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9年农村水稻和玉米的价格会有怎样的变化?

惠农生活故事


2019年农村水稻和玉米的价格会有怎样的变化?

水稻和玉米是两种重要的农作物,价格的变化对于农民收入来讲至关重要,那么今年水稻、玉米两个作物价格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分析来看,由于两个作物各自的市场因素不同,价格变化的差异也比较大。



先看看今年水稻价格的变化情况:总体看,今年水稻价格上涨的概率不大,维持或略低于去年的水平,早籼稻每斤1.16~1.18元左右,中晚籼稻每斤1.24~1.26元左右,普通粳稻每斤1.28~1.35元左右。一是因为国家托市收购价格保持稳定,今年托市价与2018年相同,国标三等早籼稻1.20元/斤,中晚籼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注定了水稻价格没有多大上涨空间。

二是水稻库存较高,目前水稻库存高达1.3亿吨,是四大作物库存量只首,将通过拍卖投放市场,对市场的压力还是蛮大的。三是由于近几年东北、华北地区的水稻效益高于旱田作物,旱改水田面积不断增加,水稻产量持续居于高位,每年的水稻产量都在2.1亿吨以上,供大于求问题比较突出,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稻谷节余量1600万吨。



再说说今年玉米的行情变化:今年玉米行情要明显好于水稻,玉米价格接下来的行情上涨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年末有望达到每斤1.05元以上。一是玉米缺口大,进口数量有限,今年玉米缺口达到2437万吨,而进口玉米总量只有大约350万吨,无法满足需求。

二是临储玉米拍卖利空转利多角色的转变,主要是因为今年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提高200元,导致企业竞拍积极,溢价率高。三是秋季玉米产量有望下降,预计今年玉米播种面积4175万公顷,减少37.9万公顷,预计产量2.556亿吨,下降173万吨,也有利玉米行情。



综合分析认为,2019年稻谷价格比较稳定,变化不大,与2018年持平或略低;玉米价格高于水稻,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三农广讯


2019年农村水稻和玉米的价格会有怎样的变化?

农民卖粮的价格直接体现着种粮的收入。对于2019年来看,农村水稻和玉米的价格将呈现不同的走势。简单的探讨一下: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口粮品种,也是今年提出来的必保品种之一。水稻的价格走势和政策的调控息息相关。而从今年有关稻谷托市收购和拍卖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托市收购价格保持上年水平不变,即国标三等早籼稻1.20元/斤、中晚籼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这将有利于今年的稻谷市场价格水平总体稳定,特别是新到收获上市之后的价格,预计将于去年基本相当。二是拍卖政策出台,除了增加中晚稻的拍卖之外,今年增设了专场拍卖,专场拍卖的稻谷底价非常低,而且不限制拍卖主体,也就是说,饲料企业深加工和米厂都可以参与拍卖。

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再加上国内稻谷供需形势是比较宽松的,大米的终端消费一直以来比较低迷,这将意味着2019年国内稻谷市场价格将保持稳中趋弱的态势。

再看玉米。玉米品种的市场走势,今年将好于小麦和稻谷这两个主粮品种。虽然在今年的前三个多月,玉米价格持续偏弱,但4月份开始,随着供需市场的偏紧,以及一些利好因素的逐渐释放,国内玉米价格开始呈现稳中有涨态势,尤其是5月中旬国家出台了临储玉米拍卖和拍卖底价大幅提高的消息,直接带动了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出现一段时间的明显上涨行情。

截止目前,华北地区及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基本又站稳了1元/斤以上水平,东北地区也在0.85元/斤左右,且很多已经超过0.9元。尽管随着临储玉米的拍卖持续以及玉米渠道库存的逐渐释放,玉米市场的供应偏紧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但是从长远来看,2019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预期下降,再加上临储玉米库存的消耗,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的紧张格局或将长期存在,如果需求端在后期出现较明显好转的话,那么国内玉米供需关系的趋紧格局也将对玉米价格走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粮小咖


2019年农村水稻和玉米的价格会有怎样的变化?

