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小米招股披露,季度營收344億,雷軍身價千億,50歲歸來依然少年

「智見MAX」,有態度的創投觀察媒體

點擊標題下方「智見MAX」關注

小米招股披露,季度營收344億,雷軍身價千億,50歲歸來依然少年

不放棄,是贏回所有局面的開始!

10年前,那時的我們都還看不懂移動互聯網,但我們發現,真正在用的是草根階層,是那些學生、軍人、農民工,最後是這群人推動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進程。

——雷軍

2010年4月,雷軍創辦小米。

8年後的今天,證監會披露小米上市招股書。

如果上市成功,虛歲50的雷軍,或將榮登中國首富。

那麼,這8年裡,雷軍歷經了什麼?

6月11日,證監會正式發佈《小米集團公開發行存託憑證招股說明書》,小米有望成CDR+H上市第一股。

小米招股披露,季度營收344億,雷軍身價千億,50歲歸來依然少年

不甘落後,

是做成事的第一信仰

1969 年,雷軍出生在湖北仙桃一個教師家庭,品學兼優是他的標籤,他一直屬於學霸級的人物,小升初中他考了全校第二名,中考考了全校第三名,中學時,他還是全校的圍棋冠軍。

18歲,雷軍考入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為了不落後別人,他每天早上七點鐘去教室佔座,選最好的位置聽課。

他原先有午睡的習慣,但為了比別人學更多東西,於是咬牙改掉了。他每次約同學看電影,也都是自習到10點後才去看第二場。

如此勤奮的他,在大二的時候就修完了大學四年的課程。後來沒得學了,就直接去機房幫老師做課件,改作業。學校機房的鑰匙,他後來幾乎都有。

另外,他還經常背個大包在武漢電子街上游走,幫人裝軟件、修電腦。

1989年,武大機房電腦中毒,所有電腦癱瘓。當時學校束手無策,雷軍想,要不自己親自試一試。於是和同學馮志宏寫了一個殺毒軟件「免疫 90 」,拯救了武大整個機房。

並因此,雷軍還獲得了湖北省大學生科技成果一等獎。那時不到20歲的雷軍,已經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了。

而讓他一直堅持的信念是:不甘落後。

“我特別害怕落後,怕一旦落後,我就追不上,我不是一個善於逆境中生存的人。我會先把一個事情想得非常透徹,目的是不讓自己陷入逆境,我是首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出發的人。”

小米招股披露,季度營收344億,雷軍身價千億,50歲歸來依然少年

“硅谷之火”

永恆動力來自夢想和激情

一個偶然的機會,雷軍在圖書館裡看到了一本書,名叫《硅谷之火》,講述了喬布斯那批人的創業故事,深受鼓舞。

於是,在大四那年,他聯合幾個計算機愛好者:王全國,李儒雄等合夥開了一家公司,取名三色,做仿製漢卡業務。

當時的雷軍租了一間飯店裡的房間,晚上做開發,白天跑業務,當時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六七人,由於地方小,到晚上躺不下的人,就起來幹活。

後來,他們寫的程序被盜,損失嚴重,最慘的時候沒錢了,雷軍就去找食堂師傅打升級拖拉機,贏飯菜票。後來雷軍回憶:那年時光,夢裡滿眼都是母校的櫻花。

盜用者在他們編寫的程序上做同樣的事情,但量比他們大,出貨比他們多。最後,三色公司就這樣夭折。

但是,在雷軍看來,失敗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人生常態。眼光要看到的是未來。

“今天,我在極度沮喪的時候,會努力張望未來10年的風景,未來10年才是成就你餘生的機會。”

