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紫禁城,600岁了

作者丨刘福生

在这里,你很难不以敬畏之心肃然起敬,领受它不轻的分量。

24位皇帝,还有众多嫔妃、皇子,以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这里交织着不同的悲喜人生。历史,在这里持续上演着许多重大瞬间。

2020年,故宫已经600岁了。

600个春秋,就是10个甲子,30代人,就是说,故宫见证着30代人的代际更迭。在它身上,不知是时间超越了空间,还是空间超越了时间,让人觉得它实在太过古老,古老得不能通过形象的量化指标去作衡量,时间在它身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抽象符号,难以正确表达它的生命历史,而成为一种城市起源的建筑遗迹。

紫禁城,600岁了

让我们把目光先转移到十五世纪初那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

公元1403年大年初一,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正式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永乐元年,明朝的首都还在今天中国的南京。

这座六朝古都,自东汉时起就被认为有王者之气,明太祖朱元璋将都城定在这里,并集中国两千年宫殿建筑之精华,建造了皇家宫殿。今天这座宫殿所留下了的遗址,仍不失当年的气魄。

而此时的北京城,在大明的版图上,还是朝廷的一个布政司,名曰北平。这里人烟稀少。朱棣11岁时被封为燕王,他和他的旧部们熟悉这里,并对这个地方充满感情。

公元1403年正月十三,朱棣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宫,礼部尚书李至刚提建议道:我以为北平这个地方,是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应该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设一个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为京都。

在这之后几个小时里,将北平升为北京,成为王朝第二个京都的一道圣旨昭告了天下。

五月,一次临朝,朱棣建议将北京实施国都的礼治,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

八月,一天朝会,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朱棣欣然应允。

一场浩大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朱棣的心腹亲信,包括工部尚书宋礼、吏部右侍郎师逵、户部左侍郎古朴,无不投入其中,为这项工程作精心准备。他们深入四川湖广等群山峻岭,开采楠木。他们不仅要面临深入不毛、虎豹蛇蟒出没等极端险恶的自然环境,还要面对开采后木材搬运的巨大难题。这些巨大的楠木,如何运到紫禁城呢?

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书宋礼,曾向皇帝描述了一次大木出山的传奇情景:一天山洪暴发,一株大木顺流而下,遇巨石拦路,大木发出雷鸣一般的巨响,撞击巨石。巨石裂开大木完好无缺。

这只是其中一个特例。更多的木材,从川贵湖北的崇山峻岭中依靠天然的河流和修好的运河,浩浩荡荡,一路输送到北京。

据说永乐时期为建造新宫殿进行的采木工作,持续了整整13年。不宁唯是,开采修建宫殿所需的石料,同样也很艰辛,据现在的专家学者研究,这次宫殿建设的备料过程长达近十年。这十年中,北京逐渐成为了大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

今天保和殿后那块故宫中最大的丹陛石,就是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光开采就动用了10000多名民工和6000多名士兵。运往京城时,则由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掘井一口,在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20000民工1000多头骡子,用了整整28天的时间,才运到京城。

然而,就在朱棣谋划迁都北京刚刚开始的时候,徐皇后去世,这位他最亲密的人去世,给他内心带来了无言的伤痛。照理陵墓应建在南京,但朱棣却悄悄派一个大臣和一个风水先生前往北京寻找吉壤建陵。两年后,在昌平以北20多里的地方,被朱棣降旨圈为陵区禁地,这就是今天的明十三陵。

大臣们意识到这是皇上向他们释放的一个迁都信号,于是纷纷上疏,直截了当反对皇帝暗藏的迁都用意。很快,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及参议陈祚被朱棣贬为庶民,一场紧张的君臣对峙才缓和下来。

1416年十一月,一天的朝议,朱棣多年处心积虑的迁都欲望,瞬间变成了君臣的合意。皇帝对北京宫殿的修建不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民主,群臣也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不仅一致通过紫禁城尽快动工修建,还赞美起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纷纷强烈要求将明王朝的第一首都定在北京:

北京北枕居庸关,西靠太行山,东连山海关,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壮丽,足以控制四方,统治天下,确实是可以绵延万世的帝王之都。

这次决定,意味着中国政治中心开始北移,中国地缘政治从此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政治格局直到今天。

宫殿终于在1420年得以建成,它是在元大都皇宫旧址上诞生的。那个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阁被景山所取代,而整个宫殿建筑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个北京的中心地带,成为这个王朝新的神圣之地。

紫禁城,600岁了

历史在这一刻定了格。这个稳定强大的明王朝不仅牢牢地取得了统治华夏的控制权,成为整个华夏民族的主宰,更在另一层面上以建筑这一特有的元素与形式将封建王权推向了极致。随后的几百年,中国的封建文明与历史车轮都是从这里出发,蕴育繁荣,走向未来的。

我曾两次去故宫,两次都是粗粗地绕着大体框架进行了一次走马观花。既然是陪朋友嘛,行程与安排总要在双方的合意中形成一种节奏步伐,这样的结果,虽然错失了资源,造成效益亏欠,却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再者,故宫的游客如织,人群集聚的密度之高也为轻松游览设置了巨大的人为障碍,人们都朝着它的历史盛名与魔力竞相而来,结果却无形中造成了一种风景拥堵,看的不是纯粹的景点本身,而是人头攒动的人潮。想领略王朝宫殿的独特魅力,太难了!

