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數說“減持”:減持佔市場總體成交比例有多高、對市場衝擊有多大?

數說“減持”:減持佔市場總體成交比例有多高、對市場衝擊有多大?

一直以來,證監會、交易所等監管部門通過不斷完善股份減持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在尊重轉讓自由的基礎上有效約束不公平的交易行為。自減持新規實行以來,“過橋減持”、“精準減持”等減持亂象得到有效遏制,維護了市場秩序和平穩運行。

但也可以看到,隨著時間推移和市場形勢的變化,減持新規在實踐執行過程中面臨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市場對適度“鬆綁減負”的訴求日漸強烈。

市場分析指出,股份轉讓是股東的基本權利,也是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功能。股東依規披露並實施減持計劃應當是一種中性行為,應認識到減持披露對保護中小投資者的積極作用,還應客觀評價減持對市場的影響。從制度層面看,順暢的資本退出機制是市場成熟度的重要體現,有利於保障市場的流動性,促進資本形成,激發市場活力,提高資本配置效率,讓資本與實體經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解構“減持真相”

“減持”在A股市場向來不受待見,甚至市場中存在這麼一種論調,將“減持”與“套現”、“利空”這樣的貶義詞組合使用,認為減持行為的背後存在利用信息優勢損害投資者利益的情況,把市場下行歸咎於減持行為,以至於到了談“減”色變地步。

實際情況是怎樣呢?記者通過數據解構“減持真相”,探究減持真面目。

以深市為例,2019年初至9月中旬,共有948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披露了1653項減持計劃,合計擬減持237.49億股,佔深市2019年累計成交量的0.44%;合計擬減持2574.31億元,佔深市2019年累計成交金額的0.49%。總體來看,深市重要股東擬減持數量和金額佔同期市場交易數量和金額的比重均較小。實施減持計劃期間,前述個股首日股價平均上漲0.17%,減持期間公司股價平均上漲1.44%,減持計劃的實施期間內公司股價未受到明顯影響。

另外,其實這些減持計劃完成度並不高。根據進展公告顯示,從2019年初至9月11日,深市重要股東實際減持64億股,佔減持計劃擬減持股份的26.95%,佔減持期限內公司累計成交量的0.11%;實際減持金額約673.27億元,佔減持計劃擬減持金額的26.15%,佔減持期限內公司累計成交額的0.44%;實際減持規模佔公司流通盤比例很小。

從減持數量佔個股成交總量來看,歷史減持數據顯示,無論是否出臺了專項減持制度,各類受限主體實際減持金額佔市場成交總量的比例均較低,且前後

差距甚小。

根據測算,減持新規推出前(2012年6月-2015年6月),各類受限主體日均減持總額佔市場日均成交金額的比例僅為1.51%,減持新規(2017年5月至今)實行後,下降至1.00%;其中控股股東日均減持金額佔市場日均成交金額比例僅為0.05%。

多維數據顯示,減持對市場的衝擊作用實際上低於常人的認知,減持更不是洪水猛獸。市場分析指出,減持實際上是一個結構性問題,是市場化行為,是整體經濟和市場運行的結果,反映了個股之間長期投資價值的分化。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指出,在股市行情明顯回暖的背景下,減持行為是最為快捷的資本回收途徑。藉助資本市場顯著回暖的契機,通過減持實現資本的多樣化配置,有效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

市場呼籲適時優化減持政策

規範重要股東股份減持是平衡效率與公平,維護市場秩序的內在需要。我國《公司法》《證券法》與證監會相關部門規章、交易所相關規則一起構成了股份減持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旨在尊重轉讓自由的基礎上有效約束不公平的交易行為。自減持新規實行以來,“過橋減持”、“精準減持”和“清倉式減持”等減持亂象得到有效遏制,維護了市場秩序和平穩運行,保護了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但隨著時間推移和市場形勢的變化,減持新規在實踐執行過程中面臨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首先,減持新規雖在異常波動等特定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於大股東及特定股東較嚴格的減持限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流動性,增加了交易阻力。與此同時,減持新規與其他監管政策疊加,導致資本退出存在阻礙重重,或不利於資本形成。

例如,由於與敏感期制度疊加,受限股東可選擇的減持窗口大幅壓縮,從而導致“集中減持”的現象;又如與再融資市場發行和鎖定期疊加,降低了市場主體參與再融資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導致“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更為突出。

此外,股票質押行為與減持嚴控存在一定關係。在金融去槓桿的大背景下,有融資需求的大股東因減持受限較多,會更傾向於質押融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高比例質押、過度質押、繞道減持等衍生風險,造成了質押風險的集聚。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減持規則對大股東每筆質押、補充質押的硬性強制披露要求,疊加種種因素,有可能進一步加劇了公司因股價下跌導致的質押“爆倉”風險。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唐躍軍認為,規範大股東減持要疏堵結合。其指出,曾有市場人士將證監會此次頒佈的減持新規類比美國證監會144規則。但是,美國144規則旨在督促信息披露,從144規則幾十年的發展脈絡看,豁免註冊的規則在逐步放寬和細化,並非限制“減持”,目的在於疏,而不在於堵。

目前,市場各方改革呼聲不斷,改革共識日漸凝聚,暢通交易機制、促進資本循環,更好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已成為下一階段改革的重要方向。

記者瞭解到,自減持新規實行以來,監管層也在持續關注規則適用效果,注重市場訴求收集,就實踐執行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已展開深入研究,探討不斷優化減持制度的監管邏輯和目標思路,以期平衡好釋放市場活力與防範化解市場風險的關係,平衡好尊重股東合理退出需求與維護市場秩序的關係,最終實現效率與公平的有機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