整体来看,和去年相比,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的粮食价格将会出现“玉米涨,水稻跌”的情况,

其中,玉米价格会较上一年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具体来说能够在去年同期的基础上再涨1毛每斤,市场均价或许能够时隔多年之后再度回到2000元每吨,也就是1元每斤。
而本年度我国农村地区的稻谷市场价格或将进一步的走低,特别是普通稻谷品种的市场价格表现甚至还会在去年原本低位的基础上再度下探,创下近几年来的最低值。
但就玉米和稻谷这两大主粮作物而言,今年的市场价格表现就会是如此,一个出现明显上涨,而另一个则继续保持低迷震荡的态势,成为本年度我国粮食市场行情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说为什么,大家听我一一道来。

今年国内玉米市场供不足需,市场价格继续走高。

关注我国玉米市场的朋友应该知道,2019年度,中国玉米市场供需缺口创下了新纪录——2500万吨以上,而且这还是官方给出的保守预测,如果今年的新产玉米受到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的影响而出现产量不及预期的话,那么今年我国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将会更加严峻,而缺口总量或将本着3000万吨乃至更高而去。
而即便是在年度供需缺口保持目前预测的数值,也足以令2019年全国各大玉米主产区的新粮上市以及后期价格保持持续走高的态势。市场需求如此之高,可是新粮供应量十分有限,仿佛如“僧多粥少”一般,届时企业和粮贩子除了抬高收粮价格以外,别无其他选择。

今年稻谷市场依旧处于严重供需过剩,价格将继续低迷。

在2015年前后,玉米是我国当时粮食库存高居不下的最主要因素,当年度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不过是6.5亿吨左右,而其中库存量却高达4亿吨以上,远超国际公认的合理范畴,国家为此付出了巨额的储存成本,而且陈粮迟迟不能消化去库存,抑制新粮市场价格,可谓是弊大于利。
而到了2019年,我国的玉米库存量已经下降至8000万吨,而且恢复到了正常水准,可是我国的稻谷库存量再过去的4年时间里不但没有明显的下降,反而在继续增加。与此同时,在国内消费量迟迟不见好转,进口量保持高位的情况下,我国的稻谷库存量要想大减的可能性非常低。
所以,今年我国的稻谷市场依旧面临着非常的供需压力,出现明显的供需过剩并且背负着臃肿的库存压力。在此背景下,就别指望2019年产的农村稻谷市场价格有好的表现了。和去年相比,不讲价就已经是在涨价了。


粮油市场报


农技广播站回答:

对于今年农村水稻和玉米的价格行情,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趋势。大多数人普遍都看好今年的玉米行情,认为玉米价格会稳中上涨,而水稻价格则偏向于下跌的态势。

为何说2019年水稻价格会下降?

水稻价格之所以不被看好,所有的原因归于一点就是“库存量太大”!

目前来看,我国水稻的库存是作物库存量中最多的一个,自2013年以来,稻谷连年结余,据估算至今累计库存量以达到1.4亿吨。

而稻谷去库存又是一个难题:1、持续高产,供应充足;2、库存稻谷拍卖不顺利;3、稻谷主要作为口粮消耗,深加工渠道少之又少,消费能力低下,造成“稻强米弱”现象,转化库存稻谷难度很大。

所以现在稻谷市场面临的问题就是严重的供需过剩,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稻谷行情自然不容乐观。

而玉米则不同,玉米现在态势良好。

深加工产能增加,玉米的消耗能力比水稻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基本上不存在库存的转化压力。加上现在玉米的库存恢复正常的水准,甚至出现了近3000万吨的缺口。最后由于种植面积由于补贴调整的原因而减少,最终导致现在玉米供给紧张,反而有些供不应求。这一切因素都对玉米行情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农技广播站


水稻和玉米这两样农作物,我们附近乡镇种植的比较少,我们种植的大多是山核桃,茶叶,中药材这些经济作物,大家种的水稻和玉米主要是自己家里食用的,很少有人卖出去的,所以不了解这方面的行情。





农村阿牛郎


水稻和玉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两种粮食作物,有着非常大的种植面积,所以它们的行情也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那么在2019年,水稻和玉米的价格会有怎样的变化,咱们一起来看看!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整体上来说,2019年,水稻和玉米的价格将会出现“玉米价格上涨,水稻价格下跌”的趋势。

先来看为什么玉米价格为什么上涨?

今年很多人都看好玉米的行情,具体原因如下:

原因1:和去年相比,由于补贴政策的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产量较去年也会下降,对玉米行情有利。

原因2:5月23的临储玉米拍卖低价提高200元,导致企业竞拍积极,带动了玉米的行情。

原因3:玉米去库存效果良好,目前供给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据悉今年玉米的缺口达到近3000万吨甚至更高,玉米供给紧张,利于价格提高。

而水稻行情则不一样!

