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因为一个妃子的意外死亡,虐杀近三千名宫女的皇帝是谁?

公元1421年,永乐皇帝的后宫爆发了一个惊天大案,而这个大案之所以发生,竟与一个妃子的意外死亡有关。在这场充满血腥、暴虐残忍的大案中,有近三千名宫女被杀,一时间,大明王朝的后宫变成了人间炼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后宫虐杀案”。我们都知道武装造反登上帝位的朱棣名不正言不顺,生性多疑、性格暴虐,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至于因为一个妃子的意外死亡,而如此大动干戈,一次性就处死了近三千名宫女。让朱棣做出如此惨绝人寰之事的妃子究竟是谁呢?朱棣痛下杀手的真正原因究竟为何呢?

因为一个妃子的意外死亡,虐杀近三千名宫女的皇帝是谁?

一个妃子的意外死亡

上面我们提到,虐杀近三千名宫女的原因是朱棣一个妃子的意外死亡,那么这个妃子到底是谁呢?她就是朱棣最喜欢的妃子——权妃,据《明史·后妃传》记载,这个姓权的妃子是个朝鲜人,是永乐年间朝鲜国进献给朱棣的,据说这个朝鲜女人非常美丽,史书中用了四个字来描述“资质秾粹”,就是既清纯又妩媚,朱棣一见到就喜欢上了。再加上这个权妃吹了一手好萧,所以朱棣马上就封她为贤妃,并给她的父亲也封了官职。第二年,朱棣御驾亲征蒙古,也将权妃带在身边,可见朱棣是一刻也离不开这个权妃了。朱棣御驾亲征蒙古,大胜而归,可是让朱棣万万没想到的是,返程途中权妃却病倒了,药石无效,最终在河北临城县去世了。朱棣非常伤心,可见他是真的动情了。但是作为皇帝的朱棣什么女人没见过,至于对一个权妃如此动情吗?有的人就分析,之所以朱棣对权妃如此深情,是因为权妃像极了朱棣心仪已久、仰慕多年的女人,这个女人是谁呢?据说她叫徐妙锦。

因为一个妃子的意外死亡,虐杀近三千名宫女的皇帝是谁?

徐妙锦是否有其人

朱棣的儿子朱高煦曾经说过“权娘娘七分神似徐妙锦”,所以这个权妃可能就是徐妙锦的替代品。那么这个徐妙锦到底是谁呢,据说她是明朝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的女儿,徐达的大女儿是朱棣的皇后,徐妙锦是徐达的小女儿,也就是朱棣的小姨子。说这个徐妙锦天生丽质、满腹经纶、精通音律,朱棣不知怎么就爱上了这个小姨子,但碍于徐皇后的面子,所以不敢造次。等到永乐五年,徐皇后病逝,朱棣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徐妙锦接进宫立为皇后,结果被徐妙锦婉言拒绝了,最后还出家为尼了。那我们说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徐妙锦这个人呢?

史书上关于徐达女儿的记载,只有大女儿嫁给朱棣成为皇后,二女儿嫁给朱珪成为代王妃,三女儿嫁给朱楹为安王妃,关于小女儿徐妙锦正史野史都没有相关记录。另外徐达死于1385年,朱棣在永乐五年要立徐妙锦为皇后,就算徐达临死前有的小女儿,那到永乐五年也已经22岁了,不可能还待字闺中的。也有的人认为,徐妙锦其实就是徐达的三女儿,也就是安王妃,朱棣的弟媳。因为在永乐五年朱棣想要立徐妙锦为皇后被拒,第二年,安王朱楹就被流放到大西北平凉就藩,而关于安王妃的消息就一点都没有了,有的人说她在南京城外出家为尼了,这种可能性反而更高一些。

因为一个妃子的意外死亡,虐杀近三千名宫女的皇帝是谁?

“永乐后宫虐杀案”始末

权妃在后宫得到了朱棣的极大宠爱,甚至让她代行皇后职权,这也招来了后宫嫔妃们的忌恨,与权妃同样出自朝鲜的吕美人就曾挑衅过,可是权妃并没有理会。直到权妃死后三年,权妃曾经的婢女与吕美人的婢女争吵,无意中说出我们家权妃就是被你们家吕美人毒死的,这事被管事太监知道了,于是将吕美人抓起来严刑拷打,最终吕美人招供了。将自己派太监到银匠铺换砒霜,并在返程途中毒杀权妃的全过程说了出来,随后管事太监把口供呈给朱棣,朱棣看后大怒,将吕美人宫中所有人处死,吕美人也被烙铁折磨了一个月后死。

