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朱自清在英国留学的日子,不上课的时候去了哪?

朱自清在英国留学的日子,不上课的时候去了哪?

来源丨喜马拉雅宸冰读书的精品课《民国那些事儿》

用美学态度解读那些隔了重重时光还在被人惦记的人生和故事,今天,我们带着大家一起去读读世界。

把书和世界联系在一起

司马迁20岁壮游中国,开阔眼界中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谪仙人李白好游名山大川,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天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叹人所之未叹;更不用说先贤孔子的周游列国,高僧玄奘的西域之行和出关不知所踪——行走的老子。

有时候只有出去走走,才能让那些思想和心灵获得宇宙空间极的解放,才能够相对真实地把书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朱自清在英国留学的日子,不上课的时候去了哪?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读世界?今天要为大家分享一篇来自近现代文人大师朱自清的旅行笔墨,让我们看看作为一代散文大家的他是如何读世界的。接下来跟大家分享来自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英国公园:

英国是个尊重自由的国家,从伦敦海德公园可以看出。学政治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名字;近年日报的海外电讯里也偶然有这个公园出现。每逢星期日下午,各党各派的人都到这儿来宣传他们的道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井水不犯河水。

从耶稣教到共产党,差不多样样有。每一处说话的总是一个人。他站在桌子上,椅子上,或是别的什么上,反正在听众当中露出那张嘴脸就成;这些桌椅等等可得他们自己预备,公园里的长椅子是只让人歇着的。

听的人或多或少。有一回一个讲耶稣教的,没一个人听,却还打起精神在讲;他盼望来来去去的游人里也许有一两个、三四个、五六个爱听他的,只要有人驻一下脚,他的口舌就算不白费了。

朱自清在英国留学的日子,不上课的时候去了哪?

北门这里一片空旷的沙地,最宜于露天演说家,来的最多。也许就在共产党队伍走后吧,这里有人说到中日的事;那时刚过“一二八”不久,他颇为我们抱不平。他又赞美甘地;却与贾波林相提并论,说贾波林也是为平民打抱不平的。

这一比将听众引得笑起来了;不止一个人和他辩论,一位老太太甚至嘀咕着掉头而去。这个演说的即使不是共产党,大约也不是“高等”英人吧。公园里也闹过一回大事:一八六六年国会改革的暴动(劳工争选举权),周围铁栏干毁了半里多路长,警察受伤了二百五十名。

公园周围满是铁栏杆,车门九个,游人出入的门无数,占地二千二百多亩,绕园九里,是伦敦公园中最大的,来的人也最多。园南北都是闹市,园中心却静静的。灌木丛里各色各样野鸟,清脆的繁碎的语声,夏天绿草地上,洁白的绵羊的身影,教人像下了乡,忘记在世界大城里。

朱自清在英国留学的日子,不上课的时候去了哪?

那草地一片迷蒙的绿,一片芊绵的绿,像水,像烟,像梦。难得的,冬天也这样。西南角上蜿蜒着一条蛇水,算来也占地三百亩,养着好些水鸟,如苍鹭之类。可以摇船,游泳,并有救生会,让下水的人放心大胆。这条水便是雪莱的情人西河女士自沉的地方,那是一百二十年前的事了。

在旅行和读书中体验多种人生

在这本书的自序当中,先生也坦承地写道,当时他自己觉得在英国住得久一些,尤其是伦敦,这地方该可以写得详尽些。可是动手写的时候已经在回国两三年之后,记忆已经不够新鲜的,兴趣也已经不够活泼了。

不过尽管是这样,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英国依然是这么的真实。他是用真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向淡香疏影思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

可见先生当年是如何认真的阅读过英国。而通过先生的文字,我们也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像是在伦敦海德公园中游玩一样,体验到另一种奇妙的人生。

朱自清在英国留学的日子,不上课的时候去了哪?

今天尽管我们生活在滚滚红尘俗世当中,但是只有一种人生是不会让人满足的。我们诞生之际,可能这个人生就跟着注定了。那么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对实体世界和抽象世界的参与,在我看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了,因为旅行与读书能够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希望来自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和我们对于旅行与读书的一些分享,能够让您在这个炎炎的夏日感到一丝生活在别处的清凉。祝您夏安。

关于主播:

宸冰读书,精选读物与您分享。《民国那些事儿》民国是一个军阀割据、外敌入侵、民不聊生的时代,也是中国的第二次人文文化的高峰时代,那样一段特殊的历史造就了许多人不平凡的人生, 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宸冰老师精心选择民国那些或炙手可热,或神秘复杂、或影响巨大的人物,以独到的眼光、新颖的视角、平实严谨又不失幽默的语言讲述他们的传奇人生。

关于喜马拉雅: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点击“了解更多”↓ 你会发现这篇文章没有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