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毒霾之下有“蓝天”

官学荣

新年伊始,在岳阳市区的车站码头、机场景区、商场酒店、社区机关、楼道公厕……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防护服,脚穿作训靴,肩扛弥雾机,正紧张而细致地对可能沾染病毒的每一个地方进行着严格的消杀。他们的平凡身影与爱心善举组成了这个春天里靓丽的风景。

有一些选择总让人敬佩

毒霾之下有“蓝天”

就是这样一群平凡普通的人,12年来,不计报酬,义无反顾,无数次选择与死神赛跑,让生命接力。他们一次次穿行在生命禁区,奔驰在救援路上。四川汶川、云南鲁甸地震,华容新华垸溃决,东方之星翻沉船搜救……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危险,他们就战斗在哪里。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这样一场人类所面临的劫难,他们同样没有缺席。

他们是谁?他们是我们并不陌生的岳阳蓝天救援队。

蓝天救援队,作为国内最大的民间专业救援机构,同时作为一个国际化的NGO(即非政府)组织,他们代表的是一股社会清风,在奉献自我的同时,播洒着人间大爱。他们垫高的不仅是自己,而是力挺着一个时代的脊梁!

岳阳蓝天救援队,是一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有组织、有纪律、有素质而唯一没有报酬的纯公益救援队伍。这群从小受着湖乡文化熏陶的巴陵儿女,其信仰如滚滚长江百折不回,其襟怀如浩浩洞庭心有天下。他们的誓言写在蓝天下,他们的丰碑立在人世间,2016年获得“5A”级社会组织最高荣誉称号。

队长陈华,湖南岳阳市的一名税务干部,今年50岁,铁骨铮铮,滿腔热血,浑身充滿正能量。他出身军人家庭,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军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炮火纷飞的老山前线,他经受过血与火的战争洗礼。转业到地方后,他一直秉承积德行善的信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2年如一日,他带领着这个团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历尽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各类救援救灾活动500余次。他本人也于2016年荣膺全国最美志愿者。

春运,数十亿人次的出行,造成了所有的交通拥堵和多方面的安全隐患。今年新年的1月10日起,岳阳蓝天救援队又与往年一样,一直服务在紧张的春运流水线上。或扶老携幼,或帮拿行李,或维护秩序……这是他们已经连续8年一直坚持在做的“暖冬行动”。

我们说:很多时候的搭一把手,温暖的就是无助的灵魂。有时的所谓奇迹,无非就是千万个你我他而形成的众志成城。

1月23日,武汉因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被迫按下“暂停键”。岳阳作为比邻城市,贯穿南北,连接东西,又是春运高峰,流通人口的大量进出让整个防控形势徒然紧张,人人谈疫色变,避之不及。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岳阳蓝天救援队立即通知正在高铁站进行“暖冬行动”的队员戴好口罩、手套,注意安全,同时要求做好投入下一场更加危险而艰巨的战斗准备。

在现场带队的陈华,找了个可以暂时坐下的地方,然后习惯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点燃。他吐着烟圈,神情凝重。此时,他已敏锐地感到了疫情的严重性。

他拿出手机,接通了市政府应急管理局的电话,代表蓝天救援队请求参与防疫大战并得到认可。

当天夜里,陈华紧急召开队委会成员会议并决定:由他本人带队,通过自愿报名,挑选身体素质好、作风优良的党员、团员志愿者,组成防疫消杀突击队。同时安排副队长倪军负责采购消毒水、口罩、手套、全式防护服、防护眼镜、弥雾机等物质;安排孙文勇负责突击队后勤保障工作;安排秘书组负责收集统计各地消杀申请,下达消杀日程。

会议刚一结束,蓝天救援队的微信群里就炸开了锅,大家争先恐后纷纷报名要求参加突击队。

“让我上,我是中共党员。”

“我报名,我曾经是军人。”

“我要参加,我是老队员,有经验。”

……

“我是蓝天的一员,我没有理由不参加集体的行动。”

一下子,报名人数就大大超过了所需人数。

最后,经过审核,从中挑选了30名队员组成了精干的防疫消杀突击队。

殷涛是第一个报名却没有得到批准的队员。原因是他的父亲因脑溢血刚刚出院还卧病在床神志不清,两个孩子小的才刚满一岁。虽然未能上得前线,但他却情系队友,经常为他们送去食品和蔬菜。

