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梁楷《潑墨仙人圖》:放下分別心,無物無我才是歡喜

拾畫筆記

梁楷的《潑墨仙人圖》在畫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既是第一幅潑墨寫意人物畫,也是首次對傳統繪畫中線型的背離而轉而墨象語言的建立。然而,我讀《潑墨仙人圖》,更喜歡的是梁楷藉由這幅偉大作品所傳遞的無分無別之心。他筆下的仙人,就如同我們市井中見到的邋遢酒徒。仙人凡人,在梁楷筆下皆無分別。放下分別心的梁楷,創造的何止是一個墨象的世界,同時也是一個無分別心的淨土。


梁楷《潑墨仙人圖》:放下分別心,無物無我才是歡喜

梁楷《潑墨仙人圖 》


嘎吱響的竹床,池塘畔的梧桐柳樹,仰望星空,幻想著月亮上的白兔和嫦娥,或是雲層上兜率宮裡的太上老君。幾乎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有過神仙科學家的夢想。因為神仙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神仙可以變幻出孩子心中所想要的一切,一籮筐大白兔糖,一摞小人書,一盒子彈珠。可是,“仙人”長什麼樣?誰都沒有見過仙人的真實模樣,但是,幾乎每個人心目中的仙人形象卻是大同小異的。我想,大多數人“記憶”中的仙人大概是86版《西遊記》中太上老君、太白金星、南極仙翁等形象那般,又或者是現實中某座千年道觀裡仙風道骨的老道人的形象。然而,梁楷告訴你,仙人可以是另一番模樣。


中國的儒釋道畫在兩宋時期已經成熟,到了南宋梁楷,這種特殊題材的人物畫又有了新意,如果說此前已經成熟的儒釋道人物繪畫多少還有點非本土的味道,那麼到了梁楷手中,儒釋道人物已經徹底了實現了和本土人土風情融合的形象。《潑墨仙人圖》便是梁楷最負盛名的一幅代表作,幾乎各個版本的繪畫史著作裡都不會少了這幅作品的“身影”。


一、《潑墨仙人圖》:潑墨寫意,線型到墨象


中國畫中的人物畫發展遠沒有山水畫那般跌宕起伏而又氣象恢弘。在很多人看來,中國畫中的人物似乎從未改變過。不符合人體結構的人物,或者山水畫中面目模糊不清的點景人物。似乎從人物畫出現的那一刻開始,中國畫中的人物形象及未曾改變過。


然而,梁楷的出現,打破了這種“不變”。《潑墨仙人圖》歸為儒釋道人物,我們通過對比梁楷之前的人物繪畫不難發現,梁楷筆下的“仙人”已經沒有了過去儒釋道人物所具有的威嚴氣象,過去畫家筆下的高僧大德無不是器宇軒昂或眉目森嚴。而梁楷筆下的《潑墨仙人圖》中的仙人,形象邋遢,衣衫不整、圓肚外漏,這哪裡是仙人啊,和市井中的醉漢倒是有幾分相似。


我們來看這幅偉大的作品。作品採用了在此之前人們不屬於的筆墨語言來表現,整幅作品幾乎看不到過去畫家們重視的線條。我們只能大體上分辨出仙人的頭部、肚子、腳步,至於更細的部分,全都在混沌不清的墨色層次之中了。


梁楷《潑墨仙人圖》:放下分別心,無物無我才是歡喜

梁楷《潑墨仙人圖 》局部1


仙人額頭突出,我們看到這種形象,大概會想到南極仙翁罷。傳統文學中的仙人,許多是大腦門。最典型的大腦門形象莫過於象徵長壽的南極仙翁了。至於為什麼是大腦門,民間的說法有很多,有的說是返老還童的寓意,有的說是蟠桃的形象寓意,有的說是鶴的頭部象徵,無論哪種說法,都象徵著吉祥長壽。顯然,梁楷抓住了人物的這一典型特徵,故而我們看到這幅仙人圖,哪怕形象再模糊,也不會將人物當做市井酒徒。


再看人物的面部,特別是眼鼻扣部分,這一部分幾乎是扭曲在一起的。這裡的“線條”大概也是這幅作品中唯一的一處清晰可見的線條使用了。大鼻頭、眼眉擠在一起,如果世間真有這樣的五官,我們大概都會認為是極其醜陋的。仙人的眼睛用了兩個墨點來呈現,似乎是睜著的,又似乎是閉著的,嘴巴也是似張似合。下巴和兩腮的鬍鬚讓仙人的整個面部更加顯得面容邋遢。


仙人的右肩用濃而溼的墨來刷出大塊的墨團,自上而下,由深至淡,藉由墨色的層次,表現出了藏在寬大衣袖裡的手臂形態。右手似乎扶著腰部的腰帶,衣袖幾乎著地。而左手臂則用了較少的淡墨來表現一種對比效果。腰帶用了幾筆很濃的墨,我們可以大概通過腰帶的位置看出,褲子明顯已經有了滑落的趨勢。仙人不得不時時用手提著腰帶,以防真的滑落。褲子畫家用一種破筆的效果,表現的是仙人褲子殘破不堪的視覺效果。通過腿部的動作,表現的是仙人向前走的動作,而不是一個靜止佇立的仙人。


鬍子拉碴,衣衫不整,表情猥瑣,無論如何,我們也不會將這些與仙人聯繫到一起。如果這是仙人,我們會覺得,原來仙人就在我們身邊,原來仙人和我們凡人並無兩樣。畫史對這幅《潑墨仙人圖》的評價極高,認為這幅作品是現存最早的一幅潑墨寫意人物畫,是對傳統線型經典語言的背離,是墨象語言真正獨立的標誌。梁楷在創作這幅作品的時候,大概不會想到後世畫史讀這幅作品有著如此高的評價。


