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種芝麻和大豆,哪個收益高,該怎麼規劃?

鄂東三農


種芝麻和大豆,哪個收益高?



這個得看地方,生產規模了。在江南丘陵地種植芝麻和大豆都只能一年種植一季。芝麻畝產約300斤,大豆畝產約600至700斤。芝麻生產中勞動強度稍大些,種植收割後基本仍靠手工獲取芝麻,所耗費時間上要多點,這些如果算取工作時長給工資的話,芝麻是不合算的,一般市面上分黑白芝麻,黑芝麻價格收購上也稍高一點,但產量上畝產會低點。一般收購8,5至10元。畝產不算工資大約毛收益2400到3000元,除去化肥,種子,(人工未算),大約畝能收益1500元。這個必須高產了,還得自己的不是租用土地。


大豆種植,在江南丘陵地種植,一般畝產量約500至700斤,種植過程中,相比較芝麻來說,收割上不那麼麻煩點,收購價一般在3元至3,5元之間。畝產不算人工工資大約毛收益1500到2500元,除去化肥,種子,(人工未算),大約畝能收益800到1000元,這個必須達到高產了。(自己的土地,不用租金)。

如果不算做事時長的話,種植芝麻稍比大豆好一丁點。如果用時長與工地上打工的話算,種植十畝這些農作物一年,還不如打工半年。何況,許多地方自己一家的土地只有平均不到5畝。農民出路在哪?……


老艾葉




芝麻和大豆的產量對比

芝麻最適合7月份播種,適宜生長在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沙土壤之中,全生育期一般在85~95天,畝產量80~100kg。大豆的產量相對要高一點,國內平均畝產170kg,但是也有畝產397公斤的新疆創造的最高記錄。



芝麻和大豆的市場價格對比

芝麻目前的市場價格,根據產地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價格,大約在5元/斤~7元/斤之間,平均價格6元/斤左右。而大豆的價格大約在2元/斤。由此可見,大豆價格比較低廉,而芝麻的價格要高出大豆差不多3倍價格。但是,這個價格並非是穩定的,總是存在變化的。



芝麻與大豆的收益對比

芝麻的一畝收益,按照畝產90kg計算,大概是1080元。而一畝大豆,按照畝產170kg計算,收益大概680元。從一畝的量對不上,芝麻的收益遠遠超過了大豆。但是,最終哪個收益好,還需要看哪個的利潤高。

一畝大豆的種植成本,包括整地工錢,播種工錢,種子錢,農藥化肥,搬運收割費用等等,大約770元,虧本啦。而一畝芝麻大約需要付出成本費用870元,盈利210元。

綜合以上分析,足以知道種植芝麻比種植大豆收益高。但是,無論是種植芝麻還是種植大豆,總體收益都低得可憐。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有關於《種植芝麻和大豆,哪個收益高?》問題看法,大家覺得怎麼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歡迎評論指正。


有點意思的事兒


種植芝麻和大豆哪個效益更高



芝麻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東西,在我們這邊芝麻主要用來泡茶和榨油所用。芝麻雖然很多人喜歡吃,但是芝麻的種植量並不大,我們這也沒有人專門種植芝麻。都是在一些空地上種點自己吃。

如果說要問大豆和芝麻那個效益更好,很明顯,我覺得種植大豆的效益更高。如果種植芝麻的效益高,農民為何不大規模種植呢,國家為何不把芝麻也納入到農業保護的補貼範疇呢。

從產量效益上來看,一畝大豆產量300-400斤,芝麻120-140斤。大豆按照1.7元一斤算,產值在500-700元左右。而芝麻在6元左右,產值在700-800元左右。從產值來看芝麻要佔優勢。

從國家補貼來看,種植芝麻國家是沒有補貼的,而種植大豆國家有農業補貼。據瞭解,前段時間黑龍江地區下發的擴種大豆麵積500萬畝通知中指出,對於大豆種植者補貼150元每畝的補貼。我想北方大豆主產區的補貼額度應該差不多也是這個樣子。通過補貼,種大豆的每畝收益跟種芝麻就差不多了。



