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8惠州教师招聘教综考试,如何区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即将上岸的Amelie


关于教师如何区分创造性思维特征这样的问题作为招聘老师的考题,应该是一个开放性题目,不会有什么标准答案的,估计只是想看看老师对于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和个人的看法而已。因为创造性思维本身就是一个结果的评判,而不是一种方法。所以没有什么标准,也没什么预先表现的特征,是不可能预先能够看出来什么的。

一种思维说能否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取决于是否异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性思维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它是一种结果的判断,思维是否创新首先看的是思维的结果是否解决问题或者取得想要的结果,然后看思维的过程是否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走的路是否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才被定义为创造性,创造体现以前没有,自己想出来做出来的,可以被人借鉴的东西。

创造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目的性的想象力,一个人是否拥有它,一方面主要看它的知识结构是否宽广以及它的联想能力,还有就是被已有知识的禁锢程度,惯性思维的壁垒多少。因为只有知识面广了,面对一个目标问题时,它才会有跨知识领域的联想,这种联想是突破行业或者领域知识界线的,是一种跨界线的思维借鉴和利用,比一般的只局限于某个知识领域,习惯了在该领域内思考的人更加能够创造出新的想法和思路来解决目标问题。

另一方面,就是看无太多背景知识下的想象力,这种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一些小孩子的身上,因为在他们大脑里还没有太多相关专业领域内固定的思维模式形成,也没有太多已有知识壁垒的干扰,它们可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往往会想象出成人不可思议的想法和做法。如果能够解决问题,获取想要的结果,它们都属于创造性思维。

所以,想要区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创造性思维一方面来自渊博的知识储备和跨领域的融合思考,另一方面又来自于没有专业知识框架的束缚,信马由缰的想象。它们都以是否解决问题获取我们想要的结果为前提,如果不能满足这个前提,一切的思维的创造性都是无意义的。


最后,想说一点现在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都号称能够培养小孩创新性思维,作为家长应该有鉴别能力,要先搞清楚创造性思维是什么,他们培养小孩子创造性思维无非是在交给小孩子多几条思考的框架,其实是一种模式教学,这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孩子增加思维的禁锢,孩子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没有形成思维框架,大脑中没有固定的知识体系,所以不会有对新知识的排斥效应,也不会形成知识壁垒,所以他们能够毫无阻拦的联想,才会有很多创造性思维出现。随着孩子所学知识的增多,老师教给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判断的越多,他们大脑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框架就会逐渐稳固,这个过程会逐渐扼杀孩子想象力,模式思维就开始起作用,而他们如果没有足够的跨行业知识,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融合思考,那么就会被禁锢在所学的知识范围的思维框架里,从而很难有创造性思维产生。


人的大脑在思维形成的过程就是一种固有知识判断模式框架形成的过程,因为思维框架形成后,能够快速的套用,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结果,而不需要去开启细致思考的模式,这在《快思考,慢思考》书里有很细致的描述。

如果想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能够让自己抛弃以前固有的思维框架,然后从根本上去深入思考所有问题因素,然后融合自己已有知识重新去考虑问题目标。

再强调一点,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相对的结果判断,一种思维相对于某个人是创造性的,相对于某一群人是创造性的,相对于某个领域是创造性的,这里面很多都是知识认知范围的局限,领域知识的壁垒,思维框架的稳固造成的认知,所以,创造性思维其实是一种迷幻的伪概念,抛弃追求什么创造性思维吧,让自己学会从问题的根本和实际出发,精心思考问题的本质,而不去随便套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你认为的创新思维就很容易出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