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在今天的陝西西安市文昌門內三學街15號,有一座獨特的“碑林博物館”,專門收藏曆代碑刻、墓誌、石刻等文物。在多達1000餘件的藏品中,其中有6件浮雕石刻最為珍貴。這就是國寶“昭陵六駿”。

所謂”六駿“,乃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騎乘過的六匹戰馬,各有名號,分別是“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烏”、“特勒驃(biāo)”、“青騅(zhuī)”、“颯(sà)露紫”。這6匹戰馬在隋末唐初的風雲時代中,隨著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最終都死在了戰場上。李世民登基後,對這些陪伴自己的小夥伴思念不已,遂命畫家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二人,將6匹戰馬的形象刻成浮雕,立在自己的陵墓”昭陵“祭殿兩側的廡廊中,稱之為“昭陵六駿”。李世民還特意寫了”六馬贊“,並命書法家歐陽詢執筆書寫,刻在了”六駿“旁邊。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白蹄烏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拳毛騧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特勒驃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颯露紫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什伐赤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青騅

“昭陵六駿”每塊石刻寬約2米、高約1.7米,刀法極其精細,曲線優美,具有十分典型的大唐氣象,每一匹駿馬都是栩栩如生,堪稱達到了“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的境界。

而在這六幅石刻中,“颯露紫”那一幅赫然與眾不同。因為其他“五駿”都是單獨一匹馬,而“颯露紫”石刻卻多了一個人,一名虯發佩刀的武將。這是為何呢?

這一切,還得從1400前的那場大戰說起。

一 國寶的前世

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唐高祖李淵命秦王李世民率大軍正式討伐佔據洛陽的王世充,志在收復東都,完成大唐國家版圖的統一。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王世充聽說李世民親率大軍前來,忙派幾個兒子率兵分守各處關隘,自己親率精兵三萬人迎戰唐軍。雙方在洛陽沿線各處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王世充敗多勝少,不得不逐步收縮防線,糧道又屢遭唐軍騷擾,日子過得很是窘迫。

武德四年(621年)二月,李世民進軍青城宮,逼近洛陽城。王世充見唐軍初到,還未來得及紮營,就點起二萬精兵,出城列陣,準備主動出擊。

唐軍見王世充軍兵甲鮮明,旌旗蔽日,都不由得心生懼意。李世民見狀,就將精銳騎兵佈置在北邙山,自己登上高處觀察王世充軍的虛實。他仔細察看了對方的兵馬布置和士卒的狀態,對諸將說:“諸位不必擔心。王賊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如今傾巢而出,無非是想背城一戰,希冀僥倖成功,不足為慮!今日諸位聽我號令,奮力殺敵,若擊潰賊軍,洛陽指日可破!”一番動員,諸將很快恢復了信心,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交戰。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於是,李世民命大將屈突通率5000精騎直接衝擊敵陣,並囑託一旦兩軍交戰,馬上燃起濃煙示意。屈突通領命,率軍直撲敵陣而去。不多時,李世民見陣前濃煙大起,馬上率全軍從山上疾馳而下,殺聲震天,勢如奔雷,與屈突通合兵一處,與洛陽軍展開激戰。

王世充軍被屈突通率5000精騎衝破頭陣,再被李世民率大軍壓迫,登時陷入苦戰。二萬洛陽軍被唐軍衝散了又複合,複合了又衝散,反覆數次,死傷無數。王世充知道存亡在此一舉,也豁出命來,硬著頭皮率眾拼死而戰,一時戰鬥陷入膠著狀態。

李世民身披皂衣玄甲,手持長槊,身先士卒,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等大將護衛左右,千餘“玄甲軍”往來衝突,如同絞肉機一般地收割敵軍性命。

王世充見李世民如此囂張,又驚又怒,馬上組織兵馬進行圍堵。李世民因為衝得太猛,與大部隊失散,身邊只剩下大將丘行恭緊緊跟隨。敵軍見李世民落單,大呼叫囂,一邊在後追趕,一邊施放亂箭。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亂箭齊發,李世民坐騎“颯露紫”不幸中箭倒地。危急之下,丘行恭回身連射數箭,無不應弦而倒,迫使追兵不敢向前。行恭翻身下馬,將戰馬交與李世民乘坐,自己一手牽著受傷的“颯露紫”,一手持著陌刀在頭前開路。

