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五个版本的《兰亭集序》,你更喜欢谁

永和九年,

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

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相约在会稽山阴的兰亭,

饮酒作诗,直抒胸臆。

会后,

众人把此次集会所作的所有诗赋抄录成集,

由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篇序文,

以此记录这次雅集,

著名的《兰亭集序》由此诞生。

五个版本的《兰亭集序》,你更喜欢谁

《兰亭集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

《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

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法帖相传之本,

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是王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后人评道:

“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因此,

历代书家都推《兰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

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

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堪称绝妙的比喻。

唐太宗临终时,

令子高宗将《兰序集序》真迹殉葬昭陵。

至此,“天下第一行书”遂永绝人间。

五个版本的《兰亭集序》,你更喜欢谁

《兰亭集序》的“唐人五大摹本”

从不同层面表现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神韵,

是后世兰亭两大体系的鼻祖:

一是以虞本、褚本、冯本、黄绢本为宗的贴学体系;

一是以定武本为宗的碑学体系。

这两大体系并行于世,

孕育了后世无数大家。

唐人五大摹本,

曾被收入清乾隆内府,后流散四方。

虞本、褚本、冯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绢本、定武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下面,

书画君带您欣赏这五个版本的《兰亭集序》。

最能体现兰亭原貌——冯承素摹本

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

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

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

因使用“双钩”摹法,

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

五个版本的《兰亭集序》,你更喜欢谁

最能体现兰亭意韵——虞世南摹本

虞本是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

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

亦称“天历本”。

虞世南得智永真传,

直接魏晋风韵,

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

用笔浑厚,点画沉遂。

五个版本的《兰亭集序》,你更喜欢谁

最能体现兰亭魂魄——褚遂良摹本

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

因卷后有米芾题诗,

故亦称“米芾诗题本”。

此册临本笔力轻健,

点画温润,血脉流畅,

风骨洒落,深得兰亭神韵。

五个版本的《兰亭集序》,你更喜欢谁

最拙趣版本——黄绢本(褚遂良)

这卷唐摹《兰亭集序》所用的是绢本,

有些纸上的效果不易体现出来。

因第四行“领”上加“山”,

故又称“领字从山本兰亭”。

再加上年代的久远,

绢色陈旧泛褐,

使之与当时的艺术效果有了距离。

但主要的笔意、字形,仍然保存了下来,

尤其是笔与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

都表现出了映带关系和顾盼姿态。

五个版本的《兰亭集序》,你更喜欢谁

最能体现兰亭风骨——欧阳询《定武本》

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

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

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

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

此本为原石拓本,

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五个版本的《兰亭集序》,你更喜欢谁

本文由书画界艺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