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王阳明的这三句话,让多少熊孩子,从此改变了人生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当文官的时候,造福一方,让百姓安居乐业;当武将的时候,在战场上屡战屡胜,平乱建功,堪称明朝的传奇人物。除此以外,王阳明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国古代的顶级教育家,他的知行合一说,至今依然为人所津津乐道。他在当时提出的教育理念,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抛弃了那些繁琐、深邃的理论,只听这他这三句话,就不知道要改变了多少熊孩子的人生。

王阳明的这三句话,让多少熊孩子,从此改变了人生

第一句:“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

这句话翻译成现在的意思是:孩子们把学校看成了监狱不愿意来上学,把老师当成了仇人而不想看到。在当时的明朝,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况?大家知道,自明朝开国以来,其教育工作就以严厉刻板而闻名,而且古代的科举考试,实际上也是应试教育,读死书,各自学堂教学,也是教条主义,学生稍有不同想法,立刻会遭到老师的严厉训斥。至于圣贤书中所蕴藏的品德道理,老师们并不重视,只是要求学生们死记硬背。

王阳明的这三句话,让多少熊孩子,从此改变了人生

王阳明认为,老师们恨不能把学生当成犯人,每天强制的打着唬着教他们读书,可是结果呢?学生们反而想尽办法糊弄老师,只要一有机会,就调皮捣蛋,越发顽劣,所谓的“熊孩子”就这样养成了。这种的教育环境,就算将来能科场登第,其人格早已扭曲。所以,王阳明说:孩子们的性格成长,就好比草木萌芽,首先要有阳光雨露般的成长环境。就是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开开心心的学习,才能育人成才。

王阳明的这三句话,让多少熊孩子,从此改变了人生

第二句:“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这句的大意是,别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就是连四书五经里面最基本的道理和人伦,只是一带而过,这些饱读诗书的大才子们,根本不懂书籍里的真正的意义,只是为了科考,半点道德都不讲。如果说前面一句说的是教育方法问题,那么这里就是说学生们道德观的沦丧。

王阳明的这三句话,让多少熊孩子,从此改变了人生

这个感慨,得到了事实的印证,在刘谨专权的年代里,那些饱读诗书的士大夫们,竟然是别无他顾的卖身投靠,有的满嘴仁义道德,实际却做着不可见人的勾当。王阳明坚信,他们的没道德,首先是教育出了问题—教育要先讲德育。于是,王阳明在孩子们“中心喜悦”的方式中,增加了各种有关道德培育和行为规范的儿歌游戏,让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受其感染。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成长起来,培养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王阳明的这三句话,让多少熊孩子,从此改变了人生

第三句:“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了他”

这句话,几乎适用在任何时代!给急功近利的家长们,一盆冷水。一支小萌芽,如果突然泼上一盆水,那也是十有八九活不了的。在王阳明的时代,明朝的科考场上,简直神童迭出,很多都是小小年纪,就以高分科场登地。这种风光现象的背后,是很多学府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只是疯狂强化科举考试的举动,眼睛里只有那几个尖子生,就盼出个状元探花,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谁还去问?

王阳明的这三句话,让多少熊孩子,从此改变了人生

这就是拔苗助长的悲剧。在王阳明看来,首先孩子们应该“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孩子们的成长,先要确保身体的健康,体力的强壮,后面才是学业的长进。一切为了短期学习,以孩子们健康为代价的行为,都应该被遗弃。但千万别认为,王阳明的这种理论,是希望孩子们野蛮成长。相反,他十分注重教育的条理规划,按照孩子们的心情变化与学业进展,逐渐调整。他的课堂,每日都有“日课表”,比如当天的五节课,孩子们都要按照班组的形式,轮流歌诗。这样特殊的课堂,遭到了当时多少老夫子们的质疑和斥责。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们除了开心的学习四书五经,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学习天文学甚至武学等学业。

王阳明的这三句话,让多少熊孩子,从此改变了人生

就是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和践行,在王阳明去世后,明朝的士大夫阶层了,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不止拥有强大的学问,还有务实干练的国家人才!比如文武双全的唐顺之、地理学和数学的状元罗洪先,甚至拼杀在抗倭一线的谭纶,无一不是在这样快乐的教育环境里,知行合一,找到了自己的志气和方向,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