这么一来,脑子里突发奇想:在一个大雨瓢泼的日子,一个人来到这里,独自享受它的清静之美。没有人流喧闹嘈杂,没有,最有趣的,是能一睹太和殿那千龙吐水的壮观一幕!我早听闻过太和殿台基周围千龙吐水的壮丽奇观,1142个螭首龙头竞相齐发,水注如射,可说蔚为壮观。

如此壮景,老祖宗绝不单单是为了取景上的小题大做,博人眼目,更为深层的意义乃是排水之用。诺大的一个紫禁城,以其高低错落及房舍宫殿繁密,如若不在排水问题上作周全处置,一旦暴雨如注,整座皇宫岂非成为泽国?所以早在动工兴建之初,整个紫禁城地下的排水工程就作了充分系统与周密的部署安排。作为紫禁城位置最高,宫殿地位也最尊贵的太和殿,在殿底座3层台基的汉白玉石阶上便雕有1142个精美的石龙头,名曰“螭首”,“螭首”口内皆有贯通的圆孔,可以辅助排水,每逢下雨,这1142个“螭首”就是1142个排水孔,积水通过它将积水流到地面,再通过地面上完备的出水口进入地下排水通道系统,从而保证了宫殿本身雨水的迅速排除,而丝毫不会有积水残留。六百余年来,故宫以其强大的排水功能在历经无数次的大雨天气中始终游刃有余。

前些年,北京一场大雨,让整个北京城水漫金山,形成历史罕见的严重内涝,唯独故宫无丝毫积水,足见老祖宗的非凡能耐。

华人作家龙应台在回应当身处一个陌生的国度,该如何分辨它的发达与否时,曾说道:

一场雨足矣!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 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飘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是个发展中国家。

显然,故宫的排水工程之强之完密,完全可以赢得最高的掌声;若要以排水功能的强弱来考量当时营造紫禁城的明王朝,自然可以毫不犹豫地断定当时的中国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先进国家,这在中外史学界早已是毋庸置疑的共识。

面对这座宫殿,我竟突然被一种莫名的无形力量深深震撼,对那些参与过紫禁城营建的无数民工、军人表示出无限敬意。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据说当年参与这座宫殿营造的工匠,超过百万之众,成为大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如此浩大纷繁的工事,工匠们所付出的辛劳与汗水又怎能不令人动容!就连永乐皇帝朱棣在写给改建北京城及宫殿工程总指挥陈珪的一封诏书里也表达了这种关切:

要善待工地上的军人和民工,饮食和作息要有规律,不要过于劳累。你们要体谅我爱惜百姓的想法。

这些可爱的匠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人间的奇迹工程,他们当中,除了少数像老木匠金珩、负责石料制作的陆祥、负责工艺的蔡信等被史书记载下来,绝大部分人都湮没无闻,他们当中,不乏手工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当然,也有幸运者,获得皇帝的当面褒奖,两个来自山西的工匠王顺、胡良,永乐皇帝视察工地,一天看到他们的彩绘,皇帝扶着王顺的肩膀:“干得不错。”对他称赞不已。

今天,我们以一个当代人的视角去看待故宫,看待这座紫禁城,仍然能为它的磅礴之势震撼不已,它的砖瓦木石,它的色彩搭配,它的空间布局……慑人眼目的元素铺陈构成一种森严敬畏的强大力量,置身其中,俨然依稀能够体会出那色彩凝重的纲常秩序,皇帝站在这里,说:“这里整个儿都是我的,整个华夏江山都是我的。”堂上一呼,阶下百诺,山呼海啸的震颤简直要将整个大地搅个底朝天,天子威仪在这里得到了尽情释放。

谁能想到,当年的九重之地,禁卫之所若干年后在一场急剧跌宕的社会变革中终于拉下了帷幕。历史也足足地在此开了一个大玩笑,当年的朱棣们费劲心血历经千辛万苦建立起这么一座东方皇城,毕恭毕敬的宫廷设计将皇权威仪展示得淋漓尽致。然而,时过境迁,一场社会变革,彻底颠覆和葬送了这延续已久的制度传承,封建的衣钵已经继承到了最后关头,民主思潮已然觉醒,形成蔓延之势,昔日的紫禁城再也不是禁卫森严,非昭莫入,而演变成了一处全民共享的开放所在。这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富于戏谑,倘若朱棣们泉下有知,该作何感想?是金刚暴怒,怪子孙们无能误国,将大好的祖宗基业彻底败坏,还是一声叹息,自忖世事无常,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既然自己的河山是从人家手里抢过来的,又焉知人家不会从自己儿孙手里将基业夺走!只是,硬是将祖宗体制彻底变样,弄得天地大变,亘古未经,又实在是太让人心疼、愤恨!

虽然故宫当年的境况是不复再现了,但它却给后世遗留下了这么一个恢宏壮观的空间存在,证明这个古老国度曾经有过的辉煌。自秦以降,2 000余年的封建文明,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了明清,已经走向了一种极致巅峰。作为封建文明的集大成者,紫禁城已经将封建王朝的外在气象与制度内核演绎到了最高峰,前方已无进路,任何方向的移步挪动,都是下坡路。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一个时代崩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