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解決跨時空供給之後,技術還將如何顛覆在線教育?


解決跨時空供給之後,技術還將如何顛覆在線教育?| 愛分析活動


近日,愛分析在京舉辦了2019愛分析·中國教育科技高峰論壇。愛分析邀請了校寶在線COO李傑、經緯中國合夥人牛立雄、卓礫資本管理合夥人張嶺以及翼鷗教育聯合創始人谷巖,參與了論壇上午的圓桌討論環節,圍繞“技術對教育行業的改變”主題,各位嘉賓展開熱烈的討論。愛分析高級分析師劉馥亮主持了本次圓桌討論。

現將圓桌論壇討論實錄分享如下。

愛分析:感謝四位嘉賓蒞臨現場,首先請各位介紹一下自己。


解決跨時空供給之後,技術還將如何顛覆在線教育?| 愛分析活動


李傑:大家好,我是來自校寶在線的李傑,校寶在線主要是為廣大教育培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現在基於學校的發展為他們提供增值服務。

牛立雄:大家好,我叫牛立雄,我們是早期風險投資機構,每年要投大概70—90家公司,我自己負責教育領域。我們過去也投了十幾家公司,我自己主導的包括猿輔導、粉筆、VIPKID、考蟲等公司,總體而言,他們是在線教育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公司。我們對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非常關注,非常關注這方面的早期項目。

谷巖:大家好,我叫谷巖,來自翼鷗教育。翼鷗教育從2017年開始商業化,目前擁有1500家客戶,主要是為在線教育培訓機構或者線下的教育機構轉型做在線教育產品,提供底層技術、基礎設施方面的支持。

張嶺:大家好,我是張嶺,來自卓礫資本,卓礫資本是2018年1月份新設的基金,去年看了幾百個教育的項目。我本人曾經在銀行和保險機構做股權投資的工作,1999年做互聯網,2001年參與創辦新東方教育在線,教育是卓礫資本重要的投資板塊,希望跟各位創業者和投資人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愛分析:大家認為有哪些技術對教育行業產生一些基礎性、革命性的變化,對下一階段的技術發展有哪些看法?

李傑:因為我們做SaaS的,所以從我們做的事情角度做一些分享。我自己從教育加互聯網角度來看,目前確實發生一些變化,一塊是在線教育的興起,例如VIP陪練,還有在線英語,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第二塊是互聯網人關注較少的,線下機構業務流程在線化,這也是非常大的變化,招生、教務、家校服務逐步在線化。

背後有什麼技術支撐,第一個是雲計算,我是2007年到阿里軟件做SaaS,當時SaaS技術服務沒有那麼好,導致企業想獲得比較便宜的互聯網軟件是獲取不到的,但現在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第二個直播錄播,相信大家有比較深切的感受,包括小孩子學英語現在都是在pad上學的,所以雲計算,直播錄播,智能硬件這些技術實實在在的推動教育發生變化。

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我們對外的判斷是除了前期的在線化,後期會越來越多的智能化,還有網絡化,我們自己最早是做人工智能的,隨著教學數據化之後,逐步實現因材施教,實現智能化。

因為教育行業本身特別數據化,教育培訓機構之間屬於相對比較割裂的狀態,隨著業務在線化,數據可以互聯互通。隨著大數據應用以及風控技術的引入,企業與企業之間數據的流動會越來越多,形成網絡協同效益,這是我們看到的未來的變化。


解決跨時空供給之後,技術還將如何顛覆在線教育?| 愛分析活動


牛立雄:過去五年在線的浪潮,在技術方面還是在直播技術的發展,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大量跨越時空的供給,這可能是過去最大的變化,未來下一個階段,可能是AI、大數據、自適應。技術帶來的變化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在產品上,可以帶來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的體驗,逐漸替代人工,另一方面,技術在教育的各個環節的效率提升方面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谷巖:過去五年發生變化最大的其實是直播行業,因為是直播把教育行業從一個客單價很低的、原來只做內容分發的行業,直接帶到了實現教學服務的行業。不管是從客戶生命週期也好,還是從客單價也好,這是過去五年行業蓬勃發展的因素之一。