按理说,这个案子该了了吧,但又过了若干年后,后宫再起风波。有一天,朱棣发现宫里一个姓吕的嫔妃和姓鱼的宫女与一个年轻的太监交往过密,于是朱棣就当面点破了此事,但也没做处罚,可面子上过不去的二女却双双自杀了。生性多疑的朱棣听闻此事,难道你们有什么秘密?于是就命人审问吕姓嫔妃的婢女,结果却发现当初吕美人毒害权妃一事是被这个吕姓嫔妃陷害的,更进一步的审讯,发现了更大的秘密,原本这两个人是打算毒害朱棣的,结果以为被发现了,所以畏罪自杀。

朱棣听闻此事,那还得了,原来后宫的宫女们都想置朕于死地,皇宫已经不安全了。于是下令将吕姓嫔妃宫中所有的宫女全部施以凌迟之刑,并且每一个宫女凌迟的时候朱棣都要在现场欣赏,就这样血腥残忍的施虐行为每天都在明朝后宫上演。永乐十九年的四月初八,就在这场虐杀进行到最惨烈的时候,北京城上空天雷滚滚,突然一声巨响,一个落地雷击中了刚建成的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片刻就将三大殿化为灰烬。可是朱棣完全不在意上天的警示,将这场虐杀进行到底,直到将吕姓嫔妃宫中宫女虐杀殆尽。据说一共凌迟了2800名宫女。很多人肯定会问,人间真的有这种惨剧发生吗?

因为一个妃子的意外死亡,虐杀近三千名宫女的皇帝是谁?

“永乐后宫虐杀案”八大疑点

疑点一:凌迟的量太大。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一共凌迟了2800名宫女,这在技术层面是不现实的。因为凌迟是很耗费时间的,目的就是让受刑者体验最痛苦的过程而死。比如明朝大太监刘瑾就是凌迟处死的,持续了三天,4000多刀,按照这个标准,2800名宫女需要行刑二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疑点二:朱棣没时间观看。《李朝实录》记载说朱棣在宫女行刑的时候都会来观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朱棣没时间,在永乐十九年后,朱棣进行了三次亲征蒙古,甚至最后死在了远征蒙古的榆木川,他哪里有时间亲自观摩2800名宫女的行刑过程呢。

疑点三:宫女人数太多。吕氏只是一个普通的嫔妃,宫中是会有一些宫女和太监,但是朱棣有20多个嫔妃,如果每个嫔妃都有2800名宫女,那不是得有五六万人,可是明朝后宫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才9000多人。

疑点四:吕氏身份可疑。《李朝实录》记载吕氏出身商贾,在中国古代宫女和嫔妃的选拔是有一定标准的,必须是良家女子,所谓良家就是,非工、非巫、非医、非商贾,那么也就是说,在朱棣的后宫里是不会有一个出身商贾的嫔妃的。

因为一个妃子的意外死亡,虐杀近三千名宫女的皇帝是谁?

疑点五:所有资料都是孤证。以上所发生的事情全都出自朝鲜的《李朝实录》,全都是孤证,在清朝人写的《明史》中找不到任何痕迹,在民间的野史和杂记中也没有任何线索。如果真的有这么大规模的虐杀案,保密措施能做的这么好吗?

疑点六:雷击后朱棣颁布“罪己诏”。根据《太宗实录》记载,三大殿被雷击烧毁后,朱棣颁布了《罪己诏》,这样一位面对雷击心怀畏惧的皇帝,怎么可能做出虐杀这种事呢?

疑点七:消息来源有问题。据《李朝实录》记载,是这场虐杀的幸存者奶妈金黑回到朝鲜后,才知道这个消息的。可是根据《英宗实录》,这个金黑是宣德年间进入北京的,是永乐十九年案发后的五年,所以金黑不可能是目击证人。

疑点八:金黑身份被篡改。根据《英宗实录》记载,金黑是进贡入宫的宫女或者嫔妃,而不是所谓的奶妈。那么朝鲜为什么要修改金黑的身份呢,可能是为了金黑能幸免于难找的借口,同时又目睹了整个事件全过程,于是修改成了奶妈的身份。

综合以上几大疑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朝鲜的《李朝实录》有伪造历史的嫌疑,不论是“永乐后宫虐杀案”,还是朱棣亲临现场观摩宫女行刑等等,都是朝鲜国因为某些政治需要从而杜撰出来的,《李朝实录》是不可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