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提升水稻品质,学习下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背景下,对于食品安全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尤其是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丧失人们的信任。故此,为了保证水稻生产质量,应该大力推行水稻绿色栽培技术,提升水稻生产水平,为水稻品质提供保障,最大程度上规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故此,通过水稻绿色栽培技术分析研究,有助于提升水稻品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提升水稻品质,学习下

1水稻选种

水稻绿色栽培种,一个首要前提则是选择优良品质的水稻品种,尽可能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品种,为后续水稻产量和品质提供坚实保障。

2水稻壮秧

2.1种子处理

在水稻绿色栽培中,选种后对种子处理,通过日光晒种和风选后,将其浸泡在盐水中,使用福尔马林对种子充分消毒处理。

2.2苗期管理

结合水稻品种和栽培区域特性,春季气温在10°C期间,适时播种。播种量在旱育苗100g/曲〜50g/稀播培育水稻壮秧。在播种后,加强苗期管理,播种后出苗前充分密闭保温,通风炼苗,逐步扩大通风口。出苗到3叶期,将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范围,如果发现苗床缺水及时灌溉。3叶期后,苗床温度在20℃〜25℃范围内,每天早晚浇一次水。

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提升水稻品质,学习下

3整地施肥

3.1 整地

尽可能早整地,秋翻早于春耕,早翻优于晚翻。秋翻地冬冻春化,受到冻融作用下土块细碎,充分杀灭土壤中的害虫,减少病虫杂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春翻地深度15cm〜18cm,秋翻地深度大概20cm〜25cm。气温在13℃左右期间开始插秧,插秧密度30cmX(20.0〜26.7)cm,两三株一穴。采用抛秧技术,密度在12穴/曲〜20穴/曲。

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提升水稻品质,学习下

3.2 施肥

水稻整地后,应该及时灌溉和施肥,选择农肥和化肥结合方式,施加适量的氮、磷、钾肥料,结合一定微量元素肥料进行施肥,保证水稻正常成长。如果栽培区域土壤肥力为中等水平,氮肥110kg/hm²〜130kg/hm²,磷肥为75kg/hm²,钾肥100kg/hm²。选择节水牌水稻,有机无机复混肥750kg/hm²,配合适当的翻耕整地提升土壤肥力水平,减少化肥污染,提升水稻品质,提升水稻抗病能力。

3.3 水浆管理

水稻生长期间,应该给予充分的水分灌溉,以往通过建立水层方式进行灌溉,耗水量大,加剧资源损耗,影响水稻根系养分吸收,不利于水稻的健康生长。浅湿好气灌溉,结合水稻生长水分需求特性,需水敏感时期建立水层,合理控制灌水和脱水露田时间,调节土壤肥力,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充分吸收养分。

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提升水稻品质,学习下

4病虫害绿色防控

4.1加强检疫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中,首先应该加强检疫性病害防控,包括稻水象甲和细菌性条斑病等,提升病虫害检疫力度,结合相应标准和要求,一旦发现某区域出现稻水象甲和细菌性条斑病病害,禁止在该地区调种。即便是该地区的稻草也禁止作为原材料用于包装生产中,否则可能大范围传播稻水象甲和细菌性条斑病,带来不同程度上的社会影响。

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提升水稻品质,学习下

4.2农业防治

在绿色农业背景下,在满足农业生产的同时,还要注重规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治中,减少杀虫剂等毒副作用大的化学药剂用量,推行绿色防控措施。在播种前进行农业防治,及时翻耕,去除土壤中过冬害虫,减少杂草和病原基数;稻田周边留草,种植显花植物,按照一定时间和间隔种植大豆、向日葵和芝麻等农作物,吸引害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并营造害虫栖息环境,提升害虫的捕杀能力。在稻田周边可以种植诱杀植物,捕杀害虫,如香根草,在满足水稻病虫害防控需要同时,规避化学防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保证水稻品质和安全。

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提升水稻品质,学习下

[1] 捕虫灯

通过稻田周边环境安装捕虫灯,控制捕虫灯与地面距离,依据害虫趋光性特点来捕杀水稻害虫。适宜每年3月下旬捕杀害虫,尽可能减少害虫自然天地捕杀量,控制开灯时间,避免过分密集安装捕虫灯,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可以使用性诱剂,配置二化螟性信息素,合理设置诱捕器,配备专门的诱芯,诱杀害虫,降低害虫数量。

[2]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相较于化学农药而言不具备毒副作用,通过生物活体方式针对性灭杀害虫,采用适量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如植物调节剂、激素、信息素、细菌、真菌和昆虫病毒等,在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成效同时,促进水稻健康生长,从源头上为人们提供食品安全保障。

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提升水稻品质,学习下

5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稻绿色栽培中,相较于传统水稻栽培方式而言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提升水稻品质安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应该明确水稻绿色栽培技术特性,对各个环节有效控制,选择绿色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根据水稻品种特性来选择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全面提升水稻品质,对于水稻粮食产业更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