如果我們把教學服務拆分成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來看,其實流通這個環節主要是在互聯網上,我們用傳統互聯網模式進行大量傳播,這已經被證實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方案。但是在生產環節,所謂的教學產品產出的事情上,依然是在進步的過程中。所以說在我們看來,這不僅僅是直播層面的事情,而是怎麼樣綜合利用直播、協作、共享等等多方面的技術去給用戶提供非常好的教學體驗和教學效果。

張嶺:現在從投資角度來講,看教育科技和原創性的內容,可以確定的一點,我覺得是一些新的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等,已經在慢慢滲透,但是滲透的節奏和應用的空間並不是很均勻。在營銷環節,在服務環節,包括學生的解析和老師的解析方面,用的比較多。真正在因人施教方面,還需要一定的積累。很多公司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努力,我們很期待跟這些公司有更深入的探討。

另外,技術在在線教育和商業教育當中的價值,還是應該落在商業模式上,並在兩個維度上應該去不斷的推進和演進,一是互聯網和在線教育回到邊際成本遞減,現在在產品的創意和設計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去提升。二是提高效率,在技術的滲透領域當中,如何提高收入,或者降低成本,或者節省成本決策時間,這幾個方面我覺得在未來的教育科技領域技術滲透率提高以後,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最後,教育科技的演變仰仗於基礎設施和環境的變化,現在雲服務、大數據、4G網絡環境下,很多技術的滲透已經出現這個苗頭,但是真正更新的技術還是5G和未來雲服務以及類似VR、AR等新的產品形式的演變,這是比較重要的趨勢。

愛分析:追問一個問題,關注教育方面有一個內容,內容方面技術滲透看到什麼樣新的東西。


解決跨時空供給之後,技術還將如何顛覆在線教育?| 愛分析活動


張嶺:2001年我是新東方教育在線的業務主要負責人,那時候很痛苦,因為做的課件,沒有現在的直播,所有互動的東西,更多的是錄播課程,但是錄播課程我們是用Flash軟件,面臨著盜版的問題,面臨著互動欠缺的問題,面臨著沒有電子支付和物流配送環境的問題,甚至在傳輸上也存在很大問題。

後來我也轉型到金融投資。現在新的內容領域變化當中,越來越多的是做產品內容,但是很多互動性的技術已經滲透,包括對於用戶的識別。只是現在產品業態還沒有達到那麼完美的狀態,或者說產品還在升級換代,部分課件內容被機器所取代,可能比人的教學更有效率,比如說語言類在線教育,有些時候機器對這方面的浸入式和場景式教學比單向的傳播更好一些。

還有一個被忽略的就是職業教育領域,今年我們會重點看這個領域。因為職業教育也是另外一個比較火的,非常大的垂直教育市場,技術改變以後對教學和學生的推進,我覺得也會產生比較大的變革。過去投資並不那麼熱,但是現在隨著公務員培訓,包括新東方廚師學校,職業培訓公司上市,我覺得未來會有更多的門類和品類,會出現一些新的投資機會和技術滲透的可能。

愛分析:現在技術在流通這個環節應該表現比較多,像生產環節您覺得會有什麼改變的可能。

谷巖:因為教育行業非常細分,我們簡單粗暴的分成內容、服務。其實從我的角度來看,過去五年整個行業發展用到的技術都沒有什麼特別新的,比如說現在講的直播技術,比如說多媒體視頻技術,比如雲存儲的技術,在其他IT領域,包括互聯網領域,這些都不是新的技術。

但是這裡最大的難點是如何把這些技術更好的應用在教育行業。因為在教育行業,機器很難取代掉人的工作,包括現在的整個服務模式中,最主要的服務主體依然是老師。所以說,如何能在整個老師群體、課程服務的環節裡,讓技術發揮它恰如其分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技術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必須在供應鏈裡能讓老師、內容、服務體系更好和技術環節去協作,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愛分析:我們覺得教育行業本身是慢行業,技術對這個行業的滲透和改變可能也比其他行業慢一點,在技術滲透的過程中,教育行業是面臨著什麼樣的瓶頸?是人才的問題還是這個行業本身的特點影響技術的滲透速度?