第二天队伍集结,30名队员签下庄严的承诺书。与其说这是一份承诺书,不如说就是一纸生死文书。

“……本人自愿临危受命,参与岳阳蓝天救援队组织的公共区域消杀行动,定不负使命。本人理解并清楚防疫消杀活动存在的潜在风险;本人知道参与消杀活动有可能导致受伤、患病、感染新冠病毒甚至死亡的风险;本人自愿参加防疫消杀活动,同意承担并接受任何所有的伤害风险;本人承诺免除活动组织者、联系人和同行伙伴的法律责任。”采访中,我见到了这份承诺书。白纸黑字,工整的签名与鲜红的手印让人肃然起敬。

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陈华又联系到市疾控中心,由该中心对“参战”的一线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

“选择不是没有顾虑,而是因为曾经立下誓言;勇敢并不等于不害怕,而是双脚颤抖依然前行。”陈华这样说,“病毒有多危险,我们也听说了,病毒离我们有多远,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想象到。然而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我们不但要笃定前行,而且还要跑出生命的加速度。”

是的,他们也是普通人,普通到没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普通到没有可以拿到台面去说的身份。说白了,他们中间大都是一些个体工商户,他们或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也有着同样的血肉之躯。病毒造成的忧虑、胆怯和恐慌同样也时刻裹挟着他们。

队员们都是按要求自费统一租住在一家便捷酒店。夫妻不能相见,家人只能分离,孩子还须托管……

突击队有明文规定:“所有突击队员均为志愿参加,由队部统一购买保险,任务期间绝对遵守队部管理条例;环境恶劣,为避免队员间交叉感染,所有队员进行封闭管理,期间不得与外界人等接触;所有队员须做好个人防护,任何时候不得擅自解除;就餐不得相对而坐,不得交谈;统一作息时间,早晚自测体温并上报登记;后勤人员施行送餐制,不得与突击队员发生直接接触,采买人员不得与厨师发生直接接触;原则上所有突击队员中途不得退出,特殊情况需要退出者应自我医学隔离14天,并每天上报身体状况。”

“生命重于泰山。相对其他公益组织,我们是直接以生命救援为主要取向,这就意味着我们自身的风险更高,付出的代价甚至牺牲的可能性要更大,没有严格的管理绝对不行。”采访中,陈华深有感触地说。

对蓝天的队员来说,这次出征,更不比往常,这次选择,危险更大。平时所有的救援救灾活动,往往都还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而这次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心理压力普遍特别大,家人亲友也特别担心。

有一些场景总让人难忘

毒霾之下有“蓝天”

病毒如同看不见的飓风,无形地席卷着平静的城市和乡村,又仿佛涉海而来的黑狮之群,张牙舞爪。人人都在自卫,个个都在上演着自己的“围城之战”,然而,蓝天人却坚定地汇入了抗疫的逆行洪流。

有时候,那些陌生的背影,却偏偏是如此鲜活;那些平凡的面孔,却偏偏如此生动。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除了医护人员,蓝天的消杀队员是离病毒最近的。因为,越是出现了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的地方,居民就越恐慌,消杀就越迫切,而进入那样的地方,被感染的风险当然就越高。

“总觉得有一种眼神在催着我们加快速度。”这是队员李光华最深刻的感受,“我是一名老队员,近几年参加队上活动每年都在700个小时左右,一些危险悲惨的情景也基本上习以为常了。然而这一次,很多场景硬是让我情不自禁,多次流泪。”在我与他的交流中,他也是几度哽咽。

原来,为了减少药液浪费,提高消杀效率,每个人必须加快行走速度,一般情况下就是连走带跑。

很多个小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每次他们给消杀队员带路的时候,尽管赤手空拳,却总是落在了消杀队员的后面。可想而知,消杀队员们一天到晚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

队员卢奇文,就因为一次消杀走得太快,护目镜上的雾珠与药雾相遇造成了视觉的模糊不清,一脚踩空,不幸从楼梯上摔了下来,造成了骨折。那一刻,锥心的疼痛并没有让他落泪。然而,躺在病床上的他,望着把他送进医院的队友,眼里却饱含了泪水,他深情地说:“我已败下阵来,不能与大家一道继续战斗,希望你们一定要多多保重,平安归来。”