小米招股披露,季度營收344億,雷軍身價千億,50歲歸來依然少年

決戰金山

不放棄,是贏回所有局面的開始

大學畢業後,雷軍拎著包去了有著中國“硅谷”之稱的中關村,在一次計算機展會上遇到了求伯君,當雷軍和求伯君交換名片,雷軍震驚的發現對方的頭銜是“香港金山副總裁”。

第二次會面,求伯君在北大南門的全聚德烤鴨店請雷軍吃了一頓烤鴨,邀請他加盟金山。

1992年,雷軍正式加入金山,一干就是16年,雷軍從程序員做到CEO。

2007年,金山上市。雷軍38歲。

這一路,雷軍的歷經同樣難以想象。

1995年,雷軍經歷了一次毀滅性失敗。雷軍歷時三年研發的“盤古”組件發佈後,營銷卻一塌糊塗。

用雷軍自己的話說:兵敗如山倒。

“我們當時覺得自己乾的就是開天闢地的事情,所以產品就叫盤古。但推出後的結果讓本來勁往一處想,感覺勢不可擋的隊伍,突然之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辛辛苦苦幹這麼久,什麼都沒有成功 。我當時沒有領好隊,很多人都不想再做開發了,就離開了金山,當時那種失敗的感覺,只能用兵敗如山倒形容。我每天都感覺到公司裡面的那種失敗氣氛,那是一種沒法繼續幹的氣氛。”

雷軍在金山每天工作17個小時,一週不休,每天休息不到4、5個小時。三年的時間,苦心經營的產品,卻換來的是一盆冷水。

這次失敗導致很多人離開金山,雷軍沒有放棄,選擇依然留下。這讓它意識到,很多事情,是急不來的。

“求伯君是天才,三年內成功,天才之所以是天才,絕不是我雷軍這樣的凡夫俗子靠勤奮所能達得到的,但是我仍然有一點點不死心。”

當時的雷軍想,自己要能做成第二個求伯君,願意用20年,甚至畢生的精力也可以。

這讓他明白,成功是一件長遠的事。

2007年,金山在雷軍的帶領下,經歷了香港創業板、深圳創業板、深圳主板、納斯達克、香港主板的五次變化,終於上市。

金山上市當天,一名加入金山八年的員工給雷軍發了這樣一封郵件:

雷總,八年前我加入金山時就聽說公司要上市,每年過年回家都要跟我父母講,結果最後連我爸都不再相信金山要上市了。

然而, 16 年的心血,換來的是,金山的市值也不過 6.261 億港幣。

這個數字,遠遠不及同年市值15億美元的阿里巴巴,更別提早在200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百度。(市值 39.58 億美元)

於是,雷軍在那年年底,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離開金山。

他在給員工的信中這樣寫

目前,公司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穩定、持續成長的新階段。我非常感謝求總,感謝董事會,也特別感謝和我一起並肩作戰多年的戰友們。今天,我要告訴大家一項重要的決定:我決定辭去CEO等日常管理職務。

小米招股披露,季度營收344億,雷軍身價千億,50歲歸來依然少年

50歲身價千億

歸來,依然少年

後來,雷軍隱退,做起了天使投資人。

直到2009年,雷軍40歲生日,他在北京請來了幾位朋友,喝酒,聊天。

聊到深夜,雷軍說:我今40歲了,反思我過去的勞模經歷,我發現自己一直在埋頭苦幹,沒有抬頭看風口,這是我麼多年裡沒有成功的原因,現在,我要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

2010年,雷軍在此投身創業大軍,成立小米,做一家世界頂級的公司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他將這次創業視為這輩子最後一次折騰。成了,自己也就踏實了,不成,那就退出江湖吧。只有這樣做,人生才會圓滿。

2011年8月16日,雷軍現身789藝術中心,對著臺下800發燒友,講述小米的誕生史。

第一代小米手機出現了, 1.5GHz 雙核處理器,售價 1999 元。僅37個小時內,賣出40萬臺。

2012 年,小米賣出 719 萬臺小米手機,營收入 126.5 億,堪稱業界奇蹟。

後續幾年,小米手機銷量瘋狂增長。除了2015年和2016年兩年出現了些許低谷,沒有完成預設的8000萬臺,其他時段一路飆升。

2017年,小米手機突破9000萬臺出貨量。其中10月份一個月突破1000萬臺。

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出貨2800萬臺,同比增長87.8%。

這個從來沒有放棄過夢想的男人,在自己50歲的時候,給自己交了一份這樣的成績,就是那個20年前的一點點不甘心,讓他在夜以繼日中,成就瞭如今的小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