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關於2019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關於2019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2019年,在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司法局的關心指導下,園區管委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二次會議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和《蘇州市法治政府建設2016-2020年規劃》,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要求,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為促進園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

一、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領導。2019年5月10日,園區管委會召開法治政府建設暨推進重大行政決策法治化工作座談會,總結通報園區2018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園區管委會獲評2018年度蘇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先進集體),並就2019年度工作任務進行了部署。

(二)加大對政府工作人員的法治培訓力度。通過菜單式選學、黨工委集體學習等形式,舉辦領導班子集體學法活動,專題學習依法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等內容,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的能力。司法局、綜合執法局和市場監督局等部門,採取高等院校集中學習、邀請專家講座等方式,對本單位領導幹部、法制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等重點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將法治教育作為政府工作人員入職、晉職和日常培訓的必備內容,不斷提高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水平。

(三)強化對法治政府建設的宣傳工作。推進以政府門戶網站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設宣傳工作,豐富法治政府建設專欄內容,全年共在專欄發佈67條信息。園區各單位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法宣活動,司法局深入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全年通過政務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共發佈160餘條信息,針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防範非法集資等重點工作廣泛開展宣傳。

(四)優化政府法律顧問管理制度。制定《蘇州工業園區政府法律服務律師事務所庫成員單位分級管理工作規則》,探索律所庫成員單位分級管理工作,明確正向激勵、違規懲戒、容錯糾錯等分級管理規則。組織專家選聘2020-2021年度管委會法律顧問及2020-2021年度管委會法律服務律師事務所庫,選強配強法律服務的“外腦”和“智庫”。

二、圍繞改革事項,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一)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承接代理記賬、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等審批事項。依託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建設紅利,分類適用“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制和優化准入服務”等舉措,穩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破解“辦照容易辦證難、准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堅持在“減時限、減材料、減環節,優化流程”上做文章,時限、材料、環節大幅壓減。在外資登記備案等事項中試點“秒批”舉措,境外投資“單一窗口”創新做法在全省推廣。制定《蘇州工業園區關於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實施方案》,探索實施跨部門聯合抽查。

(二)持續優化園區營商環境。持續推動園區營商環境30條、“1+N”放管服創新舉措等政策落地生效。構建《蘇州工業園區一流政務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園區繼續獲評2018年度全省營商環境先進地區。構建“全生命週期”—“整合一類事”—“辦成一件事”—“辦好單事項”四維一體政務服務體系。推進“一網通辦”建設,完善“一網通辦”平臺功能,助力園區營商環境整體提升,“一網通辦”工作成果被中組部列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教學案例。

(三)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制定《蘇州工業園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建立健全園區信用建設政策體系。積極探索信用容錯救濟途徑,規範開展信用修復,深化“失信懲戒”的多領域應用,“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理念已然深入人心。

(四)完善應急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起草園區總體應急預案,在應對災害天氣、突發環境事件、食品安全事故等方面建立應急預案,在全區範圍內廣泛開展應急演練。2019年,園區累計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含工礦商貿、道路運輸)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明顯,各級安監部門對企業廣泛開展執法檢查和立案處罰。

三、提升規範性文件管理水平,夯實依法行政的制度基礎

(一)依法開展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工作。嚴格執行上級規定,對《蘇州工業園區綠色發展專項引導資金管理辦法》等管委會規範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對合法性審查中的疑難複雜、專業性強的問題,主動藉助政府法律顧問的力量,把好規範性文件的審查關。

(二)落實規範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編制工作。經過研究論證,確定園區34家單位具有規範性文件制定主體資格,編制清單後向社會公開。

(三)紮實開展規範性文件備案和清理工作。向市委、市政府報備規範性文件,報備率、及時率、規範率均達100%。經發委、勞保局等30家單位清理涉及證明事項、企業權利義務內容的規範性文件,及時修改或廢止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的規範性文件,為落實國務院和省市重大決策部署掃清制度性障礙。

(四)認真完成法律法規等草案徵求意見工作。指導起草單位採取公開徵求意見、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充分聽取公民、企業等主體的意見,提高管委會規範性文件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積極會同各單位研究《江蘇省中醫藥條例》《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等30餘份法律法規草案,向上級反饋意見,積極發出園區聲音。

四、提高決策質量,加強重大行政決策規範化建設

(一)細化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操作規則。參照《蘇州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實施細則》,結合園區實際,制定《蘇州工業園區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實施細則》,完善了公眾參與等6項程序運行規則,更便於各單位實踐操作。

(二)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工作各項要求。組織各單位申報重大行政決策建議項目,經評估論證,《蘇州工業園區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規劃》《關於擴大園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區域的通告》等8個事項列入園區重大行政決策目錄並向社會公開。科信局、園區公安分局等承辦單位嚴格履行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等決策程序,並認真做好網上運行和檔案管理等工作。選取實施滿2年,涉及住房保障內容的重大行政決策,全面評估實施效果,及時發現問題,提高決策質量。