这里是公共卫生的消杀战场。正所谓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蓝天的队员们打的就是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歼灭战。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有确诊病例的小区,看到临时扯起的绳索,还有设置的路障,心情就突然紧张起来。特别是第一次跨过“封锁线”进入楼栋单元近距离接触疫源地的时候,仿佛就有无数看不见的群魔在乱舞,疯狂地向自己袭来。每个人都有本能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就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无数的居民站在阳台上、窗户前同时向我们频频点头伸出大拇指,看到了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听到了片片的喝彩与惊呼声。”

采访中,李光华说到这里,擦了一下眼泪又有些激动地继续说:“那眼神,是一种独特的信任,也让我们感到了独特的被尊重。于是我们每个人就好像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不再犹豫也不再畏惧,几乎就是冲了进去,将所有的地方消杀得彻底、仔细。”

在消杀的日子里,陈华和他的团队实践共同的誓言,执行着一样的标准。正是这种理想信念、这种率先垂范、这种意志融合,让每一个队员都变得越来越坚强,而且不会轻易因外力的作用而改变。于是,他们仿佛是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进行着精湛的艺术表演,喷薄而出的药液所形成的弥雾,在他们的眼前也就变成了诗,化作了虹,最后演绎成了美丽的风景。

疫情就像一面明镜,映射出形形色色的人心。 蓝天救援队投身到消杀防疫,没有谁要求他们这样做,没有谁给他们开工资付报酬,没有谁替他们的食宿埋单。他们即使做得再好,也没有谁为他们晋级加薪或者提拔。他们所有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一种高度的自愿,一种行善的良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蓝天人就是一群“疯子”!

立春了,阳光灿烂,温度上升了很多,这对于那些身着防护服而密不透风还要背着几十斤机械与药液的人来说,是十分难受的。在大街小巷,在城市的每一个公共场所,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汗臭味、男人味、药液味……所有的味道汇聚在一起,确实够呛。而每天回到隔离的酒店,还必须彻底地打扫个人卫生,即使再苦再累。

“每一次卸下武装,整个人就有被掏空很虚脱的感觉,即使面对再香的饭菜,胃蕾都没有了反应。”小个子队员易景明这样说,“尽管这样,当我们互相看到被汗水浸透了的口罩箍在下颔处,那种滑稽的样子,脸上又会洋溢着笑容。”

一个多月的自我隔离,无数闭门不出的人们都在通过多种形式缓解自己的压抑和难受,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的除了疫情就是异想天开的搞笑与调侃了。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件又苦又累又危险的事让你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日复一日反复去做,那将是一种怎样的难受?

“刚开始的一周,因为有激情,有体力,也没有感觉到特别难受。但是,一周以后、十天二十天以后……我们就变得越来越害怕了,每天所穿的内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一次出发,加油加药加水的时候,看到那药箱,看到那弥雾机,仿佛就像大山一样让人不寒而栗。有时候坐在车上两腿都不由自主地发颤。”这是老队员李光华的话。

其实,哪里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在这场疫情国难里,有的都是挺身而出的普通凡人。

“我将组织参与防疫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妻子女儿已经习惯了我的做法,每一次灾难来临,我也从来没有落后,这一次,投入防疫战斗,家人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陈华说,他的妻子听了他的决定,也还是那句每次出征前的话:“自己好点,我们等你平安归来。”

每次回到集中居住的酒店,每个人都感觉腰酸背痛疲惫不堪,落坐了就不想动,也不想吃,只想睡。

可是真一睡到床上静下来的时候,又会特别的想念和牵挂亲人。晚上休息时,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与家人视频,互报平安,互致祝福。这是他们一天中最开心最放松的时刻。

阳光依然明媚,小鸟没有因为人间的劫难噤若寒蝉,依然在树上跳上跳下叽叽喳喳;油菜花早已等不及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季节竞相开放,尽情成长,恣意蓊郁。

2月8日上午8:00,15名直接参与消杀的突击队员,全副武装从队部整队出发,一小组前往君山区广兴洲镇社区街道进行消杀。

午餐后,四名队员在车上待命。小组长刘军去同镇上对接下午的消杀场所,时间不过几分钟,可当他回到车前时,四名队员都已呼呼大睡。看到队友如此疲惫不堪的样子,刘军实在不忍心打扰,就在车外找个地方坐了十来分钟,再上车叫醒自己的队友。