陌刀俗稱“斬馬劍”,威力巨大,一刀下去,“人馬俱碎”!丘行恭武藝精湛,一把陌刀被他使得如同潑風一般,連斬數人,血染全身,渾如魔神一般,嚇得敵軍紛紛退散,不敢阻擋。李世民這才衝出重圍,得以迴歸唐軍陣中。

這場大戰雙方都拼盡死力,自辰時(上午7點至9點)至午時(中午11點至13點),連戰三個時辰,王世充實在支撐不住了,眼看就得全軍覆沒,這才被迫鳴金收兵,率殘部敗退洛陽城中,四門緊閉,不敢再出。唐軍在後掩殺,俘虜、斬殺敵軍七千餘人,大獲全勝,並順勢包圍了洛陽城。不久後,王世充出城投降,唐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李世民回到大營後,“颯露紫”也已經奄奄一息,等丘行恭拔出了插在它身上的箭矢後,便哀鳴一聲,轟然倒地而亡。這匹跟隨主人征戰四方的戰馬不辱使命,走完了自己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李世民當了皇帝后,常常思念那幾匹陪伴過自己的戰馬,便令人將它們的形象畫了下來,刻成浮雕安置在昭陵之中。李世民對“颯露紫”尤其情感深厚,又感激丘行恭的赤膽忠心,於是“昭陵六駿”中“颯露紫”的那一幅石刻,就多了丘行恭為馬拔箭的情形。

李世民去世後,”昭陵六駿“石刻一直呆在墓園裡陪伴著自己的主人,直到1300多年後,它們才突遭了一場橫禍。

二 國寶的劫難

1912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正式退位,中國結束了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新舊交替之際,也是國家多事之秋。在那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年代,一夥國外的文物販子盯上了國寶“昭陵六駿”。

據相關資料披露,當時至少有來自法國和德國的兩家文物販子盯上了”昭陵六駿”。其中法國隊的出資人叫保爾·馬龍,他搶在德國人之前下了手,僱傭了一夥中國盜墓賊潛入昭陵盜取“六駿”。

於是,1935年5月的一個夜晚,盜墓賊潛入了昭陵,將“六駿”中的“二駿”——“颯露紫”和“拳毛騧”盜了出來。但當他們準備將“二駿”運下山去時,不料被當地的村民發現了。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1907年尚未被盜走的昭陵六駿

當地的村民對唐太宗李世民奉若神明,一看有人竟敢盜取國寶,馬上敲鑼打鼓,召集族人對賊人進行圍捕。盜墓賊一時急於脫身,竟然將“二駿”直接推落山崖,結果造成國寶當場被摔成了好幾瓣!

盜賊們跑了,村民們保護了現場,派人去報官,當時的陝西政府派人來察看,將碎片收拾起來,運到西安保存。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1907年,尚未被盜走的“颯露紫”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亂世中的國寶,就如同“懷璧其罪”一般,總是被一些貪婪之徒惦記著。

1914年,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在自己的私宅——河南安陽洹上村建造私家花園。袁世凱的二公子袁克文為了討好老子,想找點兒稀罕物件孝敬一下。

但袁克文對這些不懂行,但他跟北京琉璃廠小古玩鋪延古齋的老闆趙鶴舫是狐朋狗友,趙鶴舫就攛掇著袁克文向陝西方面索要“二駿”。

袁克文一聽是唐太宗時傳下來的古物,也很感興趣,就跟當時陝西督軍陸建章寫了一封信,稱“老頭子搞了一處園子,想找幾塊有意思的石頭裝點一下”。陸建章一看二太子發了話,屁滾尿流,馬上派人把“二駿”的碎片裝箱,送到了袁家。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袁世凱次子袁克文

而當時從西安把“二駿”帶到袁家的人,卻是趙鶴舫找來的專門從事文物倒賣生意的“盧吳公司”。

“盧吳公司”的老闆,就是中國近代臭名昭著的文物販子盧芹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流失海外的諸多文物,有將近一半都是經盧芹齋之手倒賣到國外的。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盧芹齋

但到了袁家之後,二太子開箱一看,竟然是一堆碎石頭,登時黑了臉,擺擺手不願意“簽收”。中國近代著名學者羅振玉在其著作《石交錄》中記載了當時的情形:袁克文“怒估人之剖石也,斥不受。”

袁家不願意要了,但也不能就此扔了。於是,袁世凱就讓盧吳公司把“二駿”送到北京,以個人收藏的名義留下了。但幾個月後,“總統府”就把“二駿”賣給了盧芹齋。

因為當時袁世凱是國家元首,所以事後盧芹齋一口咬定買賣“二駿”是合法行為。盧芹齋在自己的回憶錄裡說:“這事絕對合法,因為這是由國家最高權威賣掉的。”

