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的醫院的中醫不願意開中成藥?

揚揚灑灑


這個問題如果是一般網友提的到也無防,想說什麼說什麼!

如果是專家說的?可真打臉,中成藥每一種都有所治症狀的針對性,也可以說患者根據說明書就可以自行選擇,因為它夲身就有自己的配伍搭配。(中成藥一般都是非處方藥)

而醫院的醫師是根據把脈辨症,認定了該下方劑的配伍,選一種中成藥給患者?其他醫師們咋看他?

選兩種中成藥給患者?那麼兩種成藥中的配伍是否相沖如何解決?

總之到醫院看病就遵醫囑,不要給醫院劃道道。


用戶象棋高人11066445


中成藥不掙錢!還有,中醫很神奇,有的時候差一味藥就很大的區別!以前我患過斑禿,到中醫院去看,醫生開了大堆中草藥,還告訴我,如果沒時間煮,醫院有代煮的業務!費用自然不低!後來發現,醫生開的中草藥和二種中成藥的藥方差不多,後來我就改成中成藥吃了!幾塊錢一瓶!效果不錯!


愛金順


你說的這種情況也有不是沒有,也不全面都是這樣,我也親的體驗過,我陪同一個朋友去醫院看醫生,那個醫生就給病號說了,你的病我診斷完了,跟據我的經驗我給你說怎麼治,開點藥吃了就好了病號問他還做什麼檢查吧,不用了,照我說去做就好了,去檢查花錢浪費了,你農村來的轉點錢不擁意。


馬新山3


對於中醫院醫生不開中成藥,我想無非就是這幾個原因:

第一:中藥方劑和中成藥最大的區別在於中藥方劑可以靈活加減,根據病情在經典方劑或模板上可以方便的加藥減藥來使得方劑更符合病情,而中成藥是固定處方,固定療效的,只有和中成藥規定的療效相符的病症才有效。那麼,對於有真才實學的中醫,絕對是更願意用靈活的中藥方劑來治病的。

第二:現在全國各級醫院都在執行新醫改政策,醫院裡的中成藥和西藥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也就是說醫院裡出售中成藥和西藥進價是多少,賣價就是多少,都是不賺一分錢的,甚至醫院藥房的某些西藥,中成藥價格比外面藥店還便宜。但是中藥飲片因國家政策保護,並未取消加成,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醫生不喜歡開中成藥也能理解了。

第三:你說的那是個別醫院的現象,不同藥品品種銷售量也和醫院的政策有關,大部分醫院都想推出自己醫院的品牌效應,除了推出名醫外,還要推名藥,名藥當然是指自己醫院的醫院製劑,所以很多中醫院都有幾個很有名的醫院製劑品種,這樣相應的外購中成藥銷量又會減少。


蕭藥師談合理用藥


看看現在中醫院的莫些中醫,瞎開方子,反正吃不死人病也看不好,開方子像好玩一樣有點痰給你加點陳皮,有點頭疼給你加點天麻,亂七八糟一副方子開出20幾位藥,抓一副幾十塊,動不動就先開7天,幾百塊沒了吃了狗屁用沒有,還讓你吃幾個月,一箇中醫跟我說如果一個藥方超過15味藥基本都是沒用的,一個鄉下土醫每次給我看病,最多10味藥吃三天不說全部好症狀減少一大半,而且根據病情方子還要調,有時侯直接告訴我去買哪種中成藥來吃,問診大多時候不收錢,有時候收幾十塊錢,山東的姜光祥醫生,醫術高超醫者仁心比之坐在醫院的莫些醫生強何止百倍


萍姐私房菜


太多中醫院的人,沒有一技之長,更不用說應用中藥材了,在對不同患者治療的時候,如何應用中藥材,每種藥材份量的加減和藥材數量的加減,都是需要真本事的,這些能力,如果沒有豐富的中醫理論、中藥材應用技能和中醫醫者的實踐經驗,是不可能在診治患者時,做到得心應手的。

而且,真正的中醫能手,絕大多數在民間,並不在中醫院;而這些佔有絕大多數的中醫能手中,有一技之長而非全科的人員,所佔比例又屬於是絕大多數。

比如說,我的家族是專門治療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和坐骨神經痛的,從事這項治療的有11人,其中只有一名中醫全科醫師,其他人都僅限於研究和治療頸肩腰腿痛;治療頸肩腰腿痛雖然有40多年了,也治癒了眾多患者,但是,還是依照祖訓,只做專業,心無旁騖,而全科中醫師,只是因為管理機構要求,才考取的。

