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農村紅白喜事的冷席怪象,有些人隨完份子錢而不去吃席,為什麼?

農村酒席確實有冷席現象,對於酒席,現在人們有了「情到,禮到,但人不到」的觀念。然而,正常的紅白喜事出現「冷席」,主家的臉面也是掛不住的。

農村紅白喜事的冷席怪象,有些人隨完份子錢而不去吃席,為什麼?

酒席好擺客難請!以前的農村酒席要吃三天,而現在最多吃兩天,多數是一天或一天半,留下來吃最後一餐的也是寥寥無幾,且幾乎都是鄰近的幾個村民。
農村紅白喜事的冷席怪象,有些人隨完份子錢而不去吃席,為什麼?

一、流行請「一條龍」做包桌,味道不行了

以前誰家有紅白喜事,親朋好友、近鄰的村民都來幫忙,是一種相幫的互助模式,做出的酒席也好吃。而現在人們生活好了,更多的是花錢請「一條龍」做包桌。

「一條龍」是做生意的,食材也可以承包。為了多掙錢,選的有些食材是下腳料、凍肉、差質油,或者買的成品(比如燒白)。而做飯菜則趨於流水線操作,沒傾注感情,香精味精大量放,菜品味道不自然,難以下嚥。

農村紅白喜事的冷席怪象,有些人隨完份子錢而不去吃席,為什麼?

二、冷席對於雜七雜八的酒席是一個無聲的打擊

酒席的人情錢像商品一樣有行情,現在是越漲越高,有些人為了賺錢而巧設名目辦酒席,但質量越辦越屁。農民掙錢不多,一年掙的可能還不夠吃酒席的,甚至到了一聽到酒席就怕的地步,所以乾脆不去。

某些遠的酒席隨了人情錢不說,還得搭上車費和半天時間,這就好比花200塊錢去吃頓飯還得自掏路費。

農村紅白喜事的冷席怪象,有些人隨完份子錢而不去吃席,為什麼?

三、吃酒席不再是打牙祭了

以前在農村務農的人多,生活開得不算好,長時間才能開一次葷,去吃酒席相當於打牙祭改善伙食。而現在人們不差吃了,平常比以前過年還吃得好,大魚大肉吃膩了,反倒是對一些野菜野味感興趣,但好多魚肉都是養殖的,沒有農村土雞糧食豬的那個味了。

生活條件變好了,現在農村家家戶戶的生活條件都變得比過去好很多了,村裡面的小汽車、小洋樓比比皆是,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吃的也比過去好太多了。

農村紅白喜事的冷席怪象,有些人隨完份子錢而不去吃席,為什麼?

小時候吃肉都是逢年過節才能吃,現在想吃隨時都可以,下館子更是經常的事情。不僅吃的好,各種菜品大家也都吃過。所以酒席上的那些飯菜大家已經沒有那麼感興趣了,吃不吃也都可以。想想小時候吃酒席大部分都是會帶上自己的孩子的,為的就是給孩子吃點好的。現在小孩子生活的好,對肉的興趣並不是很大。

以前吃一次席比過年還開心。現在隨了份子錢卻不去吃,時代真的變了。

農村紅白喜事的冷席怪象,有些人隨完份子錢而不去吃席,為什麼?

四、時間不夠,去吃酒席會耽誤半天

以前務農的居多,大家都在村裡住得很近。而現在進城的進城,打工的打工,都分散了。上班的人不好請假,別說吃個酒席了,就算是親戚家有紅白喜事都不一定能請到假。為吃酒席請假,誤工費、交通費和時間成本算下來真的不划算。就算在週末,近點的人回村吃酒席至少也要耽擱一天時間,還不如好好休息一下。

農村紅白喜事的冷席怪象,有些人隨完份子錢而不去吃席,為什麼?

五、「冷席」折射出人情冷暖

這是對人情冷暖的一種折射,人情味也就蕩然無存了。相隔太遠,互相隨份子錢就算了,情誼淡了,彼此來往得少了,以前總是說“禮輕情意重”、“人來即禮到”。可是現在變了,紅包多大要攀比,送的禮品要比較貴重不貴重。現在的親戚,在一起的的時間太短,彼此的情誼斷了,彼此來往得次數自然就少了。

農村紅白喜事的冷席怪象,有些人隨完份子錢而不去吃席,為什麼?

六、農村俗話叫做“紅事叫,白事到”,很多喜慶的事並不是很重要,只是請親朋好友來吃一頓而言

一般的紅事,在外上班的人是不會火急火燎地趕回家的,通常給一些禮金就好了。白事的話,是不能寄禮,需要本人到場的。哪怕離家好幾百公里,也是需要趕回去的。不然的話,錯過了是沒有補救的方法的。

其實,不單單是農村有“冷席”的現象,在城裡舉辦酒宴,也會有不少缺席的現象。很多人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宴席就會參加,往往是將份子錢隨上後,人卻不到場。這種現象的發生,與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有著很大的關係。

農村紅白喜事的冷席怪象,有些人隨完份子錢而不去吃席,為什麼?

生活水平提高了,誰的肚子裡也不差那一頓飯,喝酒的少了,沒有過去那種熱鬧勁兒,社會發展了,隨禮更加方便了。農村辦事都會看日子,有時候出現“撞車”,也會冷席。

農村人辦事講究看看日子,所以很多時候,那天是吉日,便會有好多年輕人結婚辦事,導致撞車現象的發生。有的時候,哪天日子好,會同時接到好幾個請帖。這時候,有的就不能去參加酒席了,只好隨份子錢後,不過去吃席,這樣,也會出現冷席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