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說端午話屈原,侃侃五毒

說端午話屈原,侃侃五毒

開篇,先笑一笑,有則笑話:詩人都不如屈原好

老師:“最喜歡中國哪個詩人?”

學生:“最喜歡屈原。”

老師:“請給出理由?”

學生:“因為屈原最有良心,別的詩人一去世了就留下一大堆詩給我們背,屈原一死,給我們留下好吃的粽子和三天端午假期!”

全班靜默,忽地響起經久不絕的掌聲......O(∩_∩)O哈哈~

老師又問:“屈原為什麼姓屈呢?一同學曰:“因為死的冤屈”。

說端午話屈原,侃侃五毒

龍舟

哈哈,好了,屈原本不該拿來開玩笑的,屈原是認真的忠烈的愛國的,至於,近來流行說法,五月五祝福不能祝快樂的祝幸福之類的高興短信息,似乎也是挺合乎節日氣氛的需要,要祝福什麼,祝福安康,祝福平安。其實,俺看呀,屈原最該祝福他快樂一下,祝福的安康都有了,還不值得高興嗎,再者,按整體上說,屈原是勝利者,幾千年來他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愛戴,還專門成立了紀念他的節日。再一個,反其意而祝賀,走高興樂觀的路子,讓敵人悲哀的看吧,譬如,賽龍舟就是喜慶的活動呀。

對呀,屈原為什麼姓屈呢?其實,關於屈原之姓屈,據考證屈姓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至少有八種來源呢,

一、源於姬姓,出自遠古黃帝后裔狂屈豎,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二、源於有扈姓,出自夏王朝時期的屈驁,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三、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莫敖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四、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公子姬夷吾封地,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五、源於鮮卑,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六、源於突厥族 ,出自蒙古汗國時期乃蠻部屈出律,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七、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八、源於蒙古族,漢化姓氏。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的後代。

說端午話屈原,侃侃五毒

無論具體如何足可見屈姓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不過,傳統意義上的屈氏遠祖,必然始於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武王之子羋瑕,受封於屈(湖北秭歸),子孫後代遂以封地名“屈”為姓。

因此,屈氏是楚國的公族,屈氏起源於羋姓。屈氏得姓後十分興旺發達,春秋戰國時屈氏和景氏、昭氏為楚國最有勢力的三大王室宗族,顯赫一時。這一時期名載史冊者達十餘人,三閭大夫屈原最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了。不幸的是屈大詩人不幸去世了,慶幸的是咋就正好是五月初五遭難呢,至此,五月五有了各種美妙的傳說,

說端午話屈原,侃侃五毒

粽子

關於五,中華文化講,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年二十四節氣。常規人一隻手有五根手指頭,屈原正好趕到一年中的五月且是初五日,初五就是一個月的端五,於是有端五一說,午與五同音,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

五月初五,兩個五,著名詩人屈原死時趕上了兩個五,五月初五,於是,關於五,先有了五毒亂世,蛇、蛤蟆、壁虎、蜈蚣、蠍子,這些毒物,害人蟲開始得勢,寓意小人猖獗,忠良彌沉唄。至於,為什麼會有如此習俗,估計無外乎,都是在紀念懷念屈原時漸漸演變的,而五月初五這個季節,天氣漸漸炎熱,正是進入萬物生長的旺盛的夏季,正是蚊蠅毒蛇蜈蚣等等各種害蟲毒蟲活躍的季節,於是人們以象形寓意,比物賦興的手法演繹出了各種活動,比如,把怎樣避毒蟲物侵害,就寓意小人狠毒陷害,慢慢越來越豐富,與五也扯上關係,五毒物,隨著歲月流轉然後越來越多的就編寫了各種傳說故事民俗了。

不知始於什麼時候,吃喝嫖賭抽也就是五毒了,避這五毒,大概就不光是端午那一天的事了。

說端午話屈原,侃侃五毒

艾草,插艾草據說避蚊蟲

賽龍舟這個寓意就更明顯了,屈原是投汨羅江身亡的,看誰的龍舟劃得快,好去救人呀,救英雄,龍船開道,正義之師,見到有一種說法,說的言之鑿鑿,說,屈原是在江上沒有逃掉,被追捕後裝在麻袋裡投入汨羅江溺死了,死的冤屈啊。乍一看挺有一番道理,其實細一思,值得懷疑的是,屈原多少是個士大夫,還配身長劍有那麼像抓小雞似的就裝麻袋裡了嗎?綜合各種推測,比較合理的一種還是,屈原是高風亮節,殉節而死恰為合理呀。

粽子呢,屈原餓了吧,我們做了最美味的粽子,寫到此,我想最傳統的粽子當是白糯米做的,內加一顆紅棗最有紀念意義的了,潔白的粽子寓意屈原潔白之身,一顆紅棗,忠貞愛國赤子之心。哪,不知而今的肉餡的、黃米的、豆沙餡的等等各樣粽子是不是不合端午節日氣氛呢。

說端午話屈原,侃侃五毒

粽子

其實,都是觀念,人死不能復生,莊子妻死他卻鼓盆而歌呢。觀念隨時代不同而不同,都在不斷演化,一如傳統過年,傳統的三叩九拜,壓歲錢,炸貢品時小孩子不能瞎說話等等,現在不都在變化嗎,傳統寓於發展中,屈原去世給我們帶來了粽子與三天假期,開篇那個笑話中說笑話的同學說的實在呀。

說端午話屈原,侃侃五毒

賽龍舟

萬水千山粽是情,提前祝福朋友們端午舞舞龍舟,龍騰虎躍!

說端午話屈原,侃侃五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