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中国军队一项战术,日本鬼子学会后让美军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军队一项战术,日本鬼子学会后让美军付出沉重代价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但在此期间,东北军并非一枪未发,1931年11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的哈尔戈江桥,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带领东北军阻击日本侵略军,打响了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在此战斗中,中国守军一个小小的碉堡,给日本鬼子好好上了一课,它甚至影响到了二战后期的太平洋战场。

中国军队一项战术,日本鬼子学会后让美军付出沉重代价

l931年11月,日军准备进攻黑龙江省省城齐齐哈尔。在日军强大的火力进攻下,黑龙江省防旅撤到最后一道防线三间房阵地。三间房是洮昂路(洮南至昂溪)的一个车站,北距齐齐哈尔70华里,此后再也没有可以防守的位置了。日军第二师团主力也集结完毕,分派了任务。佐佐木三郎的联队负责进攻三间房火车站。11月17日,战斗打响。佐佐木指挥着他手下的鬼子兵,按计划冲向三间房火车站。中国守军的机枪响了,鬼子兵—个一个倒在雪地上。佐佐木看出,铁道边有两个碉堡,子弹是从那里射出来的。

中国军队一项战术,日本鬼子学会后让美军付出沉重代价

佐佐木对中国守军有了一些了解,他们英勇有余,但装备太差,碉堡也全是用砖头堆砌的,只要迫击炮瞄准了,少的一炮,多的几炮,基本就解决了。佐佐木命令停止进攻,叫来炮兵瞄准碉堡。炮弹直接命中目标,可是,等烟雾散去,鬼子们才发现碉堡居然一点儿没有损坏。佐佐木急忙喊来爆破专家池田少佐。池田一看,说:“这是两个典型的德国式碉堡,是钢筋水泥的,迫击炮是没有用处的。我在外国留学时,专门研究过这种碉堡,这是最难对付的碉堡。这种碉堡后面的门是最弱的地方,只要皇军勇士绕到后面,将炸药包放到门上去,它就完蛋了。”

中国军队一项战术,日本鬼子学会后让美军付出沉重代价

为了抢时间,佐佐木一下子派出四组爆破手,日军的机枪、追击炮一齐射向碉堡,掩护爆破手。爆破手终于绕到碉堡后面,只听两声巨响,碉堡淹没在硝烟中。鬼子兵一跃而起,持枪跑上去。可是,中国人的机枪又吐出火焰,鬼子兵这回死得更多。原来,虽然响了两声,但却只炸毁了一座碉堡,另一座依然完好无损。佐佐木又派人增加药量冲上去爆破,更剧烈的爆炸声响起,可是,那个碉堡还是没事。三间房战斗进入尾声,黑龙江省防旅已经撤出战斗,向齐齐哈尔东北的草原转移,战场上除了零星的枪声,就只剩这个碉堡还在射击着。

中国军队一项战术,日本鬼子学会后让美军付出沉重代价

终于,碉堡里的枪声弱了,时不时发出—个点射,这说明里面的子弹不多子。当佐佐木与鬼子兵冲到一半的时候,只听碉堡里面“轰”的—声,碉堡里面的人用手榴弹自杀了。佐佐木跑到碉堡后面,他要看看到底为什么怎么也炸不开这个碉堡。只看了一眼,他就怔住了,这个碉堡根本就没有门。中国士兵进入碉堡后,用水泥将自己封死在里面。除非用重炮,一般的炸药包是炸不开这样的门的。佐佐木沉默了半晌,说:“这个碉堡,你们全看到了,里面的人,是真正的勇士!”

中国军队一项战术,日本鬼子学会后让美军付出沉重代价

后来,太平洋战争打了一年, 日军完全处于下风。这时有人提出,也学学三间房的中国人,进行自杀式防守。于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便修筑了许多这样的碉堡,让美国军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战后,从缴获的日军作战图上,美国人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字符:中国碉堡。美国人还发现,标有中国碉堡的地方,恰是美军最难攻占,伤亡最大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