李傑:教育是育人,是特別非標的事情,一旦非標,產業構成比較促進化,對標要促進化。從中國目前教育產業來說,99%的教學機構都特別小,決定了它第一沒有那麼多資金,第二沒有那麼多人才去投入大量的技術研發,去做技術的升級,這是行業本身特點決定的。如果這個行業只做知識,大量應用會進來,我覺得因為行業特點存在,校寶有機會為這個行業做一些事情,幫助大量中小機構使用更好的技術,這也是我們非常開心做的事情。

牛立雄:教育是很慢的,這句話沒錯,因為百年樹人,但我們平時在討論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討論的不是大的教育概念,我們更多討論的是培訓,培訓是可以很快的。我們也觀察到在線教育浪潮來了之後,很多公司發展非常快,完全不像原來大家講的很慢。

過去,為什麼在這麼多領域裡面,技術在教育領域滲透比較慢,幾乎是最後兩三個被改造的行業,我覺得跟整個商業社會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在互聯網技術發展過程中,大家會發現剛開始挖金礦,最後才挖比較難挖的,為什麼教育比較難挖,剛才李總講到一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產品的交付和很多產品是不太一樣的,它的運營工作非常重,家長付你錢的那刻服務還沒開始,後面要持續三個月,六個月,甚至好幾年,交付滿意之後,完整的閉環才完成,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是比較慢的。所以互聯網教育方面改變是相對比較慢的,大家看在2C領域的互聯網應用,教育是為數不多的還正在蓬勃發展的領域,其他的領域現在都增長不快了。

解決跨時空供給之後,技術還將如何顛覆在線教育?| 愛分析活動


谷巖:有一點不同觀點,我覺得用快和慢說教育行業並沒有絕對的尺度,教育行業是一個非常有機的行業,所謂有機就是它是非常自然增長。過去這幾年發展,跟資本在這個行業裡大幅度投入有很大的關係,過去五年我們看到有很多公司在非常快速發展,有一些對比,說新東方用了多久,好未來用了多久。如果回到這件事情的本質上來講,好未來有一句話,用一個好老師去看一個班。我們看學生數或者收入,長久來看,這個行業必須有自己行業內生的驅動力,所以如果回過頭來,用有機的觀點去看行業,就會發現技術在裡面不會起到非常絕對加速的作用,而是尊重整個行業非常有機的規律,以及這個行業裡的生產要素和服務規則。

張嶺:可能我年齡最大,感受不太一樣,經歷過第一代PC互聯網時代,我看到的不是慢,是快。我記得那時候提到在線教育,還是門戶網站時代,家裡都不太理解你做什麼工作,現在一屋人能談投資金額,學生數量,產品工藝,還是很快的。

第二個,說到快和慢,其實我們現在談的不是大教育概念,而是培訓概念,因為教育是有標準定義的,需要素質教育,而培訓行業更偏重於商業化運營,所以會更容易先行一些,現在也逐漸出現了一些關於素質教育類的、過程服務類的項目,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

第三個,大家定義的快和慢,技術在裡面的作用,可能受制於基礎設施的情況,因為現在傳輸的速度已經很快,但是沒有達到新的智能化軟件產品出來的水平。我覺得更多是對用戶及內容打一定的識別標籤而已,沒有達到自動化形成對人的認知和對產品的認知,甚至對過程的認知,我覺得現在處於數據積累階段,可能還需要三五年的時間,會出現一些技術上的突破。

第四個,在線教育也好,在線培訓也好,是2C的生意,到臨界點以後會出現指數級的突破和變化,所以這是很大的不同。我自己感受,在線教育或在線培訓的變化開始於2003年非典,那時候我們整天加班加點,因為一夜之間很多學校不能上課,如果我要回顧歷史,那次印象是非常深的。現在更多是直播,包括陪練,包括互動式的教學過程,技術滲透已經在一些層面已經非常好了,但是離我們期望的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滲透率沒有那麼高,但大家普遍接受度越來越高,這是不可逆轉的,會有新的數量級、指數級的變化。

愛分析:關於AI技術對教育行業的改變,大家有怎樣的看法?

