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缺人!缺人!上海传统餐饮陷用工荒!

缺人!缺人!上海传统餐饮陷用工荒!

满城皆是招聘帖

从什么时候开始,散落在上海大街小巷的饭店橱窗上、进店口都多了一张“招聘启事”?最夸张的时候,一整条街上的大小饭店竟然“人手一张”,那真是震撼……“餐饮界”用工荒真的到来了?

/工资已经比几年前至少翻了3倍/

在看到这些招聘启事后的一个月左右,带着好奇,数数给招聘启事上的雇主们打了电话询问他们的招聘情况。

数数询问的第一批雇主都是来自连锁奶茶铺,连锁煎饼摊,专售生煎包和米线汤的二、三线餐饮零售品牌。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在招:“服务员”、“洗碗工”和“收银员”。

一个月后,“阿姨”级的洗碗工有了,有专业技术的“收银员”也解决了。唯独服务员、奶茶操作员依然严重缺人。而且缺的还不止一家店,一家奶茶连锁铺的人力资源部告诉数数,浦东、徐汇、静安和黄浦区多家连锁门店都缺年轻的“操作员”。这些工种的特点是:年轻,而且技术门槛相对低。

客观来看,这几店给出的工资都不算太低——底薪普遍在3000-4000元,还可以根据业绩拿提成,工作时间平均9-12个小时/天,除了一家连锁面馆可以做一休一外,大部分餐饮连锁店都是做六休一。

原本数数以为,“不签正规劳动合同,不缴纳五金。不包吃住” 是难以招到人的根本原因。但是,很快一位在上海市区开本帮菜馆的葛老板,就推翻了数数的这种想法。

“招不到人,真心招不到人!”葛老板说,在上海,真正的用工荒是从去年开始的。“相比较外地,上海服务业的工资本来就偏高。”但如今,这样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失,为了招到合适的人,他不仅提高了工资,还额外增加了“包吃包住”,“缴纳五金”! 如果算上税前工资,都能达到6000元左右,但是依然没有人来应聘。

“这个工资水平真的不算低了,相比较几年前,至少翻了3倍。”但上调的工资依然没有解决这些餐馆老板的燃眉之急。目前,这家海派饭店内,45岁的服务员成了主力。

/人都去哪儿了?/

“十年前,我们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最喜欢做餐饮,门槛低。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做餐饮了。除非是那些不求上进的年轻人……” 苗苗是数数家对面美发店的一位资深美容师。据说她五年前刚从河南老家出来时,就在南京一家饭馆打工,数数就向她请教了为什么现在出来打工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做餐饮?她说,因为没有技术含量、时间不自由……

从苗苗的经历中,应该能代表一批年轻人的想法。

苗苗说,做服务员,最基础的就是要学习摆盘、倒酒,但是学习了一年多之后,也就是从基础服务员升级为A级服务员,工资上涨100元。但洗碗、端盘子时砸掉的碗筷的赔偿都要超过这个数字了……不管是不是刚来的新人,反正我们那个时候800元的工资中,300元是赔给饭店的。

收入少,休假更少,尤其到了过年过节,老板都不允许请假回家。“如果要回家,可以,年终奖不给了,你走吧。” 这样一来,餐饮业在一群打工者眼中成了“黑洞”。

相比较苦哈哈的传统餐饮业,一批新兴行业的就业机则成了“更好的选择”,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打工者,从滴滴专车、外卖小哥,到美甲、美容、美发……只要愿意学,肯干,就能获得与劳动付出相应的报酬,时间自由,这些是在传统打工行业无法满足的。一位开滴滴专车的小哥前两天和数数聊,说他每个月流水能做到3万元,积蓄能达到每月1万元,而他的工作作息是这样的:每天从午夜12点做到凌5点,接着从上午8点做到上午10点,最后从下午4点做到晚上8点。其余时间可以睡觉,也可以出去玩,没有人管。如果累了,还能给自己放个假。

缺人!缺人!上海传统餐饮陷用工荒!

外卖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

外卖吸引走了一大批年轻打工者

“每三个月就有一次培训,我觉得很充实。”苗苗说自己之前在餐饮行业,没有培训,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三年后的自己和五年后的自己并没有不同。这让人感到沮丧。但在美容行业,前三年特别特别苦,但如果能掌握诀窍,多年后就说不定,就有机会自己开一家小小的美容店,自己当老板。

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餐饮零售要面对的是,一场抢人大战。除了在时间支配、收入等因素外,当下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是过去单纯的打工者,在未来职业发展上,他们有了更多样的选择,也有了更自主的考虑,这些传统零售业几乎没有跟上节奏。

/机器服务员太远/

据数数了解,最近两年,不少打工者都以家庭为单位集体往外搬迁,逃离大城市。他们有的去了其他二三线城市,还有的回老家开店。互联网日益发达,让不少外出打工者有了回家的理由。

“本来父母打工做阿姨,孩子做服务员、厨师。家庭为单位非常稳定,但如果一走,就会有一大批岗位出现悬空。”葛老板也很理解这批打工者,回老家的日子或许更好过一些。

但传统餐饮零售要怎么应对呢?老龄化。

“我们饭店,45岁的阿姨也在做服务员了。”葛老板说。

据说,香港的服务行业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老龄化,他们参观的服务员是达到60岁退休,因此在不少餐馆能见到老太太在为大家服务。而这种情况,或许也会很快在上海的餐馆出现。

想到如火如荼的新零售,机器人服务员是否可期待?

但这个想法又被葛老板给推翻了,他说,目前来看,没有10年做不到。——“中式餐饮不同于快消餐饮,在日本吃拉面,在美国吃汉堡,都可以做到无人餐饮。但就是中式餐饮不行。”

你能想象,你坐在一个圆台面上,一位机器人来为你更换骨碟,为你倒水的场景吗?

关注与零售有关一切有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