暫且按下袁家與盧吳公司的勾當不提,盧芹齋獲得了“二駿”的所有權後,就花大價錢把“二駿”運到了美國紐約,並且通過自己的渠道發佈了消息,試圖在海外賣個大價錢。

很快,“二駿”就有了買主。1918年3月9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館長高登,在紐約見到了已經拼湊起來的“颯露紫”和“拳毛騧”,當時就被中華國寶的魅力深深地征服了。他馬上聯繫了盧芹齋,磋商購買事宜。盧芹齋獅子大張口,一口價,15萬美元!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在當時來說,15萬美元可謂是天文數字,其購買力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一個億!高登雖然是館長,但也沒法一下湊齊這筆鉅款,只得回去向博物館董事會彙報,請求籌集款項。

但15萬美元鉅款想要湊齊談何容易,董事會也是一籌莫展。直到1920年年底,一位叫埃利基· R·約翰遜的慈善家給賓大博物館捐了一筆20萬美元的鉅款,董事會才算是揭開了鍋。然後高登又跟盧芹齋討價還價,最後砍到12.5萬美元成交。

於是,“颯露紫”和“拳毛騧”被高登從紐約運到了賓大博物館所在地費城,並在當年即開始免費展出,供世人參觀。一直到今天,這兩件國寶依舊陳列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的大廳裡,基座上還掛了塊牌子:埃利基·R·約翰遜捐贈。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保存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

現在我們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看到的“昭陵六駿“,其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只是仿品而已。

而靠倒賣文物發了橫財的盧芹齋,居然還恬不知恥地說是為了保護文物才把它們賣到國外的!

三 艱難的迴歸

建國後,中國曾多方設法使得國寶迴歸,但由於多方面原因,迄今未能達成目的。

1972年,在美國尼克松總統準備訪華前夕,曾在國內徵求意見,到底帶什麼禮物給毛主席比較合適?

當時在美國的楊振寧先生就提出:把“颯露紫”和“拳毛騧”送回去!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但可惜的是,楊振寧先生的提議沒有受到重視,尼克松最終帶到中國的禮物,是一隻瓷塑的大天鵝!

1986年,陝西省考古學會會長石興邦先生到美國訪問,專程到費城去參觀“颯露紫”和“拳毛騧”。在看到流失海外半個多世紀的國寶“二駿”時,石興邦熱淚盈眶。

在石興邦的好友、哈佛大學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的斡旋下,賓大博物館館長戴遜表示可以歸還“二駿”,但條件是中國必須拿出兩件同等量級的文物來交換。

中方經過考慮後表示同意,碑林博物館遂挑選了兩件唐代的佛像作為交換。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但不巧的是,當時有一個美國考察團正在西安訪問,其中有一個叫凱賽爾的代表,跟賓大博物館館長戴遜是好朋友。結果他在參觀碑林博物館時,發現在“昭陵六駿”的介紹銘牌上,寫有這樣一段話:

“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於1914年被美帝國主義者盜去,現保存在美國費城賓大博物館。”

可想而知,當時凱賽爾有多尷尬!他當即給戴遜寫信說:“如果他們說的是真的(指盜取”二駿“一事),我感到非常羞恥!請你把文物還給中國。如果不是,也請你做出說明。“

但戴遜認為,”二駿“是當年盧芹齋通過”合法“途徑賣給賓大博物館呢,合同、發票都在,怎麼能是”美帝國主義者盜取”的呢?

所以,戴遜黑了臉,交換文物的協議自然也就黃了。

自此以後,一直到現在,雖經多次磋商和斡旋,“二駿”回國的日子依然遙遙無期。

賓大博物館大廳裡的“颯露紫”,彷彿依舊在發出陣陣哀鳴!

願華夏大地不再遭受戰亂之苦,願流失在海外的諸多國寶早日回家!

(全文完)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中國航母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國寶昭陵六駿,有一幅與眾不同,真跡被盜運海外賣了1個億

參考文獻:

1.《資治通鑑》

2.周秀琴:《太宗皇帝和他的六匹戰馬》,香港《東方》雜誌,2001年。

注:周秀琴女士曾任職賓大博物館,掌握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第一手資料。

3.《唐太宗昭陵六駿其中兩駿證實系被盜賣 現存美國》,騰訊新聞,2013年11月21日,原載於《北京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