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運城國寶故事|“戲曲遺韻:運城戲曲文物展”擷英

記者 劉亞 通訊員 朱識斌

運城國寶故事|“戲曲遺韻:運城戲曲文物展”擷英

永樂宮潘德衝石槨雜劇線刻摹畫

  1月17日,“戲曲遺韻——運城戲曲文物展”在運城博物館開展,展出將持續到4月17日。

  該展覽分“舞榭歌臺”“梨園金石”“戲塑芳華”“鏤雲裁月”“功深熔琢”五個篇章,以文物類別為綱目,以發展時間為軸線,還原了河東戲曲藝術從萌生、成熟到繁盛的生動歷史。展覽共展出河東戲曲文物146件(套),展品涉及戲臺題記、戲曲碑拓、雜劇磚雕、皮影剪紙、刺繡年畫、服飾道具等類別。

運城國寶故事|“戲曲遺韻:運城戲曲文物展”擷英

永濟韓陽鎮《創建玄宗、關帝、財神廟碑記》

“戲曲遺韻-運城戲曲文物展”

三大亮點

  一是館際文物同臺展出,除該館文物外,又不乏運城市蒲劇團、運城市蒲劇青年團、運城市戲曲研究所、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以及永濟市百佛閣博物館、五老峰民俗博物館等部分縣(市、區)文博單位的藏品。

  二是展品民俗元素增加,宋金戲俑、戲曲皮影、刺繡服飾、木版年畫等展品與戲曲文物相映生輝。

  三是梳理河東戲曲流變。從金元雜劇的五花爨(cuàn)弄到明清山陝梆子,從蒲州梆子名伶郭寶臣、王存才到“蒲劇五泰斗”,再現了河東戲曲從金元至當代的傳承與發展。

  戲曲對我們而言,是絃歌相伴的歲月印記,也是情感表達的藝術載體,更承載著民族的精神記憶。運城作為戲曲的重要發祥地,既是金元雜劇繁盛重鎮,又是明清梆子聲腔形成的核心區域。

  據悉,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該館還將舉辦豐富多樣的“鼠年有喜”民俗文化旅遊年主題活動。

  民族的古老藝術,終歸承載著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講,顰笑招式、聲腔鄉韻都承載著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血脈精魂。

運城國寶故事|“戲曲遺韻:運城戲曲文物展”擷英

永濟市韓陽鎮

《創建玄宗、關帝、財神廟碑記》

  蘊含戲曲內容的戲曲碑刻及題記是戲曲藝術發展的徵信印記。紀事碑、題名碑、條規碑、圖像碑直觀地記錄了戲曲活動的情況,透露了社會各階層人物對戲曲的理解和態度,是十分珍貴的戲曲史料。透過戲曲史的歷史塵埃,每一個鮮活的藝術生命印記都值得澆鑄於青銅器上,銘刻於大理石上,鐫於木板上,永世長存。當這些藝術火種在世上流傳之時,戲曲聲影裡的賞心樂事、藝術舞臺上的歌底迴風都似縹緲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

  清光緒十五年(1889)立石,通高125釐米,寬51釐米,永濟市蒲津渡遺址博物館藏。此碑出土於永濟市韓陽鎮梨園會館遺址,梨園會館今已不存。梨園是唐玄宗時期教習藝人的處所,後世稱藝人為梨園子弟,“梨園會館”是藝人集會之所。玄宗關帝財神廟佔地東西50米,南北70米,總面積為3500平方米。

  祁彥子(1853~1909),藝名彥子紅,蒲劇鬚生,永濟市韓陽鎮人。1881年,祁彥子籌資在永濟韓陽鎮主持修建了梨園會館。據會館首事祁彥子的堂孫祁念平、荊玉合的重孫荊百祥等人回憶,該廟北面是三間正殿,塑唐明皇像,左右兩個小太監,下面四個宮人,手拿拂塵、如意、樂器等物。東西偏殿各三間,分別祀關帝、財神。東西廂房各六間,正殿前設獻殿,西南角有井一眼。梨園會館的創建,證明清朝末年蒲劇社班已如雨後春筍,人才輩出;也說明了戲劇從來都是以“借古諷今”“高臺教化”為宗旨。

  碑文內容摘錄如下:“嘗思人賴神以護佑,神藉人以成功。吾人尊優孟、法叔敖演古諷今者,詎不欲神靈庇護而乏致祭之所哉!是以同發善念,欲興工。今於蒲南韓陽鎮,創建玄宗關帝財神聖廟三間,賬房三間,市房數間,於光緒七年鳩工,至十三年告竣。設梨園會館,每遇秋冬朔以為祀神之所。特當日工程浩大,獨立(力)難支。商我同人,極力籌劃,無奈奔馳千里,募化四方。幸遇樂施君子,各探囊底之餘,以助成功。告竣之後,謹將芳名勒諸貞珉,永垂不朽云爾……”從碑文不難看出,梨園會館(當地人稱“合味廟”)是祁彥子為了照顧無家可歸的梨園弟子歷盡艱險蓋起來的。