水稻有着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供大于求!

和玉米库存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不同,水稻的“去库存”要艰难的多。水稻库存量一直是一个问题,这几年的“去库存”效果并不好,不仅没有让库存量下降,反而在不断的提升。

如今的水稻的市场面临着非常强大的供需压力,在严重的供需过剩条件下,水稻很难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市场表现,别说价格上涨,能保持现有水准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骏景农业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水稻和玉米在我国应该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种农作物了,因此对于广大种粮的农民而言,上述两种农作物的价格变化也着实牵挂着广大农民的心。借此机会咱们就来探讨一下,水稻与玉米两种农作物今年的行情变化。当然作为粮食作物,两者的价位波动其实不会太大的,但是两者不同的市场特点也决定了两者的价位波动 有着一定的差异。

水稻价位走向

预计今年的水稻价位会继续保持稳定,这一观点的主要根据还是今年国家对于水稻托市价位继续保持了稳定。国标三等籼稻价位1.2元每斤,中晚稻1.26元每斤,粳稻1.3元每斤,同去年维持一致。在国家政策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注定今年市场价位波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且目前水稻库存强大达到了1.3亿吨,强大库存为后盾也保证了今年市场价位能够持续稳定的运行。

玉米行情走向

同水稻情况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玉米的变量性因素确实增加了很多。缺乏水稻一般的稳定性,当然这也跟我国的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在扩增国内大豆的同时,很难说缩减水稻去种植大豆,而且水稻的水田改种旱田也有一定的成本,在这一方面确实保证了水稻的稳定性。也正因为如此,在扩增大豆种植面积的时候,玉米面积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此外,今年东北又是大旱,后续产量可能会有所影响。当然这些还都是小事,国内需求强烈,同时玉米库存量比较低,这些因素确保了今年玉米价位能够持续性的走高。

综上来说,科学兴农认为玉米价位能够进一步的走高,但是对于种植水稻的农户来说大家也不必沮丧,毕竟水稻的种植收益在玉米、小麦、大豆当中属于最好的,有统计数据表明水稻亩经济效益可以高达800元,这样的效益也是其他作物所比不了的。因此对于后市价位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忧,收益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科学兴农


今年,很多人都看好玉米的行情,具体原因如下:


一、今年由于补贴政策的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产量较去年也会下降,对玉米行情有利。

二、5月23的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提高200元,导致企业竞拍积极,带动了玉米的行情。

三、玉米去库存效果良好,目前供给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玉米供给紧张,利于价格提高。

经过对于玉米价格等手段的调整,玉米库存量已经恢复到正常。

水稻的“去库存”比较困难。主要原因如下:

一、水稻的总产居高不下。近些年来,由于水稻种植效益相对偏高。全国各地出现了“旱改水”和开发水田的热潮,很多低洼易涝的低产田改成了水田,导致水稻面积和总产量持续走高,出现节余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水稻的库存压力仍处高位。经过近几年的玉米托市收购,目前水稻库存量仍然比较大,超过玉米库存量。这些库存水稻需要投放到市场销售,对现货水稻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也将制约着2019年水稻价格。

三、水稻托市收购价格及市场化运作因素。近年来水稻价格在不断下调。2019年水稻托市价格还没有出台,不过据市场预测,有可能还会微调,下调幅度有可能在每斤1-3分钱之间。由此看来,即便微调,多少也会对价格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将不利水稻行情。

2019水稻行情应略低于2018的价格,玉米行情应该略微上涨。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丰收啦


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对于2019年水稻和玉米的价格,个人觉得不会有多大的浮动。当然新鲜水稻和新鲜玉米出来的那段时间,可能价格会上调一点点,但是浮动不大,而且我认为短暂的浮动之后还是会恢复到以往的价格。


赵哥在农村


对于水稻和玉米价格没有谁能估计的,目前来看没有变化,哪么以后价格上涨不上涨不得而知。还要靠国家政策调整,才能决定价格稳定,在2019也许会有所调整。但价格也调不到很高,主要我国粮食多了,既是增加一点价也是有限的。我们农民也不指望粮价高低,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低就可以。像化肥农药种籽价格太高,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希望国家对农资方面进行调整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