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广西农村习惯,乡镇政府驻地圩场,每隔三天为圩日,以农历分隔,各乡镇或大的聚居点,按“三六九”或“一四七”“二五八”日错开为圩日、街日,这样全县每天都有几个地方开圩,周围农友即来赶圩——各地有赶圩、赶街、赶闹子、趁圩等不同叫法——或卖点土产,或购些物资,圩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常,连餐饮生意都格外红火,类似于北方赶集。这种饱含自然经济气息的活动,实为农村经济活力的展现窗口。而乡镇圩场,则是中国农村市场最基本、最广泛的形式,村屯开的几个小店小摊,也只能将就起点拾遗补缺的作用。

这天是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的圩日,早上出门吃米粉,就觉得一股人气逼面而来,和昨天到时的冷清截然变样。这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商贸异常繁华的小镇,坐落在珠江主要支流红水河畔,人民商业意识浓厚。农村圩镇,房屋几乎家家自建,一楼大多空置,理论上都可以作为商业铺面。有人留作客厅或杂物房,也有人自己开店经营,有人租为商铺。于是,任一条深深小巷,都可能有经营内容不同的小店。但是,最终会形成一片各行业相对聚集的区域,演播自己的商业风云。

大湾最早只有临红水河一条长街,最早的商业繁华也在这条街上播弄风华。现在,城镇早已膨胀,枝蔓般地繁衍出更多的长街短巷。上一次繁华时,这条本以最靠码头的底下街为富贵之地,现在已没多少店铺。往上的中间街和上高街,以前地盘远不如底下街,现在却几乎家家是店。但这些都还是百业聚集之处,家电、装修各行当,还有很多家米粉厂、店,大湾米粉已成小有名气的地方品真正的繁华地带,是邮政所前的一片综合市场,聚满摊店。乡民赶圩,主要也是来这里。

综合市场内外、路边摆满了摊子,经营的东西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吃为主的各类种养产出,二是以用为主的各种小工业品。周围的店铺,以餐饮、百货、各色服务为主,不乏烘焙、美容、时装之类洋气的行当,连卖药都由药堂、药铺变成了装饰现代的药店,也没见什么郎中坐堂。总之,这里既可基本上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也可在某种程度上提供饱暖之后的一些要求。

市场正在改造扩建,有些杂乱。凡在市场内摆的摊子,多是坐地经营,二手转卖。而随便在哪个旮旯挤点地方,随便铺点什么垫地,放上点品种简单、数量不多的货品,以农产为主,干的就是游方道士那一路活,算是行商,很像货郎进了村放下担子叫卖,他们和坐商的差别,只在于坐在高凳上和坐矮凳甚至蹲地上之间。主要摆卖自家农产,也有少数是专业行商,哪个圩场开圩就捣鼓点东西去赶圩。比较起来,行商卖的东西,比坐地户的要便宜、新鲜,卖相差点。

有些老阿婆,没事干,看地里有什么吃不完的菜,扯上一把,也可以来摆个摊。早上我买了把红薯叶,都是掐的嫩尖,两块钱,一斤多,坐地户索价三块一斤,南宁则卖到四五块钱,而且带着很长的老梗。下午到江边转了一下,看到东一块西一块不少薯叶地,朋友告诉我,自己吃的话,可以随便摘,没人找你要钱,但要摘去卖就是犯忌了。其他菜心、苦荬菜这些大路货,也就一两块钱的价,南宁大多卖到四五块钱。

导致这个一倍以上差价的原因,一是中间商的层层盘剥,且越往后端加价越大,地头收购挣一毛几分就是厚利了,城市菜市场菜贩接菜后,加一块钱还是薄利。这中间层层沁漏的差价,构成巨大的社会成本,我认为是中国最大的价格倒挂,不解决则决不会让市民、农民过上宽心日子,遑谈什么幸福感!二是高昂得离谱的物流成本,人尽皆知,就是多年降不下来,成为割向人民大众最利的一把刀。这都是中国最需要转型的痛处,转型成功的标志,是农产品的价格能让农民乐于种养,市民能以略高于工业品的价钱(在日常消费中的占比)吃上丰富安全的菜。实践已经证明,电商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们首先的目的是求财,指望他们无异于与虎谋皮。

市场外简易摊子的水果和瓜莱是混着摆的。水果除了桂中大宗产出的柑果和龙眼外,大多外地贩来。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确实极大地丰富了基层农村的供应。很多终生不曾离乡的人,晚景徐来之际,也有机会品尝到天南海北的物产,显然在不久前的过去是不可能的。此时正值柑果应市,举步可见柑果摊子,坐地、游方均有,一个个翠绿透黄,皮上沁着闪亮的油光,让人垂涎。我也像朱自清他爹一样,买了一把,捧在手上。

瓜菜之类,除了洋葱、大白菜等少量品种,则多是土产了。南方农产丰富,一年四季不同品种轮番上市,很是热闹。绿色、生态未必可以指望,但确实有很多土品种,黄瓜、茄子、豆角最多,黄瓜小小一条,皮滑色黄,咬着生脆爽口,一嘴汁水,透满清甜。茄子多和手掌长短差不多,加点蒜米一炒,满嘴过去的味道。这两天,真是把我们吃撑了,都在盘算带多少回去。