李傑: AI會不會顛覆教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內部討論兩個點,

一是安全性,討論的時候提到安全性,AI應用過程中,會沉澱大量學生的敏感信息,這裡對數據使用的安全性,我們內部討論很久,一直沒有特別好的結論。

二是AI的公平性,我們希望通過AI的應用為教育帶來公平,但實際上AI很多時候是利用學習痕跡,最終會把大家拉成比較平均的水平。對於好學生,去構建適配好學生的模型,有特點的學生,根據個性特點,為他設計更個性的模型。但是算法的考慮,最終會趨同,對少部分尖子生或者有特點的學生來說,可能造成不公平,這是對AI在教育領域應用,我們內部討論的兩個比較有意思的點,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相信各位有自己的看法,希望跟大家多探討。

牛立雄:AI老師教學一定有一天比人還聰明,一定能在教知識方面替代人,但這個時間週期可能需要很長。在今天這個時間點,我們能看到AI的技術,主要在低齡段的小孩上有幫助,體現在表現力和交互上,但對學習效率的提升,我覺得是不明顯的。

從投資角度來說,我們沒有刻意看一家公司是不是AI驅動的公司,我們第一個看的角度還是你為什麼樣的客戶提供了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這個服務能不能讓他得到很好的體驗,能不能滿意,這是我們判斷的第一個標準,下面才看是老師提供的,還是雙師模式提供的,還是AI老師提供的,這是第二個方面。所以總結一下,我們沒有把AI驅動這個東西作為給項目加分或者減分的理由,我們看的還是最根本的東西。


解決跨時空供給之後,技術還將如何顛覆在線教育?| 愛分析活動


谷巖:現在絕大多數人對AI都有誤解,最近出來的AI,把20分鐘的課用200分鐘的素材去完成,其中會通過語音識別去導向,這並不是新的技術,是語音識別就能做的東西。所以說,真正的AI應該有一些更深層次的應用,比如圖象的識別,語義的理解等等,我們將對技術的更新迭代保持持續關注。

說到短期內的想法,我有兩個觀點跟大家分享。第一個觀點是AI現在依然是輔助工具,不管是輔助學生做測評,做練習,還是輔助老師做教學,做檢驗結果等等,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整個教育產業鏈裡,最核心的主體依然是老師。第二個觀點是AI在低齡互動上,可以做出一些新的產品,但是在整個產業鏈裡面,依然是在流量池層次的產品,而不是真的在最下面、最重的服務層次的產品。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Siri剛出現的時候大家都會玩一玩,但過了新鮮勁就閒置了。大家並沒有真正用Siri去幫我們去訂酒店,因為當你知道它不是真的人的時候,就會把它限定在有限的使用場景裡。假如你認真觀察小朋友的AI課程,你會發現當課程進行到一定程度,孩子會發現自己並不是跟一個真的人或者跟老師對話,他們的興趣會銳減,這是AI類產品必須面對的問題。因為AI要用大量的場景去搜集用戶的數據,從而把自己訓練的越來越聰明,可是當用戶在這個場景並不可持續的話,這個循環就會斷掉。

張嶺:每個人的觀點不太一樣,我只提一個希望,從投資角度看問題,也是回到本源看。

在教育培訓行業,優秀的創造力是稀缺的,而且永遠會稀缺,優秀的教師,優秀的教材,優秀的教學方法,都是相對稀缺的,這些稀缺會通過教育技術的發展和AI的發展,給更多人提供均衡的機會。創造力體現在原創的內容也好,老師也好,或者教材也好,教學方法也好,我們是比較看重的。

