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在二战之前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苏联军事家图哈切夫斯基提出了著名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强调突击与追击,同时兼顾反突击。这种理念就成为了后来在战争中红军的主导作战理论。

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霸世界的战争。一场争霸世界的战争不可能靠闪击战完成,一定得靠持久战。持久战最后比拼的不是谁有更优秀的将军,而是谁有更强大的、更有效率的资源动员能力。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强大且有效率的资源动员能力往往体系在军工生产上。下面就以二战苏军最著名的t-34坦克的生产数量来直观感受一下。

1942年的T-34按炮塔不同,主要分为采用简易炮塔和新式六角形炮塔两种,后者又分为铸造型和焊接型,各厂制造方式也有不同。两种炮塔均采用F34型火炮,简易炮塔型一般被称为1941/1942年型,六角炮塔型在1943年成为统一生产制式,后来被称为1943年型。各类T-34在1942年总产量达12553辆。

在1943年,T-34的各生产工厂统一了生产标准,以六角形炮塔型为标准,采用统一的履带、附加油箱等部件,在1943年夏季装备了新的车长观察塔。六角形炮塔型因此称为1943年型,也成为T-34/76的最终型号。当年,T-34/76产量超过1.58万辆,创下年产量的最高峰 。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1944年,T-34/85共生产了10449辆,另外还生产了3500辆T-34/76,总数比1943年都下降,而同年的德国中型坦克产量却提高到约6900辆,苏德双方的产量差距达到最小,苏联坦克还改善了以往的主要缺陷,从而能够充分发挥数量上的优势 。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大纵深的军事理论,加上以巨大战场规模和军事装备为支撑的战役。就基本在人们心中形成了苏联装甲洪流的印象。

二战中,苏联凭借由大量t34组成的坦克海成功,打爆了元首的“动物园。”卫国战争的实际战况使苏联人明白只有像t34这样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相对较高可靠性和易于大批量生产特点的坦克,才能为战争的胜利做出最大的贡献。

二战结束后,冷战的开始使得苏联有了对新的战争机器的强烈需求。于是一批批结合了新技术和战争经验的新坦克被设计制造了出来。他们几乎无疑例外,都继承了前辈易于生产,性能均衡,可靠性强的特点。于是,钢铁洪流就成为了苏军最直观的特点,即使在今天的俄罗斯军队的身上,也依然可以看到。

在冷战时期,西方阵营对于苏联红军的大规模装甲突击一直忧心忡忡,苏军数万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犹如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每一个北约国家的头上,随时都有可能斩下。根据北约的估计,一旦战争爆发,苏联的大规模坦克集群只需一个礼拜就能进攻到法国西海岸。那么当年令北约最忌惮的苏联钢铁洪流到底有多恐怖。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一个星期踏平欧洲,曾经让整个欧洲颤抖的钢铁洪流是如何炼成的。

前面提到,苏联早在二战中就将大规模坦克集群作战作为一种主要的作战形式。

二战中苏联凭借大规模的坦克集群战术打赢了苏德战争。冷战开始后,正是因为这种优势,在空军和海军尚无法抗衡北约的时候,苏联几万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楼就是除核武器之外唯一能震慑对手的战略武器,所以对于坦克的发展,苏联一直极为重视。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1945年IS-3重型坦克把西方吓掉了下巴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经历了战火锤炼的苏联设计师在坦克设计思想上已经炉火纯青,于是结合了二战大规模实战经验和战后最新技术打造的新一代钢铁洪流——T-54/55坦克诞生了。作为苏联二战坦克技术的集大成者,T-54/55在火力、防护、机动上达到了完美的平衡,是当时最先进的坦克之一。不仅性能可靠,而且造价便宜,所以从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整个 T-54/55的产量高达10万量,由5对负重轮组成的坦克海成为北约挥之不去的噩梦。1953年,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精华的T-10重型坦克列装服役,其在当时是火力防护最强的重型坦克。

T-54坦克

一个星期踏平欧洲,曾经让整个欧洲颤抖的钢铁洪流是如何炼成的

T-10是当时火力防护最强的坦克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作为导弹核武器的忠实信徒,赫鲁晓夫对于一切常规武器都嗤之以鼻,一心痴迷于核潜艇和洲际导弹。但尽管如此,当时苏联仍保持着5万多辆坦克的规模,超过北约所有国家的总和。其中不仅有2万多辆T-54/55,还有最新服役的T-62,作为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滑膛炮的坦克,T-62上装备的115mm滑膛炮开世界坦克先河。苏联在其后续坦克上不仅一直使用滑膛炮,而且将西方也带上了滑膛坦克炮上发展之路。

冷战先锋——T-62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在坦克数量上已经确立了对西方的绝对优势,而这个优势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将继续扩大。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国力军力达到顶峰,大量先进坦克的服役不断为钢铁洪流注入新鲜血液,T-64、T-72、T-80等新锐坦克相继问世。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尤其是1965年服役的T-64,是世界上第一种三代坦克,在同时期西方还在装备二代坦克时,T-64无疑是跨时代的武器,其在火力防护机动上碾压当时西方任何一种坦克,在1979年豹2没出现前,没有任何一种坦能与之抗衡。苏联视为镇国重器,严格保密,直到1970年才被公开,此时苏联已经在坦克的数量和质量上确立了对北约的双重优势。

t-64是当时最先进的坦克。

T-72是苏联装甲洪流的中坚。

1981年9月4日,苏联举行了代号"西方-81"的军事演习,这场演习最大的观众就是北约各国,大量西方国家受邀围观。在这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中,苏联陆海空军联合出击,参演总兵力达50万人,淋漓尽致的演示了苏联大纵深装甲集群突击。西方-81演习是冷战的重头戏,同事也是军事对抗的巅峰,是苏联军队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代表了机械化战争时代军队建设的最高水平。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看着演习中苏联钢铁洪流所向披靡的画面,北约各国被吓得面如死灰,美国总统里根说"如果苏联在1981年向我们发起进攻,美国将无力抵抗"。按照北约的估计,一旦苏联发动战争,1个礼拜之内就能占领整个西欧,然后封锁英吉利海峡,阻止美国远征军登陆。

冷战时最让北约恐惧的画面

但俗话说"盛极必衰",由于苏联没有一个像邓小平一样伟大的改革家,因为经济上的困境迟迟无法解决,再加上强大的外部压力。随着1991年克里姆林宫顶端的镰刀斧头旗的落下,这样的场景再永远不会出现了。曾经将北约吓得不轻的钢铁洪流不是被军火商卖掉,就是变为一堆废铜烂铁。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我们很幸运的没有看到钢铁洪流泛滥在欧洲平原的画面。

但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在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正逐渐恢复元气,重整军备。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同时,新一代的俄系坦克也继承了前辈们,钢铁洪流持续向西的伟大梦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昔日苏联红军那令西方胆寒的钢铁洪流将在现于今朝。

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

这个继承者,怎么有棱有角的,怎么看都和前辈不像啊!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