(三)繼續做好重大行政決策規範管理試點工作。2019年初,斜塘街道被列為蘇州市標準化體系化試點單位,在市司法局的指導下,該單位積極做好重大行政決策工作,在規範化體系化上積極探索,於2019年12月順利通過蘇州市驗收。

五、強化執法監督,協助執法機關提升執法水平

(一)進一步貫徹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根據國務院和省市最新要求,修改完善“三項制度”並制定實施方案。在執法公示制度方面,對事前、事中和事後等階段的公示,均結合上級要求作了細緻修訂。在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方面,綜合執法局、市場監管局開展專項培訓,對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的記錄方式予以明確。在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方面,園區各執法單位均明確了審核機構、範圍、內容和責任,確保重大執法案件的審理客觀公正。

(二)積極開展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審核確認工作。經過審核,確定綜合執法局等18個法定行政機關、檔案管理中心等16個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具備行政執法主體資格。

(三)認真完成行政執法證件申領和換證工作。為工作人員新申領行政執法證和行政執法監督證,並依法開展證件註銷工作。

(四)組織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園區管委會組織5名法律顧問,對照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標準和《蘇州市行政執法案卷製作規範》,集中評查了12家執法單位共計40份行政執法案卷,發現案卷中存在的問題,並向有關單位反饋及推動整改。

六、突出監督機制,規範行政權力的行使

(一)加強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建設。認真履約和兌現園區管委會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和簽訂的各類合同。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加大審計部門對管委會各單位領導幹部行政行為的專門監督力度。

(二)加強對公務人員的誠信管理。建立公務人員誠信檔案,依法依規將公務人員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廉政記錄、年度考核結果、相關違法違紀行為等信用信息納入檔案,將公務人員誠信記錄作為幹部考核、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

(三)持續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在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的基礎上,結合“一網通辦”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政務公開事項清單梳理和目錄編制。創新構建“一網通看”框架結構,將“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的要求,納入政府網站“政務公開”版塊。繼續完善政務公開電子監察系統、政務公開統一平臺以及重大建設項目“一碼通”平臺三個軟件開發項目功能,改版上線“園區政務公開”微信公眾號。

(四)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突發事件信息發佈制度。組織各單位新聞發言人赴中國人民大學專題培訓,完善新聞信息發佈審核制度。策劃組織好園區25週年開發建設等主題宣傳報道工作,及時動態發佈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設立等重大信息,營造濃郁主流輿論氛圍。

七、積極化解矛盾,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獲得感

(一)穩妥做好行政複議工作。積極推進建立統一的行政複議受理中心(窗口),指導街道、社工委普遍設立行政複議受理點。完善行政複議案件審理機制,嚴格執行和完善材料接收、受理、聽證、審理和案卷歸檔等各環節辦理流程。延伸複議工作職能,制發行政複議意見書和建議書,解決行政管理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二)積極做好行政應訴工作。組織園區主要執法機關法制人員旁聽行政訴訟案件庭審,提升法制人員應訴水平。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認真做好答辯舉證工作,全年管委會本級未發生敗訴案件。

(三)建立健全行政調解工作機制。建立園區管委會負總責,園區司法局牽頭,勞保局、市場監管局、規建委等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機制,充分發揮行政調解在化解行政爭議和民事糾紛中的作用。

2019年園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主要是:依法行政能力尚需進一步提高;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力度有待加大,績效考核指標有待進一步優化;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離上級要求尚有一定距離,少數部門敗訴案件數量偏多。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繼續加強統籌部署。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和《蘇州市法治政府建設2016-2020年規劃》,結合市政府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對園區各部門提出明確的法治政府建設要求,制定科學有效考核評價指標,定期督查重點工作,切實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二)切實增強依法行政能力建設。繼續加大對政府工作人員的法治培訓力度,特別是聯繫黨工委、管委會中心工作,選取合適主題,完善集體學法制度。繼續探索完善園區政府法律顧問管理制度,引導政府法律顧問在重大行政決策、案件辦理、規範性文件制定和法治培訓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三)進一步做好規範性文件審核工作。貫徹落實上級規範性文件審核要求,起草部門和司法局要把好園區黨工委、管委會規範性文件的起草和審核關。

(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據上級政府部署,結合園區管委會當前面臨的自貿試驗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重大發展機遇,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監管機制創新和政府服務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

(五)重點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嚴格執行“三項制度”,從源頭、過程及結果等方面規範執法行為,加大對行政執法案卷的評查力度,探索構建新型行政執法監督制度。

(六)加強行政複議應訴工作。嚴格依法辦理行政複議案件,完善行政複議辦理機制,提高行政複議案件辦案質量。加強與司法機關的溝通,認真分析總結敗訴案件,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不斷提升行政應訴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