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中国第一家族连着富了9代,现有后裔300万,富商太多,没一个败类

晚清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满清是个最大的奴隶培养所,外国人到中国,只觉得满耳都是“喳喳”声,到处都是奴才和主子。

满清大臣好歹也是贵族官宦出身,却一个比一个更具有奴才相,他们心甘情愿沦为朝廷的狗。这是一个无比卑微的时代,比一切时代更不尊重人本身的权力,甚至连“做人”都成了奢侈。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权固然是高高在上,然而在大明,朝臣们文采斐然,风度翩翩,才子们谈笑得体,指点江山,大明的衣冠朝服、文明礼仪,曾经深深震撼了朝鲜,他们将这一切记录在自己的历史上,也学习了明朝的衣冠和姿容。

明朝虽然也是皇权最高,然而臣子们都把自己当人,不像清朝,臣子们都把自己当奴才。

中国第一家族连着富了9代,现有后裔300万,富商太多,没一个败类

在晚清也有活得像个人一样的大臣,曾国藩算一个,胡林翼也算一个,李鸿章晚年谈论起曾国藩也是赞不绝口,曾国藩是少见的为人臣而又不失骨气的汉臣,更重要的是,他很会培养后代。

曾国藩临危受命,帮清朝剿灭太平军,他临时组建的湘军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说到底还是曾国藩的人脉起了作用,此人很会做人,更会做官,人脉资源非常广。

曾国藩能在湖南迅速建立起一支团练,说明他的人脉十分广阔,而他从广州购买西洋炮火,对银钱的筹集能力十分迅速,包括找外国教练教会湘军操练洋炮、洋枪,靠得就是他的人脉广阔。

曾国藩不仅有军事天赋,而且很会写文章,他的字也很好,曾国藩随便写一篇战斗檄文就很有煽动力,他能抓住读书人的心理,能煽动大家的积极性。

中国第一家族连着富了9代,现有后裔300万,富商太多,没一个败类

其次,曾国藩很有为人处世的智慧,他的处世之道至今被人们奉为圭臬。

在曾国藩操持团练时,绿营跟他的团练产生矛盾,曾国藩没与之辩论,而是将团练迁移到别的地方,有人说曾国藩位高权重何必让他们?但曾国藩觉得吃亏是福。

一个聪明人,要懂得减少对立面甚至化敌为友,才能有更大的出息,争一时意气的人最没出息,因为他们短视,到他们困难的时候,看谁帮他们?

曾国藩不仅擅长治国,还擅长治家,他的家书不仅在清末是人手一本的畅销书,现在看来也很有教育意义,曾国藩的子孙在他的家书指点下奋发图强,个个都很有出息。

中国第一家族连着富了9代,现有后裔300万,富商太多,没一个败类

历史上很多皇室家族都不擅长治家,李世民不就是吗?孩子一个比一个失败,没一块好料。

那些官宦人家也是“富不过三代”,子孙有出息的不多,但曾国藩家族就一直长盛不衰。

曾国藩在去世之前说:“我这辈子打仗也是造孽,杀戮太重,怕影响后代的福气,所以你们记得,咱家以后只能出读书人,不能再出武将。” 纪泽含泪答应了。

曾国藩在家书上列举了几点重要的、需要遵守的家训:

第一就是孝道,孝道比什么都重要,能够积累很大的福气。

中国第一家族连着富了9代,现有后裔300万,富商太多,没一个败类

第二是教育子女要爱劳动,因为人的福气是有数的,如果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福气就会花完,如果一直勤奋学习,亲自劳动,并能勤俭节约,福气会像雪球一样越积累越多。

第三是慎独,人就是在独处的时候都不能放纵自己,要谨慎,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一句也不要说,养成习惯,不要觉得没人看见就什么都说。做政治是很危险的,人在官场多说一句,可能就有灭顶之灾,因为隔墙未必没有耳朵和眼睛。

只有你在任何场合都能始终如一,才能远离灾难。

第四是要对生命、对万事万物保持敬意。

中国第一家族连着富了9代,现有后裔300万,富商太多,没一个败类

不要以为你多有能力,你的能力也源于你的福气或者父母的德行,比你有能力、有福气的人多了去了,骄纵容易造成灾祸。所以保持敬畏心,才能让你有更多福气。

如今曾国藩后人已经到第九代、第十代了,三百万子孙有突出成就的就有三百多人,其他的也都非富即贵,没有一个败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