2月9日早晨7:00点,咋暖还寒,而此时蓝天的消杀队员们早早地就起来了正吃早餐。除了包子馒头,还有其他队友从家里送来的鸡腿和卤鸡蛋。

这一天要完成50个单位和小区的消杀任务。

“肩上负重的是器械和消毒液,整天闻到的是刺鼻的气味,还有疼痛难忍浑身难受的身体,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咬紧牙关在坚持。” 这是消杀二组组长刘志勇对我说的一句真心话。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队员们用过午餐之后,因为无法返回驻地休息,也不能去打扰当地居民。五名个队员,就地坐在小区花坛边上,手撑着头一下就都睡着了。看到他们那样的疲惫不堪,不少目击者流下了心痛的眼泪。

是的,每天十几个小时,身负60斤的重量,在药雾中穿行30000余步,一干就是一个月,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对身体的挑战,更是对信念的考验。

元宵节中午,正是家家团圆的时刻,所有突击队队员,因为回驻地路程远会影响消杀进度,午餐只能在消杀现场解决。大家各自卸除部分武装,消毒洗手,然后依次从携带的车里拿出水壶,每人一桶方便面,外加一个鸡翅。露天下,地当桌,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中餐。那种情况下,谁也顾不得那么多,因为身上还有任务,必须赶紧吃完,赶紧干活。

有一些故事总让人感动

毒霾之下有“蓝天”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参加消杀的突击队员,大都是一家之主,家中难免这样那样的事情要安排要处理。然而,加入到了这个行列,进出就几乎没有了自由。

“防疫消杀,我们没有退路,打赢这场战争,不仅需要医护人员,更需要全民的参与。”蓝天的队员都是这样说。

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蓝天救援队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稳定的“家”,一个放置车辆器械的仓库与平时集结培训的队部。多么小的一件事,然而,他们依然只能今天找这个明天找那个去支持,一直都是寄人篱下。但是,面对生命救援,面对重大灾难,他们却没有丝毫的含糊。

已订的装备因为春运物流紧张,加上到处封城封路,迟迟没有发货。

疫情不会等人,时间就是生命。陈华当机立断,正月初三便带领两名队员连夜出发,驱车往返1400公里,历时36小时,跨越4个省市,硬是将这批新型消杀弥雾机、防护服、口罩等防疫装备昼夜兼程及时拖回了岳阳,并及时向岳阳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备。

同舟共济,守土有责。自抗击新冠病毒战疫打响以来,岳阳蓝天救援队云溪组125名队员,一直处于实战状态。每天参与检查体温、社区摸排、消毒杀菌等科学防控之中。他们的身影遍及了所有的路口、街道和小区。

每天都会有无数的市民通过各种途径向“蓝天” 请求消杀支援,作为队长的陈华,一晚上不知要接到多少这样的电话。有时候刚一眯上眼,身边的手机就又响了起来。听蓝天的队员说,陈华每天工作都在十六个小时左右。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还是协调员。

同病魔较量,关键的是要与时间赛跑。为了节省脱换防护服的时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队员们有时候半天都不敢喝一口水,中午也很难保证正点就餐,很多时候是匆匆对付几口就又投入了下一个消杀点的战斗。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前方吃紧,还有后方。随着防控形势不断升级,突击队员们的工作量也不断加大,从开始每天的八小时,逐渐增加到十小时,十二个小时……而后勤保障也越来越困难,食材开始供不应求,市面上也难以满足,一些队员便把家里的年货一一奉上,以保证前后的队员一日三餐能够吃好。

蓝天的行为也深深地感动了不少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短时间内,他们收到了中石油岳阳分公司送来的油卡;收到了中国二冶集团、东陵大药房等送来的口罩;收到市政协委员彭蠡月、市民娇娇、杨毅等的捐款。收到了“网网鲜”等餐饮企业送去的暖心饭菜及包子馒头等。

队员刘志勇,是一位冬泳爱好者,也是冬泳协会的会员,身材魁梧,身体素质相当好,他是此次消杀的小组长。他平时言语不多,却对队友关爱有加。急难险重面前,他总是一马当先毫不含糊。每天除了完成自己任务外,还会对个子小体力差的队友给予帮助。给他们加水加药,替他们洗衣按摩。

消杀已进行到第15天,这天中午,陈华的手机又响了,开始他还以为是求助消杀的电话,等到拿出手机一看,却是自己妻子打来的电话。这时,陈华的心里怔了一下,接通电话,只听得电话那头妻子微弱的声音。“怎么啦老婆”陈华急切地问。“我晕倒了,动弹不得……”电话里依然是妻子有气无力的救助。

