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广东河源连平颜伯焘相关资料考(含祖坟等)

颜伯焘,字鲁舆,号载 。连平元善镇人,颜回下传七十九世孙,生于乾隆戊申(1788)年8月25日,咸丰乙卯(1853)年9月12日卒于任上,时年66岁。颜伯焘出身在官宦世家,祖父颜希深,官至湖南巡抚,父亲颜检,直隶总督。在严慈的祖父和父亲教育下,自幼勤奋读书,20岁中举人,殿试钦点翰林,26岁步入官场,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四川恩科主考官;道光二年,出任陕西延榆绥道,督粮道。历任陕西按察使,甘肃直隶布政使。道光七年,颜伯焘随朝廷大军征讨回疆,因转运粮草及兵马辎重有功,赏戴花翎。并署陕西巡抚。道光七年,颜伯焘任云南巡抚,后兼任云贵总督。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颜伯焘转调受命闽浙总督,加兵部尚书衔,诰授荣禄大夫。

颜伯焘别墅

颜伯焘别墅位于连平县城西约1公里处的西门岗,是颜伯焘因厦门失守被革职后,于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归籍所建。

建筑体座北向南,平面呈椭圆形,面阔80米,进深120米,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四周筑高3米、厚0.5米的石砌围墙。围墙南面开设一门,宽2米。入门2米处有一半月形月塘,面积约400平方米,塘中砌宽1.5米的石砌路通入内建筑。内面的建筑,采用火砖、河石、木、瓦等材料建成。整个别墅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甚为幽静。颜伯焘在此闲居了十二年。

现原建筑尚存月塘、围墙和一株银杏树。其余皆为惠化中学拆建。

河帅第

河帅第座落在元善镇前进六街,建于清代。是东河总督颜以燠所立。

建筑体座北向南,面阔47米,进深三栋34米,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石砌墙基,泥砖砌墙,瓦顶悬山式。前栋跌水高度3.2米,后栋跌水高度3.8米。

现建筑主体基本完好。但由于已成为民居,府第内墙体已受破坏。

颜检墓

座落在现东源县锡场镇河洞村芳洞自然村半山腰处。始建于道光三年(1823年),历时两年多竣工,建成后又搁置了七、八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颜检去世。第二年,即道光十三年(1833年),时任陕西巡抚的颜伯焘将颜检棺柩运到该墓安葬,并立碑。

墓碑从右向左竖刻三行碑文,右边一行记时间为“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中一行记墓主大字为“皇清诰授荣禄大夫显考惺甫府君冢藏”,左边一行落款为“男伯焘敬识”。墓室用九块高级青石打制镶嵌而成,暗榫连接,整座墓没有半点石灰沙浆。

距墓穴50米的山下平台上,是一座大型龙头龟身墓志铭,上刻:“诰授荣禄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直隶总督,历任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漕运总督、署浙闽总督,福建、浙江、贵州、河南巡抚,仓场侍郎,户部右侍郎”,之后一行楷书大字:“赏戴花翎穿黄马褂,皇清颜公墓”。落款为“赐进士及第、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兵部尚书、国史馆正总裁、前皇戎科会试副总裁、通家(世交;姻亲)世侄王宗诚敬题”。墓志铭顶端还有一块弧盖,正面上下有双龙云纹浮雕,中间篆刻“皇清”两个大字。

距墓志铭4米的山下方向陡坡两侧,是逐级而设的五层平台神道。神道上成直线分台阶两两相对摆设大型石像生群。其中一级台阶设石人一对,清服打扮,头戴冠,宽袖长袍,补服胸前方补上雕刻有白鹤,长袍下有波卷纹,神态洒脱,昂首挺立。二级台阶设石马一对,背上有鞍,鞍上褥垫,造型生动,雕刻精致。三级台阶设母石狮一对,四级台阶设石羊一对。这些石像生群均比真的人、马、狮、羊略大。五级台阶设桅杆两副。