一個人一輩子能夠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極致,已經足夠了;於我而言,餘生依然是專注於頸肩腰腿痛的研究和治療,因為這樣做下去,會幫到更人根除頸肩腰腿痛帶來的萬分痛苦,重返沒有痛苦的幸福生活,做到這樣已很不容易,別無所求了…




頸肩腰腿痛研究


先謝謝你來看中醫。

你想,中草藥拿回家來,放到鍋裡,放入水,然後在下面用火燒,這是多麼神奇的一個過程呀!你因為天天下廚,這樣的動作不足為奇,但你細想,這就是中醫湯藥,始於生活也終於生活,從易經而言,上面是水,下面是火,陰陽既濟,互相溶合,再把這個能量象飲料一樣服進腸胃,我們身體是認同這個來自大自然的信息的。中醫生開的方都有他的目的,通過這個藥的性來糾你身體中的偏,首先就讓你腸胃認同,一步一步和身體能一起諧調抗病。

中成藥也是中藥,但這個醫生末能看得到製作過程,拿到你手上你也只是無知地吃進去,哪有自己親自煮的那麼明明白白呢?而中成藥相對自煎的湯藥,那效果真是相差太多,那是應對懶人和忙人設計的,當然,有些丸藥也是中醫的本意,但說實話,有條件我都自己做,自己做給自己吃,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份善意,一份友好,我們愛人,我們愛錢,我們也應當愛自己。生病了,中醫生就這樣無形無意地讓你自己愛自己一次,是一個很友好的過程,你能領悟嗎?

我也是這樣給病人治病,開煎劑讓人回家自已煮吃。還有一個事,請原諒我不輕易給你我的處方,有些處方只能當下用,用了之後是什麼情況你再來,你不要拿了我的處方一吃到底,那樣會吃壞你的身體,你也不要照法用在你的家裡人身上,或朋友身上,他們的病與你的病大多不一樣,吃了會難過,治不了他們的病。要是一些收功的藥,大家能吃的,或者你接下來得吃很長時間的藥,我會告訴你。當然我也不希望你自作主張,拿了什麼偏方一吃到底,因為那個藥不一定適合你,長久吃說不定讓你受傷。沒病就不用吃藥,很多的補藥受到人們親睞,反正不缺錢呀,對身體負責呀就沒完沒了地吃,不是好事,相反把價格吃高了,都不討好。就說這些吧。


雞立鶴群829


中醫院一般可能也不進中成藥,除非是自己製藥的!中成藥也不掙錢吧!我就碰到過一個開大方子的中醫!好幾年以前因為便秘到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去看病(是正規的醫院吧),掛的✘副院長的專家號,這傢伙帶著十多個實習生,摸一會脈,簡單問了幾句話,前後沒有五分鐘就由他口述,實習生記錄給我開了一個方子,拿去交款是一週的藥得900多元錢,結果喝了一週藥,狗屁反應沒有!就此,對中醫醫生失望了!多年的病了不是說喝一週藥就妄想治好,但是不是也應該有點反應啊!哪怕放幾個屁出來也算有點效果啊!你特麼可是副院長啊!


花格子0451


中藥湯劑,顆粒、膠囊、丹、丸、散、膏以及外用藥膏、搽劑、凝膠、油藥、噴劑等等,已傳承幾千年,至於怎麼使用,它要根據患者的病症、病因、病性、病位來辨證論治。比如對外用藥物基本上都可通用,除了特殊人群的體質差異,年齡大小以外,一般都可以使用,但對於口服中藥就不一樣了,一般來說對輕症和預防的中成藥以及調理保健的藥品醫生都可指導用藥。但對特別的疾病及重症疾病就不適宜開中成藥服用,而且效果也達不到湯劑的療效。舉例說,一個腎結石患者服中藥湯劑一般只要十多副中藥就可以達到目的。將石頭排出,但服用成藥基本上沒有效果。又如一個重症風寒或風熱感冒患者,一般5-7副中藥便可治癒,但服用顆粒沖劑或片劑,膠囊藥基本上只能緩解。為什麼?因為病症一樣,每個人的體質和病位有很大差別,成藥不能增減,中藥湯劑可隨中醫師隨症增減調整方藥,其二湯劑藥可以根據個人情況服用量劑,效果更好。這就是中醫中藥不同於西醫西藥的特點。


苑醫堂zjg


現在誰不講效益,醫德早被人忘了,也許農村才有。成都有個老中醫快八十了,十年前每天看三十個病人,自已開的珍所,處方費八十,每天早上天不亮就沒號了,曾經有個病人走路都不穩,拿一次藥幾大包一個月的量幾千塊,治了半年多臉上才有點人氣,人家敢要高價確實有點水平。如西醫的話一個月下來檢查費要多少,還不一定給你治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