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吃下这颗“定心丸”,平武土地放心流转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有了这个证,就不怕发生纠纷了!”14日下午,绵阳市平武县首宗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签证书给平武绿野科技总经理徐大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根据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办法,该签证书既可打消农民交地的顾虑,又为企业流转农村土地搞发展增加了“护身符”。

吃下这颗“定心丸”,平武土地放心流转

平武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主任赵斌告诉记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签证书的意义在于规范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土地流转程序,减少土地流入方与土地流出方因交易不公而产生的摩擦。

近年来,平武积极引进有资金、有经验、有渠道的企业对农村土地进行流转并集约化经营,但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有不少顾虑。“企业怕的是土地见效益后,跟农民扯皮造成前期巨额的投资‘打水漂’。”平武县供销社主任唐兴富一语道出症结所在。

吃下这颗“定心丸”,平武土地放心流转

据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普遍存在流出方与流入方私自定价、私自签合同的现象。因不规范操作,双方合同往往不具备法律效力,最终吃亏的往往是企业。经过企业前期持续的投入与精心运营,集约化的土地效益不断提升,部分农民发现当初的定价低了想毁约。当农民接手后,又会因无经验无技术等原因造成经营不善,导致土地撂荒。

将土地流转出来进行集约化经营,农民也有顾虑。“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要是企业半途跑了咋办?不给钱咋办?”平武县水田羌族乡沙河村王家岭组村民刘金文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双方的不信任、不理解致农村发展活力尽失,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吃下这颗“定心丸”,平武土地放心流转

如何厘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权责关系并最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平武县的做法是将土地流转过程规范化,通过签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保障双方权益。在不改变耕地性质的前提下,首宗鉴证书涉及的120余亩土地均严格按照核定交易地块、专家评估、村委签字、乡镇签字以及部门审核的运行流程制定鉴证书。鉴证书中,明析了违约责任以及违约处理办法等,真正做到了权责利益的公开、公平、规范。作为发证机构的平武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则在土地流出方与流入方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协商、解决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

吃下这颗“定心丸”,平武土地放心流转

经前期大力宣传签证书的作用,首宗签证书签发地沙河村从最初的4户村民激增至现在的36户。村民按照300元/亩的价格流转给绿野科技,平时还可在土地上务工。“我将7亩土地流转了,还能在自家土地上务工赚钱哦!”谈及签证书的好处,刘金文难掩笑意。绿野科技则加紧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栽种魔芋、黄豆以及玉米等农作物,加快发展步伐。(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