梁楷《潑墨仙人圖》:放下分別心,無物無我才是歡喜

梁楷《潑墨仙人圖 》局部2


二、仙凡本一象,奈何世人分仙凡


《潑墨仙人圖》的成就自然和墨香語言的獨立有著很大關係,但是,我始終認為,這幅作品的妙趣在於筆墨語言之外。而這種妙趣和梁楷這位南宋偉大畫家的個性和思想不可分割。梁楷,南宋人,曾為寧宗時期畫院待詔。我們知道,畫院待詔是畫院的最高官職了,“受詔而畫”的畫院待詔們可以享受到許多民間畫師們享受不到的待遇。但是,這對於向來行徑不守規矩的梁楷而言,無異於給自己上了一把枷鎖。因為畫技卓越而被皇帝授予金帶,但是梁楷卻將金帶掛在樹上飄然而去,要知道被皇帝授予金帶是畫院畫家們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了。梁楷卻不屑於這一切。他離開了,去尋找自己的朋友:妙峰、智愚和尚。


梁楷並非佛門中人,卻喜歡與佛門中人交往。這點足見梁楷內心中對純淨樂土的嚮往。畫院裡的規矩,宮廷中的爾虞我詐,讓梁楷決然地去尋找自己心中的樂土。對權貴的睥睨鮮明地表現在了梁楷的繪畫中。


梁楷《潑墨仙人圖》:放下分別心,無物無我才是歡喜

梁楷《潑墨仙人圖 》局部3


首先是筆墨語言的選擇上,梁楷不遵禮法地放棄了傳統中國繪畫中的線型語言,而選擇了自己最為鍾情的墨象語言。這本身就是一種對時代的背叛。整個南宋畫家在後來的元明清文人畫家們眼中是不堪的,是沒有靈魂的。即便是南宋四大家的傑出作品,到了元代也逐漸被文人畫家們放棄了。梁楷這種獨特的墨象語言,在時人看來,是粗粗不堪的,毫無美感可言。但是,時間總是會給予這位偉大畫家一個積極正向的評價。梁楷的這種放浪形骸,不守傳統禮法的筆墨語言卻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徐渭、朱耷、金農以及齊白石等後來的宗師級畫家。


其次是梁楷藉由筆墨中呈現的人物來表達的一份對禮法的不屑於睥睨。《潑墨仙人圖》中的仙人,或許就是一種嘲諷。人人心目中的仙人,在“梁瘋子”的筆下,竟成了這幅邋遢不修邊幅的形象。那些遵守世俗禮法的士大夫階層,看到了大概會破口大罵,認為梁楷是真的瘋了。而這正是梁楷的可愛之處。什麼高僧大德,那隻不過是世人的以為。真正的高僧大德,不高也不大,而就是這麼一副和市井百姓無異的形象。


梁楷的偉大,應該有兩次背離,一次是繪畫形式上的背離,另一次是對傳統禮教、思想的背離。而我以為,後者才是真正偉大的。繪畫形式上的背離,在西方美術界時常上演,即便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徐渭、八大、金農、齊白石,哪一個不是在“背離”,而像梁楷這般,對權威、禮教、習俗認知的背離,古往今來也沒有幾人。


或許在梁楷心目中,畫院待詔和市井畫師沒有什麼兩樣,皇帝的金帶和隔壁鄰居大爺的一句稱讚也沒有什麼兩樣,世人供奉的菩薩佛陀、高仙大神和行走在市井中的酒徒也沒有兩樣。不凡從來就不在於外在形象,真正的不凡是心境中的不凡。心中有丘壑,筆下縱然是一粒砂石,亦有一個無象的大宇宙。


梁楷《潑墨仙人圖》:放下分別心,無物無我才是歡喜

梁楷《潑墨仙人圖》局部4


三、放下分別心,超越分別心


仙凡本一象,奈何世人分仙凡。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也是肉體凡胎的凡人,與世間萬千凡人並無兩異,只不過是後來的修行之路,讓釋迦牟尼實現了對生命的超越。佛陀曾是凡人,他的偉大在於生命的超越。


我曾與臺灣香道師“好香”的問題。作為香道師,許文濱認為以價格來衡量一款香的好壞是世人的標準。真正的好香,與價格無關,而關於每個人對味道的理解。有些人會通過一款檀香的味道想到自己的外祖母的味道,對於他來說,這就是一款好香,否則,幾千幾萬的沉香也只是價格上的標準。一位茶人在談到茶的好壞時,大體也是這種觀點,他認為,茶無好壞,關鍵在於喝茶人的心境,與誰喝。


梁楷《潑墨仙人圖》:放下分別心,無物無我才是歡喜

梁楷《李白行吟圖》


唐代的懶瓚禪師在詩中寫:“世事悠悠,不如山嶽,臥藤蘿下,塊石枕頭;不朝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更復何憂?”僧問:“飯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飯是滋養色身的,要做五觀想。而且吃飯不要當飯吃,穿衣不要當衣穿。”《心經》中也說:“無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嗅到的,舌頭嚐到的,本皆空。放下分別心,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都不重要。放下分別心,無物無我才是歡喜。


梁楷作《潑墨仙人圖》是放下了分別心,他棄金帶而去也是放下了分別心。今讀《潑墨仙人圖》,讀的是墨象,讀的也是無象。線型墨象,無分無別,皆是無象。


梁楷《潑墨仙人圖》:放下分別心,無物無我才是歡喜

梁楷《出山釋迦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