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三苏”风韵耀眉山

“三苏”风韵耀眉山

六月的三苏祠,莲花初开,暗香袭人。楼台亭榭半掩于古典园林,曲径通幽之处,砚墨诗赋仿佛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了时光隧道的入口,沧桑老宅、空寂莲池……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结构复原,回到了一千多年前那段铭刻于历史中的旧时光。

苏家三父子,占据唐宋八大家三席。眉山的钟灵毓秀孕育了“三苏”,而“三苏”的文化道德积累,反哺着眉山的文脉民风。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眉山有四五十人参加礼部考试,包括苏轼兄弟在内的13人考中。宋仁宗皇帝当时就惊叹:“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山。”两宋期间,共有八九百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眉山因此成为著名的“进士之乡”。

“三苏”风韵耀眉山

1963年,同为“三苏”四川老乡的朱德来到眉山三苏祠。朱德激动不已,挥笔题诗:“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三苏”个体生命的魅力与眉山之文脉,在历史长河中发酵氤氲,润泽后世。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三苏祠中最显眼的石刻上,有这样的醒目之言。这句话出自苏轼的《六事廉为本赋》,他开宗明义,将廉政官德举为为政之首:“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

苏轼写此赋时,王安石变法的负面效果日益显现,彼时考察官员过分注重政绩,忽视对廉洁的要求,以致腐败盛行,朝野怨声载道。苏轼期望主政者仿效先贤,改弦更张,恢复廉为官程,简明而治。而他每到一处为官,不管是富庶的杭州还是蛮荒的儋州,始终两袖清风,余财散去,救助贫困,有时还要靠当地百姓接济方能解决温饱。

“三苏”风韵耀眉山

家国情怀,更体现在民本思想中。苏轼心胸坦荡,处处为民解难。在北宋因变法造成的党争中始终坚持“民本立场”,倒让自己成了两头不讨好的“怪人”。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只要他们的政策对百姓不利,苏轼都会直言反对。

历代贪官从政的目的是“索取”,而清官从政的宗旨是“思予”。苏轼躬身实践,为后世官员,立下了清正廉洁的榜样。

在越来越注重城市文化差异化的当下,眉山有“三苏”,是莫大的“福气”。

眉山市纪委宣传部部长周玲

眉山百姓非常重视教育,特别是孩子的诗文教育,这使得千载诗书城浓浓的文化气质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眉山市纪委常委邓世虎也是“苏粉”,他欣赏苏东坡有中国人该有的优点,却没有中国人普遍有的缺点。

眉山市纪委常委

邓世虎

苏门三父子美名传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过人的才艺,更是因为他们穿越绵长岁月后依旧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和优雅情操。

“三苏”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活在眉山,活在四川,活在中国,活在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苏轼的语句,如“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强调干部要有担当;“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范增论》),告诫全党:只有党的自身肌体健康,才能抵制外部的侵蚀。

“记忆是城市的灵魂。”今天的眉山,秉持着“三苏”记忆,继往开来,自信稳健地走着“清风扬眉”之路。

来源/廉政瞭望

“三苏”风韵耀眉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