運城國寶故事|“戲曲遺韻:運城戲曲文物展”擷英

戲曲人物磚雕

  北宋滅亡後,金人“擄其藝北上”,與河東樂舞融合,形成了新的藝術形式——戲曲。從這一時期開始,人們以戲中各角色演繹戲外的真實人生。忠義者裝以正貌,奸佞者飾以醜形,根據金代院本最流行的演出藝術——五花爨弄雕造而成的戲俑磚雕,生動地再現了金代河東的世俗風情和戲曲的繁榮景象。金代晉南豪富之家,廳堂坐享觀戲;元代北雜劇大繁榮,民眾狂歡,廟宇喧騰,在嫋嫋的酬神香霧中,戲班作場人潮湧動。以戲曲行教化,維護真善之道;就高臺演人生,訴說喜怒哀愁。

  該磚雕刻於金代,長35.5釐米,寬23釐米,厚6.7釐米,運城博物館藏。

  自左至右,第一塊磚雕:一人,戴無腳幞頭,穿方領窄袖長袍,束帶登靴,雙手斜執一杆杖。第二塊磚雕:一人,戴翹腳幞頭,穿方領窄袖長袍,袍及膝,束帶登靴,左手執袍邊右手執扇置右肩上,側身而立,腳尖點地做舞。第三塊磚雕:一人,戴展腳幞頭,穿圓領寬袖長袍,腰間束帶,雙手執笏。第四塊磚雕:二人,一人軟巾諢裹,長袍束帶,足穿靴,右手執羽扇,正聽身後一人說白;後一人亦軟巾諢裹,長袍束帶,右手執磕瓜,雙手搭於前一人肩上耳語。

  五花爨弄是指金元雜劇的角色形制,分別為裝孤、引戲、副淨、副末、末泥。金雜劇演出內容以逗笑取樂為主,是元雜劇的早期雛形,這一時期戲曲發展還未進入到反映社會生活的正劇階段。

  在宋金時期的墓葬磚雕中多有表現音樂舞蹈的磚俑,稱為伎樂俑。伎指舞伎、樂指樂工,舞伎多是身著特定服裝,按樂工的音樂節奏表演舞蹈,樂工則負責音樂伴奏。這種音樂與舞蹈相結合的藝術表演形式統稱為散樂。根據樂器組合不同,分為兩種不同風格的散樂組合,一種以大鼓、小鼓、腰鼓、觱篥(bìlì)、拍板等為伍,稱為大樂,一種以笙、排簫、觱篥、嵇琴、方響為伍,其音清美,稱為細樂。

運城國寶故事|“戲曲遺韻:運城戲曲文物展”擷英

潘德衝石槨院本圖

  潘德衝石槨院本圖(潘德衝石槨戲曲線刻),是在遷建永樂宮及其附屬物時,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省考古研究所從永樂宮舊址潘德衝墓中發掘出土的。這幅戲曲線刻圖刻於石槨前檔。

  潘德衝,字仲和,賜號妙微真人,是元代河東全真教領袖人物。元太祖十五年(1220),潘德衝是丘處機應詔謁見成吉思汗時,所帶十八名弟子之一。後任道教河東南北兩路提點,主持營建永樂宮。元憲宗六年(1256)卒,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下葬。

  潘德衝石槨院本圖共四個表演人物,體現了四個雜劇角色,分別是裝孤、副淨、副末、末泥。左起:第一人,八字眉,聳肩縮頸,頭裹軟巾,身著長衫,口含右手拇指、食指,作吹哨狀,左手於襠前撩著衫襟;左腿前邁,右腿直立,兩腳成丁字形,上身左側微傾,面向他左方的演員。第二人,頭戴展角幞頭,身穿圓領大袖袍,雙手抱笏,表情莊重,正面肅立。第三人,頭戴尖頂帽,身著圓領長衫,袒胸露腹,臍下束帶,右手抬至胸前,食指微伸,作指點之勢;左手微握,高舉平頭,拇指指向帽尖基部,肘上挎一砌末(上沿繫帶),雙膝稍屈,臀部後蹲,上身、面部均右側,撇嘴。第四人,頭藏卷角幞頭,穿系領長袍,腰束帶,面向其右方,抱拳恭立。四人背後有懸屏與後臺相隔。

  戲曲,是對生活的思考,對人性的探討,對歷史的品評,對善惡的分鑑。粉墨春秋,恍惚百年,戲曲文物靜然佇立在戲曲長河的源頭,冷眼看歲月輪轉,戲言評善惡忠奸。戲曲文物瑰寶在拭去千百年泥土之後,依舊散發奪目的光彩,不僅是研究中國古代戲曲的珍貴資料,亦是傳承民族藝術、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時光不歇,生活不止,戲曲藝術,新彩華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