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灵飞经》是标准的小楷吗?小楷的优劣标准是什么?

书法影响力


这个问题很容易产生歧义,艺术这类东西很难说什么就是标准,定下来几个条条框框的,符合这个就是好的,不符合就是不好的,这不可能的。审美者的学识、修养、欣赏的角度不同,都会带来评判上的差别,所以很难有一个标准拿来判定优劣。

《灵飞经》可以说是标准的小楷,但不是小楷的标准。《灵飞经》的章法为纵有行,横无列。由于整篇字的大小、长短、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变化自然,且整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顾盼照应,通篇字浑然一体,虽为楷书,却有行书的流畅与飘逸之气韵,变化多端,妙趣横生。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右下笔潭》中称其:“如新莺歌白啭之声”,杨守敬评:“灵飞经一册,最为精劲,为世所重”。

《灵飞经》以其秀媚舒展,沉着遵正,风姿不凡的艺术特色为历代书家所钟爱。明董其昌曾经说:“赵文敏(赵孟頫)一生学钟绍京终十得三、四耳”。近代大书家启功先生的书法也受益于《灵飞经》。可见《灵飞经》有着超凡脱俗的艺术感染力,也被后世书法爱好者誉为“天下第一小楷”。

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大字怕写的松散了,小字怕写的太局促了。历史上优秀的小楷范本除了《灵飞经》还有很多。经典的范本有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赵孟頫的《老子道德经》、《汲黯传》,文征明的《琴赋》等等,当然还有《灵飞经》,以及近代发现的很多敦煌写经小楷,都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翰墨今香


小楷没有标准与否之说,我们的祖先遗传下来名碑名帖是经过几千年艺术洗礼得以流传至今,它们当中有的一直保存得很好,有的历经坎坷几度遭遇历史浩劫,万幸“大难不死”才得以名扬天下,《灵飞经》就属于后者。

《灵飞经》得以面世于天下,明代海宁陈氏功不可没,如果不是暗中做手脚偷换下来43行墨迹本,恐怕早就毁在董其昌手里了。

像元朝赵孟頫的《道德经》、《汲黯传》就有许多临写并得到推崇,而且也取法于《灵飞经》,《灵飞经》又有“二王”风格。所以没有优劣之说,只不过是审美标准不同罢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对手先人流传下来的珍贵宝物,我们要怀敬仰之心加以珍惜,因为它们经得起长久考验,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弥足珍贵。

既然是做学术研究,那么怀有质疑态度以表达自己的学术角度与立场也无可厚非。做学问,向来不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说。




当代评价一幅小楷书法作品,不外乎从结体,取法,章法等方面去评判。但是好像现代评判规则有点乱,甚至让人莫名其妙,名人写字也叫书法,有实力没身份的作品却不受待见。所以名人书法和书法名人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经济时代,能静得下心来学书法写写字已经难能可贵,至于标准和优劣就交给观众,交给时间,交给后人去评说吧。(文/艺术与运动)


艺术与运动


《灵飞经》是标准小楷经典之一。是钟繇十七世孙钟绍京代表作品。秀丽清劲,姿韵雅逸。

启功先生说:"从《灵飞经》书法论,它那秀美中有古趣的风格,舒展中有团聚的结体,平易中有变化的用笔,都把唐人书法的特色表达无余″。

《灵飞经》用笔露锋入笔,主笔横画长,撇画细劲,捺画粗重。

笔笔精到。笔画映带尖尖的细丝让人觉得精致,神气十足。

《灵飞经》结构华美,平正中有变化,有连笔出现,有行意。

章法上行距大于字距,空灵、平和、简静。

写小楷大致有那些标准要求呢?

一,用笔精到,灵动。

二,宜宽绰疏朗。

三,气韵生动。

四,有清雅之气,有古朴之意。

(文中插图为钟绍京所书《灵飞经》。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神韵轩书法


《灵飞经》是标准的小楷吗?

当然是。在大家的印象中,小楷的标准应该是如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欧阳询《心经》一类一板一眼工整的字体。其实,碑刻时工匠的刀刻把毛笔书写的许多细节省略而导致的。实际的原貌并不是碑刻上的模样。


《灵飞经》有墨迹本四十三行和碑刻两种版本。石刻本的笔迹很明显要比墨迹本的工整,但在气韵与用笔的灵动变化上,石刻本是无法与墨迹本相比较的。

在大量的敦煌写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和《灵飞经》相类似的小楷。这样的书体就是手写楷书,古人称为“翰牍书”。刻于石碑上的书体,叫做“碑版书”。“翰牍叙情,碑版记事”。两种书体各有用途。翰牍书,为日常书写之用。碑版书,为记功颂德,墓志碑铭之用。翰牍书的运用广,书写便捷。碑版书的应用少,故以工整为务。



明清时期的台阁体、馆阁体,就是类似于碑版书的一种小楷。


子衿书法


是的,是标准小楷,而且此帖被历朝历代视为学小楷之经典范本。

它具备标准小楷之特质。与公认的经典小楷: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元赵孟頫更是对此帖用功之深,心慕手追,认为是小楷最好之范本。

此帖一般认为是唐钟绍京书者,但也有说法系唐经生书,风格源自“二王”,笔法劲健。结体取方势,左右开张,中宫严密,显结实平稳。因是刻帖,含有刀刻之痕迹,故时有不拘露锋,实乃笔笔中锋。