沿墓场往山下左行一公里的山坑处,有一大型跑马场。跑马场占地5000平方米,山坑上端有一座60平方米的石砌观礼台,下端筑有一道长300米、高2米的围墙。

跑马场再向左平行一公里,设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接官厅”。接官厅座北向南,沿纵轴分为前门、大门、孔桥、中门、后殿等。前门原有石牌坊,两边各有三根方柱。大门内有一道长20米、宽2米、高1.8米的石砌直道,距中门前有孔桥,溪水东流。沿直道上两级台阶至中门,两边也各有三根石柱,原设有中门牌坊,两边仍存一对大石狮。中门内分前、中后三厅,前厅深9米、宽18米。直上四级台阶至中厅,中厅深10米,宽18米。再上六级台阶为后殿,后殿深9米,宽18米。四周设有围墙,其中后殿为半圆形围墙。厅内建筑物已被拆毁,遗存有一些石柱、石墩、几只石狮。其中在后殿散落几块用十多厘米厚的上好青石刻成的碑刻碎片,是道光皇帝在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赏赐给颜检墓(生居)的祭文。祭文曰: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枢府崇班,锁钥(关隘要地)重河山之寄;中台出镇,封疆资节○之○。○属重臣,式彪劳绩。尔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直隶等处,兼管河道,总督军务粮饷,守紫荆密云等关隘,管巡抚事,今署户部右侍郎颜检:器资瑰伟,风采严明;覃威惠以,宣猷允矣;政行款洽,兼统文武。猗与欠休哉!吏习民安,聿资樽俎;知谋懋著,逢斯庆泽,爰赉徽章。兹以覃恩,特授尔为荣禄大夫,赐之诰命。于戏(呜呼)!百城禀范,益思表率之方:命尔式。

颜伯焘夫妇合葬墓

墓位于连平县城北约3公里的惠化区新龙乡黄小洞灌仔窑,又名“享堂”。此墓筑于清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座北向南,由墓室、墓堂组成。墓室长7米,宽5米,火砖砌结,拱顶;墓堂呈双半圆形,最大直径15米。墓门置青石浅刻墓碑一块,碑长200厘米,宽75厘米,厚5厘米。上刻“○○七年岁次戊辰仲冬月谷旦奉安皇清赐进士出身诰授荣禄大夫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闽浙总督管监政事赏戴花翎前翰林院编修鲁舆颜府君诰封一品夫人颜母汪夫人冢藏”及立碑子孙名字。墓的左侧30米处,建有一灵堂,占地面积760平方米。灵堂前有一大坪地,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放置有大、小石狮各一对。大石狮为一雄一雌,身长1.52米,残高88厘米,每条重1400余斤。坐身、昂首、眼凸、鼻大、嘴张、长耳,鬣毛自颈至尾舒展,尾呈蒲状。雄狮口含圆球,雌狮前右脚抚一小狮。每条石狮的后腿连一狮座,呈正方体,边长41.5厘米,厚10厘米,均用青石料雕刻。造型雄健,雕刻精细,线条明朗,具有清代的雕刻艺术特色。现大石狮前肢均被毁坏,雄狮口内的圆球及雌狮前脚下的小狮亦被盗走。

此墓于一九六七年被掘。据调查,当时出土的颜伯焘棺柩完好无损,长2.42米,宽0.8米。全棺均涂有全红厚漆及防腐材料,柩盖描金书“赐进士出身兵部尚书闽浙总督颜伯焘之柩”。柩内采用棉被裹尸,下置灯芯草、木炭等防腐材料。虽历时一百多年,尚是身着官服的干尸一具。出土的随葬品有金、银、珠宝、玉器、翡翠、鼻烟壶、眼镜、丝绸缎服等。同时出土的还有颜伯焘之妻汪氏的棺柩,柩盖描金书“诰封一品夫人颜母汪氏之柩”,已化尸存骨,随葬品有凤冠一件及少量首饰。现墓堂尚存。灵堂仅存残垣。大石狮、墓碑、颜伯焘棺木底板、汪夫人棺木一侧板藏县博物馆,其余随葬品均已失散。

广东河源连平颜伯焘相关资料考(含祖坟等)

广东河源连平颜伯焘相关资料考(含祖坟等)

广东河源连平颜伯焘相关资料考(含祖坟等)

广东河源连平颜伯焘相关资料考(含祖坟等)

广东河源连平颜伯焘相关资料考(含祖坟等)

广东河源连平颜伯焘相关资料考(含祖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