一般菜市总是按类分行,大湾街有些奇怪,只有猪肉大致成行,鱼、禽则是东一店西一摊。此时农村,大多已不养殖,养个把鸡鸭也只自用,土猪土鸡是不太可能在圩场见到的。但看到笼子里活蹦乱跳的鸡,还是由衷地觉得是土鸡,心头登时蹦出每个皇军都有的龌龊念头:鸡的统统抓回去。

市场的一角,摆的是衣帽鞋包小玩具之类的小百货品。不用细察,我也知道这些小工业品质量低下用材恶劣,这些东西也只能在此找到市场。就算消费降格也只能降品种,决不能降为低劣品质。但也不能不承认,这些几块十几块至多几十块的小工业品,确实很受农村市场的欢迎。卖低劣玩具,可以摆两三米长的大摊子;卖箱包的,上上下下挂满了几层,也算琳琅满目。而且问津者不少,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我是在市场边上吃了一碗米粉后,就袖手绕着市场兜了一圈,看到感兴趣的,就问个价,大多不买,活像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圩日里,人是太多了,很多行商见缝插针地摆个摊子,挤得好些地方几无插足可能。有些附近农友,摘几个黄瓜、茄子就摆了个小摊,开张了一门买卖。有个卖菜种的,看着像行商,摆了个很大的摊子,他可还兼卖着八角、辣椒面等配料,还有老鼠药、粘鼠胶。这是城市农贸市场没有的行当,一些农具也摆了出来。

有个现做现卖油粑的摊子,母女(或婆媳)两个当场卖艺。这是用米浆团包裹进肉末拌各种菜丁捏成的团子,包好当场下油锅炸,味道贼香,在市场臭哄哄的气味里,顽强地传出老远。沿市场而过的一条大道,两边摆满摊子,电动车左冲右突,喇叭声此起彼伏。

大湾此地,不惭曾是繁华的商贸码头,人口交流有些复杂。此地通行的语言,有壮话、桂柳话、普通话、客家话,本镇地方话以客家话为多。买卖双方相熟的,开口先是客家话,但说着说着又会转到桂柳话,非常自然,决无一方认为不妥,提出抗议。我挨推用客家话问价,坐商和那些摆瓜菜摊的游商,均自然应答。茫然地用桂柳话反问的,我断定是来赶圩的专业游商。

有位七十多岁的老阿婆,我朋友认识。她摘了四把红薯叶和两把苦荬莱,在市场角落铺在地上卖,自己就蹲在旁边。这几把菜,大约都在一斤二三两左右,而且掐的都是嫩尖。红薯叶一拃多长,回去择择去掉片把黄叶、枯叶或草根,就可以洗干净下锅。不像城市菜市卖的,带着长长的粗枝老叶,择老半天能吃的不到一半。苦卖菜长短相似,是竿、叶细小的土品种,不及城里卖的那种粗枝大叶良种的三分之一长。两样菜,都是两块钱一把,但摆了半个上午,见到我们时还剩两把,因为同样卖这两种乡间常见菜的人很多,“竞争”。朋友塞给她一百元孝顺钱,一样拿了一把,都是加了点蒜末清炒,极清香,大家都说“青”味十足,这是有个性的香,一口便能闻出什么菜。城里的青菜,很多分不出味道来。朋友告诉我,阿婆赶个圩卖这几把菜,得个十来块钱,对生活的补益是非常大的。

老实说,我对那些土生品种的小茄子、黄瓜、丝瓜非常感兴趣,准备走时带一堆回去。结果犯了一个最愚蠢的常识性错误,走那天是平日,来到市场一看空空荡荡,我想要的东西一样没有。这个小镇居民约五千人,只有那些坐地户照样雄踞。没人赶圩时,市场容量也不过这般大。土荬菜和红薯叶倒有不少,但带两把叶子菜回去也不好看,只好怏怏上车。

(注:因在手机上写,排版不便,图片次序有点乱,甚歉!)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这个坐商的水果,几乎没有本地产的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菜场和日用品摊子紧挨一起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这才是农村市场长久红火的生意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这种摊子基本上是坐地户,趸卖外来蔬菜,做的是长远生意,有些长时间卖不出去的,老态龙钟之相明显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肉类唯猪肉成行,而且还粗略地细分为头脚、下水、全肉等,排了整整两列,说明市场容量不小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这位卖菜种的专业游商,同时兼卖烹饪配料和老鼠药及其他日用品,不知道是全产业链发展还是跨界经营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这才是农村圩场的专业商户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卖鸡鸭的,东一个西一个有一摊,活鸡鸭装在笼子里,生龙活虎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卖鱼的要用三轮车拉来供氧设备,找个地方摆下摊子叫卖,平日时他们是不来出摊的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贩卖外来水果的车,就停在市场里供水果贩子补货,这辆运梨子小货车,到中午时已快卸完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市场边上大路两边,都让这些业余游商的摊子占据了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我朋友认得这位老阿婆,她摘了六把菜出来卖,还剩两把,两块钱一把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所售多为土产,除了圩日,平日芋苗、笋这些东西是见不到的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这土茄子,比手掌长不了什么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炸油粑,现做现卖,也是圩日才来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这种小玩具,生意非常好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这街上的雨篷多是圩日才挂出来,供各路游商摆摊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几把镰刀就是一门生意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离巿场很远的小巷口,居然孤伶伶摆了摊猪肉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第二天,市场里就这样空荡荡的了,圩日盛景一扫而空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圩日里两边摆满摊子这条大路,散圩后空空荡荡,车行无阻

广西来宾市大湾街:中国南方农村赶圩印象

平日的猪肉行,就这样零零星星摆了几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