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万历三大征之一——抗日援朝

谈起援朝这件事,大部分人会想到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其实在数百年前的明朝已经开始了援朝的举动。

公元1592年,丰臣秀吉在收复了日本国之内的反对势力,统一日本之后,便将目标指向了临海而居的朝鲜,丰臣秀吉命大将小西行长、加藤清正帅军进攻朝鲜,日军所向披靡。而此时的朝鲜由于国王李昖沉湎酒色,军备松弛,自然是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李昖一路败退,途中所经之地,譬如平壤、义州等,先后落入敌军之手,朝鲜国土几乎陷落十之七八。而在此种情形之下,明朝身为朝鲜的宗主国,开始应朝鲜的要求,出兵进入朝鲜,但此时明朝内部大多认为日本蕞尔小国,不堪为战,所以仅派以副总兵祖承训为首的一干明军进入朝鲜,由于明军初入朝鲜,不识地利,再加上兵力不多,很快明军就遭遇到了战败,祖承训仅以身免,余人皆战死。


明万历三大征之一——抗日援朝

丰臣秀吉


明廷接此消息后,立即重新做出了兵力部署,以经略宋应昌、名将李如松为首,集合数万人马进入朝鲜境内,此时的明军没有刚入朝鲜般那样粗心大意了,与日军的数次交战,连战连捷,直至进逼王京,但是在王京附近遭到日军埋伏,李如松险些阵亡,遭此打击后,明军与日军暂时形成对垒的局势。三月,明军的另一支部队刘綎、陈璘部率军抵朝,恰如其时的截断了日军的粮道,日军无奈,放弃王京退抵釜山一线,开始与明军议和,但日军提出以大同江为界的无理要求导致谈判破裂。


明万历三大征之一——抗日援朝

李如松


1597年日军重新开始进攻,由于名将李如松在与蒙古的战斗中阵亡,明神宗便命麻贵为备倭大将军,总督山西等数支部队及福建等地的水军开始了第三次的援朝作战。明军分兵四路,以中路董一元、东路麻贵、西路刘綎、水路陈璘等向日军进攻,水军陈璘率军与朝军大将李舜臣合作,痛击日军,朝鲜战场上有名的露梁海战便是发生在此事了。

而后由于丰臣秀吉的死,日军军心浮动,连战皆败,最终退出了朝鲜,于是明军援朝的战争彻底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