2歲半左右的時候到來。


而無論是三五歲的孩童,還是青春期和更年期,人生每一個叛逆期的主要對象都會是家人。如今回想起兒子的3歲,還是“心有餘悸”,大人的各種情緒都會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叛逆期點爆。

叛逆,源自對自我認知的提升,尤其是小屁孩在逐步適應了幼兒園的新社交之後,更加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我兒子當時就有一系列奇葩行為,比如非要端來一個凳子踩到高處拿滾燙的熱茶;趁大人打掃衛生時,用地板清潔劑當護手霜亂塗一通;看見媽媽在電腦前工作,趁我不注意反覆開關機……當大人去阻止,說“不要這樣”時,往往得不到孩子的正面回應,而是“非要這樣”,最後,大人和孩子的一場戰爭在所難免。

其實,面對這一系列行為,大人首先應當是喜悅。因為就是這些鬧騰和反抗,見證著他的成長,他有了很強的自我意識,運動能力和思維能力在調皮中不斷提升;孩子開始耍心眼、迂迴、固執,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開始有了更為豐富複雜的心理活動。但大人同時會陷入焦慮。成長的前提是安全,孩子不願接受大人的束縛,要去自由地探索世界,但往往他們並不知道安全的邊界。另外,如果是處在集體中或是在公共場合,孩子一味以自我為中心,非要做他想做的事情,可能會影響他人,尷尬的父母往往不知該如何收拾殘局。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來襲 拿什麼與他“較量”

公眾場合哭鬧是父母最崩潰的事情


在面對叛逆行為時,大人和孩子的較量在所難免。

在任何的教育理念中,“較量”都是存在的,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但這並非是對抗和強迫。“較量”不是否定愛,不是不講方法,而是要通過堅定、科學的方法傳達愛,達成教育的目的。

我有這樣幾點經驗。

一是給孩子設定明確的邊界。

大人不能圖自己方便而全盤否定孩子的行為和看法,否則會挫傷他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積極性,或是損傷了他的自尊。當你預計到事情苗頭不對時,就要趕快拋出底線,或者在孩子玩耍、看動畫片、吃飯等各種行為發生之前,就提前與他商量好規則。邊界設定的標準很簡單,就兩條——安全和尊重他人。首先顧好自己的安全,因為一旦安全出問題,就沒辦法玩了,可能就要去醫院或是躺著不能動了;其次不能影響他人,比如吵到鄰居,損壞了別人的東西等等。只要不觸犯這兩條,就可以隨便瘋玩。

二是保持教育的一致。

成功執行“邊界協定”的前提是,夫妻雙方達成一致,以統一的姿態出現在孩子面前;尤其是要與老人達成共識,讓老人在關鍵時候也表達統一的看法,以免造成孩子認知的混亂,不能讓孩子認為有人可庇護他的行為,他有避免責任的空子可鑽。當然,這一點在很多家庭是個大難題。那就需要父母與老人在私下多溝通,想盡辦法地溝通。關於這個問題,我會另寫文章細說。

三是設立“反思角”。

記得有一次,兒子又隨意噴飯,菜扔得滿桌子都是。爸爸把他帶到了臥室的一個角落,“我認為你吐飯的行為很不好,浪費了糧食,也影響了別人吃飯,你會受到一定的懲罰。你現在要在這裡站一分鐘。爸爸會陪著你。”這時兒子開始叫媽媽,我也走過去,和爸爸一樣蹲下,平視著他,“每一粒米和每一根菜都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賺來的,你浪費了它們,飯菜很傷心,爸爸媽媽也很傷心。你這樣的行為很不對。不喜歡吃可以說出來,但不可以用吐的方式。”兒子用試探的眼光看著我們,突然開始叫姥姥,“我要找姥姥。”

這是孩子們慣用的招數,也是較量真正開始的時候。我很堅定地告訴他,“姥姥看到你這種行為,也會很生氣,她也不會同意你這麼做。”孩子開始大哭。哭了沒兩聲,開始過來摟媽媽和爸爸的脖子,開始叫嚷“我不要罰站,我要去吃飯。”我把他的手放下,讓他繼續站好,“一個人做錯事情,就要接收後果。這次吐飯就要接受這次的懲罰。你現在告訴媽媽,你為什麼會被罰站?”流著淚的小孩開始很條理地講述前因後果,看來他心裡明白得很。只不過,他在試探和挑戰,看大人的底線在哪裡,一件事情的底線在哪裡。孩子陳述完,他自己也不怎麼哭了,還主動表示以後會好好吃飯。接下來,我抱起他,幫他平復情緒之後,讓他繼續把飯吃完。

在利用反思角的時候,一定要有大人的陪伴,而不是把孩子一個人扔在一個屋子罰站。當孩子開始感到被限制自由的不舒服時,你可以開啟話題,帶他反思今天的行為錯在哪裡,為什麼不可以那樣做。反思的時間一定要按照之前規定好的來,要讓他一個人站在或坐在角落,呆夠之前定好的3分鐘還是5分鐘,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和撒嬌打折。反思結束時,一定要擁抱孩子,告訴他,爸爸媽媽依然愛你,對你的愛不會變。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來襲 拿什麼與他“較量”

大人要俯下身引導孩子反思,而不是高高在上

四是就事論事,只與孩子討論他的行為,而不要給他這個人貼上標籤。

“你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你怎麼變得這麼不聽話?”“你怎麼這麼煩!”“你怎麼這麼膽小!”這類的話,總是一不小心就從我們的嘴裡溜了出來,有時候真是被熊孩子氣暈了,說了氣話,也可以理解。但這些語言,絕不可以成為你的口頭禪,或是成為你每次面對孩子叛逆行為時的唯一回應。被貼了標籤的孩子會慢慢地認為自己就是不聽話的,就是招人煩的,就是膽小鬼。我每次對孩子的行為生氣時,會明確地說,“我不喜歡你現在的行為,你這樣做不好。”將事情界定在“行為”的範圍內,並且加上“現在”這個定語,是在告訴孩子,也是在提醒自己,我們接下來要處理的是此時此刻的這件事情,孩子本身並不因為這一件事情、一個行為而被否定。

成長是艱難的,甚至是痛苦的。我們每個人都如此。愛不等於放縱,在自由與邊界之間尋找平衡,是對每一個父母的挑戰,而且將持續一生。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在糾正他行為的同時從未停止過愛他,讓孩子在安全感中體驗規則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