事发突然,陈华如果回家,按规定就不能再归队,而他是一队之长,后面的防疫消杀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艰巨,怎么办?他只得一边驾车往家里赶,一边求助社区医生。在小区门口,他与社区医生在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进行了简短交流,并让社区医生拿了自家钥匙去家里给妻子看病。他自己便在楼下焦急地等待。医生进得门去,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陈华的妻子瘫躺在地上,脸色苍白,样子很疲惫,发出的呻吟声也很脆弱。她立马上前将其搀扶到床上,又找出平时她所吃的药让其吃了。这时,医生听到陈华妻子说:“不好意思,麻烦你了,已经好多了,老毛病,不要紧,他是一队之长,请转告让他快点归队吧!”医生处理好一切,回头告诉陈华说:“你爱人已经没有大碍,后面的事就放心交给我吧。”陈华拜托了社区医生,又给妻子打了个表示歉意的电话,就急匆匆踏上了归队的路。

刘军,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不仅有自己的事业,更有自己美满幸福的家庭。今年春节,在海南工作的父母也退休第一次来到岳阳他们家过年,活泼可爱的女儿正月初六满周岁。原本打算一家人欢欢喜喜在家过年,还为女儿庆祝生日。可是疫情来临,刘军不但自己积极投身到了防疫消杀,还将自己运营的酒店客房无偿地拿出来用做了防疫之用。

这一切也得到了刘军妻子和家人们的全力支持。防疫工作的二十多天里,刘军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也很累。尽管如此,他仍然会利用晚上和家人网络视频。2月25日,是消杀行动的最后一天,每晚准时的家庭网络连线却中断了,刘军有点纳闷,可是当晚还要处理第二天的收尾工作,这个疙瘩也就在他心底暂时放下。当活动胜利结束,他喜悦的奔回家中时,却没有出现他脑海里女儿欢喜跑来和她亲吻相拥的场面。

他走进房间,看到的却是满脸红扑扑且明显消瘦了不少的女儿躺在床上,额上放着一块降温湿毛巾。眼前的一切让刘军的心都碎了。这时候妻子从厨房端着药来到女儿的床边,刘军难过且埋怨的对妻子说:“宝宝这样了,你为什么不和我说一声?”妻子喃喃的回答:“你已经那么忙那么累了,我怕打扰你,让你分心!”

此时,这个从来不流泪的汉子,抱着女儿和妻子,哽咽的说道:“宝贝,爸爸从外面打怪兽回来,再也不离开你们了好吗?”女儿没有回答。刘军继续说道:“我只是千千万万个防疫逆行者中的一员,我们多一份担当,疫情就少一分肆虐,群众就多一份安康。”

时间一天天过去,疫情依然严峻,队员们体内的能量仿佛耗尽,气温也在回升,后面的消杀工作变得越来越艰难。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提高消杀效率,蓝天的队员们把弥雾机固定到三轮车上,利用三轮车的行驶速度,结合电动背负式喷雾器喷射面积大,水雾流速高的特点,很快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君山区广兴镇光明村等地方,队员们看到这种良好的消杀效果,大家不无感慨地说:高手在民间啊!

如果有人要问,在这场灾难面前,岳阳蓝天救援队到底做了什么?我只能抽象地告诉你:仅直接参与消毒杀菌的突击队队员,历时一个月,足迹遍布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经开区和南湖新区。每人每天背负60余斤的器械和药液,穿行30000余步,全队累计消杀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

千磨万击还坚劲。因为他们的梦想在蓝天,于是才有了不断地以自己的行为践行着自己的誓言,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与疫魔抗争的长城。在雪白的纸上,签上“敢死”的名字,按下鲜红的手印。从此,岳阳的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就留下了他们坚毅的身影,就遍布了他们逆行的足迹。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他们其实只是一群志愿者,在如此凶猛的疫情面前,用得着这样拼命吗?陈华说:“生命在呼唤我们,使命在催促我们,我们的梦想在蓝天。”这是我们蓝天人心中的信仰与追求。

是的,他们不是医者,又怎能悬壶济世;

他们不是战士,又怎能冲锋陷阵;

他们不是歌者,又哪来美妙的歌喉;

………

但是,他们有信仰,疫情不散,他们誓死不退;争分夺秒,是因为有生命相托。

星星微芒,汇聚成光。疫情终将过去,让我们记住蓝天人现在的模样。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