現在所有人工智能技術的滲透會更加均勻,在初級的教學、輔助的教學中,現在滲透已經開始了,佔比或替代性作用會更強。技術會去演變出新的產品形式,才能談將來會出現哪些新的服務。我堅信在通識性教育領域,可能會更偏公共資源,因為優質資源裡可以學這些,大家在這個資源當中享受公平的教育機會或者培訓機會就可以了。現在考試類場景,技術可能滲透的更快,比如練習、測驗、評分等,這些可能會更容易一些;但是過程性教學會更難一些,因為需要對人有一個認知性判斷。

當前的核心問題還是人臉識別,我也投過頂尖做人臉識別的公司,把人臉識別變成表情動作或者說抓取和識別,現在還在初級階段。語音識別是比人臉識別更難的事情,因為我們在2000年左右跟微軟談過,到現在語音識別的實現也不是很好,這種情況下,語言類培訓教學中設計產品肯定會出現一定的問題。但是未來還是會變化的,所以如果有基礎設施、基礎技術環境變化以後,我覺得未來的教學測驗各環節都會發生變化,是必然的趨勢。

愛分析:追問一個問題,培訓是不是抹煞創造和創意的事情?如果是這個事情,技術的作用會不會更大一些?

張嶺: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因為要看市場的狀態分佈或者平均數。如果往“五環外市場”看,接觸不到優質的教師、優質的教材、優質的教學方法等,對這些人而言教育資源可能不公平。

另外一個是考試本身,我們不能一說考試就是“過”,很多時候要去檢驗學習的效果,在一些業務或者是行業當中需要測驗的方法也不一樣。所以考試一定扼殺創意嗎?邏輯上不成立。但是某些方面如果只是考試,肯定會有問題,我不太懂教育的大理念,但是我覺得邏輯上不對。

愛分析:下一個問題提給兩位投資人,兩位提到教育第一步可能是要看課程,看產品,看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在您看來在第一層您會看人驅動還是技術驅動?這個技術不僅僅是AI。在兩位看來,投的時候怎麼判斷這是一家技術驅動的教育公司?現在是投技術驅動的教育類公司好的時點嗎?

牛立雄:現在看很多公司,首先要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容忍今天的產品有很多粗糙的地方,這是可以迭代的。但基本的問題要回答,因為公司是一個有機體,不是非常牛的技術,別人就會買賬,技術只是實現的方式,這個方式高不高效,剛才講過在幼兒階段,AI技術對產品的表現力,還有交付上,是幫助很大的,但是學習效率提升來說幫助不大。所以我覺得要說投AI,今天可能投幼兒教育領域是比較好的,對於高年級學生和成人來說,長期看,用AI逐漸替代老師都不見得是一個好的方式。

張嶺:第一個,回到本源,我們還是覺得在教育培訓行業,核心還是對教育培訓行業本身的深度理解,還是比較喜歡這個行業裡真正懂教學的人或者團隊去做這樣的事情,這是比較核心的。做教育培訓的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希望能有真正懂行業或者懂教學的人做產品或者服務出來。

第二個,希望教育有一定的價值觀,因為教育這個行業比較特殊,跟醫療行業有相似之處。價值觀的管理和判斷還是比較重要的,需要為人師表,這個還是比較重要的事情。

第三個,團隊對產品或教學打磨的精神和追求,也是我們非常看重的。這個會使得後面所有教學過程、效果檢測順下來。所以教育培訓和娛樂有不太一樣的地方,娛樂只看過程,但是教育培訓既要過程又要結果。

愛分析:技術服務的過程中,如何體現技術的價值?如果技術滲透比較漫長,現階段服務客戶時會從哪些點入手?