另外,此帖章法上也颇具特点,通篇字形大小、长短、错落有致、变化自然。

小楷的优劣标准,很难有具体的数值,但应有其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我以为可从以下几点理解:

一、大、小字的笔法原则是一致的。小字用大字笔法。卫夫人说:“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米芾在《海岳名言》也说:盖字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案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案,以对‘殿’之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包世臣说:小字如大字,以言用法之备,取势之远耳。这些经典论述,充分说明,小字、大字笔法大同小异,皆法度具备。故作小字,一笔一画须与大字一样对待,笔笔有法。

二、大、小字结体法度一致。古人说“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这些论述,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大字小字的结体法则是一致的。

三、大、小字的笔势、笔意相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螺丝壳里做道场,其实,要求更高,故一流的小楷,一定是笔法精准,结体、布局谨严。








如石书艺


《灵飞经》不能说是最规范的小楷,但却是最有灵韵的小楷法贴。其书法地位不可替代。

小楷的好与坏,单个字型的重要性没有通篇的章法气韵大,一篇优秀小楷作品一开卷,便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章法布局严谨流畅,字距行距自然得当,有了这开卷的感觉,就会让人有细品的冲动和欲望。这时候单个字的魅力就体现出来了,每个字结体严谨,收放有度,笔画相互呼应,起转自然。

总之,一篇好的小楷作品,不管是单字还是通篇,都能给人一种俊秀清新的美感,都能给人一种舒适流畅的韵律感,再加上表现内容文词优美,真如同甘泉美酒一样,读之看之让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黑白世界33972750


是小楷没问题,小楷有严格的标准吗?不过小楷行笔要灵动,写得快是区别于工楷的特点。





窦国书法


学习书法,千万别有标准这个概念。灵飞经是标准的话,其他就不标准吗?灵飞经不标准的话,写的不好吗?

书法的美,很大程度上是个性的美,与印刷体一致性的美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好像步行街上的人群与巡逻的武警战士。当书法退出实用,我们所接受的书写培训就是追求标准一致,横平竖直。我们眼里看到的字也是标准一致的印刷体。所以我们现代人学习书法也愿意往标准上套。而书法本身确需要千姿百态。

学习书法如何判断美丑?你自己喜欢就是美的,不喜欢就是丑的。别人强加给你的美丑,想必你也不会接受。所以别违背自己的意愿。

那水平不高对美丑的认识是不是不准确?这个也没有必要担心。因为水平的提高是自然的,观念的转变是自然的。如果你强行接受一个不喜欢的帖学习?学习还能有效果吗?弄不好,中途就放弃了。





书山勤为径


小楷的脉络有很多,早起有魏晋,中期有唐人人写经,还有明代楷书。灵飞经属于唐人写经的风格,基本是按照写经的感觉来写的,用笔多变,字形舒展。根据每个人的喜好不同,选择不同风格去临习!


静雅练字


答:可以说古人的法帖都是标准,只是风格不同而已。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钟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頫、明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

小楷的特点就是占地小,难以施展笔法,小楷结体讲究疏密有度,可密不透风,可疏可走马,笔笔要求交待到位。清人钱咏说“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写好小楷除了功力、心态,还关乎书家的性情、修养等诸多因素。古往今来,有多少被称作“书家”的人都驾驭不了小楷,可见小楷的书写难度。明人袁中道说:“把小字得大字法,如画家咫尺之间,具有千里万里之势。”把小字写得小家子气,那就不叫大手笔了。

《灵飞经》出自唐代书家钟绍京之手,实为一篇科举之作:钟绍京(695-746),字可大,唐代虔州(今江西赣州)兴国县清德乡人,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史称钟太傅为“大钟”,称钟绍京为“小钟”。传世书迹有《灵飞经》、《升仙太子碑碑阴题名》、《遁甲神经》等。其中《灵飞经》(见图68《灵飞经》局部)有两个版本,一为海宁陈氏的《渤海藏真》本,一为嘉祥曾恒德《滋蕙堂》本。两本都体状文雅,理致清新,前者清旷劲健,后者较为腴润。

古人的小楷笔体,讲究整篇用笔一个“精”字,笔画虽小,但要画画必须写到家,笔笔必须送到位。小楷的发展从以前单纯抄写经文古拙厚实的风格向清秀委婉的方向发展,如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就脱离了厚重,到了钟绍京时代便更加清新自然了。看《灵飞经》用笔,作品除绝对恪守法矩外,还深得王献之遗风。一方面展示出书家在神定气若、心绪舒展中从容用笔,另一方面透露出书写者娴熟运笔技法和通篇驾驭能力。钟绍京在吸收二王的基础上,没有走紧密厚实,庄重呆板的老路,而是把字写得松散自由,把线条运用的像长空中一缕清风,一抹行云,森林中一声鹤唳,暮霭中一缕炊烟,一切是那么清新自然,那么散淡闲静。行与行间布白可以清晰地看见行距中的流水,留出来的许多空白不是显得空旷而是效果出奇地好。国内楷书大家张瑞龄先生年轻时就以小楷名震书坛,他的字体就是取法于《灵飞经》(见图9张老临摹本),逐步吸收其中的用笔技法,不断充实自己的书法技艺,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坛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