另外,種植芝麻不像大豆可以機械作業,從播種到收割都需要人工動手完成,而大豆播種、收割都可以機械完成,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勞動力時間。

據瞭解,國內芝麻零售價高,但是收購價卻很低,是因為國外芝麻的低價衝擊。收購價上不去種植芝麻收益就沒有保證,而且芝麻還沒有國家補貼,芝麻又容易受到雨水影響降低產量,相比大豆而言,種植大豆雨水沒那麼大的影響,國家有補貼。

所以,我認為種植大豆的效益相比芝麻要更好一些。

大家覺得呢?


洞庭清水塘


1.二者的用途

目前我國大豆主產區主要在東北、黃淮和湖北地區,除了東北有相當一部分用作油豆外,大部分大豆都是用作食品豆來消費的,比如豆芽、豆腐,以及在商超、菜市場銷售,其中用作油豆的價格比較低,也就一塊六七左右,而用來做豆芽的食品豆價格相對較高,東北能達到1.8到2塊,而黃淮地區和湖北大豆基本都在2塊一斤以上。

而芝麻用途相對較窄,價格差異也比較大。其中60%以上是賣給芝麻生產企業,還有40%賣給用作雜糧的小販,其用途主要就是用來榨油,特別是在菜市場製作小磨香油,利潤極高。消費市場不同,價格差異也很大,高的能達到六七塊,低的三四塊。

2.二者的產量

目前這兩種作物產量都不高,大豆一畝地大約在300斤左右,芝麻的話不到200斤左右,所以單純從種植收益來看,芝麻的收益要高些。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種植的話,會有國家發放的大豆生產者補貼——但這個補貼數額具有不確定性,比如去年補貼是100多,而今年補貼都在200以上,高的達到500多一畝。

3.都屬於小雜糧市場,比收益更重要的是穩定的渠道

從上面的對比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兩個目前都屬於小雜糧範疇,市場價格波動大,如果能有穩定的銷售渠道的話,收益要比糧食好些。如果沒有的話,可能還沒有糧食種植穩定。


每日糧油


其實芝麻和大豆在我們這裡都沒有大規模種植的!從鄰居老大哥的在花生地和朝天椒地套種的結果來看,我覺得芝麻的效益應該比大豆的高!

這兩種農作物現在在我們這裡都沒有實現機械化的播種和收割!所以都是自己種的夠自己家吃的往外賣的很少!這兩種農作物的收割太費時費力單叢種植效益來看不適合我們平原地帶種植!因為我們這裡現在一般都是種植花生,玉米和朝天椒這三種農作物是我們夏季莊稼的主要考慮對象!


豫東小農


芝麻和大豆的作用和營養價值各不相同,並不存在種哪個利潤高些。這要看市場的需求量怎麼樣。芝麻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不及大豆的作用廣乏,市場的需求量也不及大豆大。但是都要有計劃,不論種植什麼都不能盲目種植,這樣會造成市場供過於求,但是沒人種植也不行,這樣會需大於求。當然,需大於求的情況在市場經濟中很少,每個人都在盯著市場的需求,只要發現什麼稀缺,種植戶就一窩蜂的種植。比如以前我們縣城有個苧麻紡織廠,遠近的農戶就一窩蜂的把其它植物挖了種植苧麻,苧麻價格也一路上漲,由過去幾毛錢一斤都沒人要的東西漲到了十幾塊錢一斤,還有好多農戶都屯積苧麻,就像現在有的屯積房子一樣。結果八幾年末市場一轉,這個紡織廠到九二年末宣佈破產,農民種植的苧麻沒人要,屯積的苧麻也砸在農民手裡,土地再種別的已經不可能,也養活不了一家人,於是大量年富力強的農民轉移到城市,這就是後來的農民工。因此,有計劃的種植很重要,凡事有目標後要進行計劃,否則會自斷後路。市場是無常的,把這種無序變成有序,才是我們在市場中生存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