谷巖:面向客戶的時候,跟客戶談各種各樣的技術指標其實沒有特別大的意義。我們公司內部有一句話,聽起來可能很虛,但是它真的深入到每個同事的精神裡——客戶的成功才是你真正的成功。

我們會持續關注行業產品的共享,商業模式的變化,以及供給要素的變化。你要告訴客戶,行業內新的產品模式和發展趨勢是什麼,以及我在其中能給你提供什麼樣的價值。我們在接觸客戶、服務客戶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這個行業對技術的理解匱乏和IT水平的薄弱,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教育行業裡比較大的存量市場依然是在線下,線下培訓機構從九幾年開始,不同的技術服務去洗過這個市場,但是這個市場到現在為止依然還是非常的保守。所以我覺得只有去理解清楚行業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變化,才能讓技術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李傑:教育行業對技術的理解相對弱一些是正常的,也正是因為他們相對弱一些,所以這樣的公司才有存在的價值,關於切入點,我分享三點。

第一點是案例,絕大多數的老師,不會因為相信而看見,他必須因為看見所以相信,我們通過案例的方式,告訴他們我幫你解決招生的效率問題,還是解決教務的管理問題,還是解決服務滿意度問題,不斷通過案例數據給老師講本地的,講同行業的情況。

第二點是高頻次、海陸空一體的線上線下講解。第一次講客戶可能沒有概念,第二次講客戶會感覺這個事有點重要,第三次、第四次講下來他逐步形成認知。

第三點是收費合理。我們之前的打法是低價,想讓更多的客戶能夠被互聯網化、信息化武裝起來。但是特別低的定價不適合,因為客戶對自己的認知不足,特別低的定價會讓他認為這個東西便宜,是沒有動力投入的,所以低價進去之後,部分客戶使用時需要我們售後投入大量成本。如果各位是做2B服務的,一定要有合理的定價,這個定價跟系統採納上的成本要有一定的匹配,這樣客戶才能更快啟動,並且在內部能推動下去。

谷巖:我補充一下,這個行業確實是一個很重的行業,不管做2C還是2B,我們都要把服務做的很重。做2C的話,你要有大量的輔導老師團隊,做2B的話,光給客戶一個技術沒有任何價值,所以必須把技術應用到整個生產和運營的環節,這是一個很重的事。

愛分析:請各位談一下您站在各自的角度看未來兩年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

牛立雄:2019年還是在線化的趨勢,這是不會變的,在線的滲透率會急劇提升,我們觀察到很多公司的增速沒有降下來,仍舊是非常快的,距離瓶頸還比較遠。在AI方面的公司,2019年剛剛冒頭,我覺得大概是這麼一個狀態。

李傑:分享一下我自己看到的數字,我把線下教育平均分成兩大塊,一塊是素質類,一塊是應試類的。素質類的特別快,原來說素質教育,感覺是國家號召的,但從數據來看,素質類教育佔比超過60%。應試類的教育,將來應該會逐步集中化,尤其隨著線下平臺巨頭的進入,同時線上輔導可以以更低成本去輻射更廣的用戶,綜合來說,線上線下能逐步優化在一起,變成混合式的良性的結合,更好去服務家長和孩子。

張嶺:第一個在線教育或者在線培訓在今年或者未來幾年都會保持比較高增速。第二個從供應端看,供應產品的類別,服務的類別,不管是考試教育類的K12,還是興趣教育類的,供應的產品更加多樣化,這也是帶動市場的原因。從需求端,大家越來越能接受和使用在線教育或者教育科技類的產品或者內容。

從投資角度來講,現在感覺到比前兩年投資熱潮稍微弱了一些,但是因為這個行業跟別的一般行業不太一樣,隨著進一步需求的存在和滲透率的提高,教育培訓行業的投資熱度還是會持續升高的。

谷巖:2019年是不確定性很高的一年,首先政策非常不確定,這個是所有線上線下從業者都非常關注的。其次我們說增長和滲透率會相應提高,這件事情毋庸置疑,否則今天大家不會坐在這裡討論這個問題。同時,行業結構一定會發生變化,單純依靠資本推動而形成的增長一定會放緩,今年一定會有盈利性的公司出現,並且這些盈利性的公司可能到現在都藏在大家不知道的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