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闷骚是什么?

你不要笑x


☞本篇由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袁理老师回答。

闷骚是英语“Man show”的音译,最早见于中国港澳地区。闷骚一般是指外表沉闷,内心却充满疯狂。此类人群不轻易表达和外露个人喜怒哀乐和情感变化,但是在特定的场合或环境中,往往会表现的出人意料。

以往当有人称某某“闷骚”时,可能大有贬义之嫌,但今天的社会,Man show已成为了夺取社会地位和社会财富的自信姿态。

01.谁更容易闷骚?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恋的部分,每个人也都需要健康的自恋。当一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恋损伤(narcissistic injury)”。遭受自恋损伤时,人会感受到,自己现在的样子是不被接纳的、没有价值的。研究显示,成长在缺乏关爱与期望、言语暴力和肢体暴力等环境下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更容易受损,也更有可能容易发展成“表现型人格”,即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Ta们常好幻想,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闷骚的情绪体验。

例如:辣眼睛的芙蓉姐姐。

02.为什么会闷骚?

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理论角度分析,当一个人的本我(你真心想要或想做什么)与超我(你被规范去想要或想做什么)发生了惊天大PK,那么处于现实的自我将倍受上述二者的折磨和煎熬。为了缓解这种痛痒之感,聪明的你会在潜意识中挖掘出一条通路,在既不得罪超我的同时,也不让本我受虐而死。故此,一旦时机成熟,本我的G点只要轻轻一被触碰,那些蛰伏在人的体内,隐含、积蓄、含而不露、欲说还休,就立刻借助那个通道喷涌而出,继而惊世骇俗。

闷骚,它是一种能量。

★妇专委协会近期推出线上系列公益微课,每周一次,欢迎收听,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