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小米、美團、滴滴……獨角獸赴港上市面臨微妙變局

小米、美團、滴滴……獨角獸赴港上市面臨微妙變局

獨角獸們都在爭搶成為港交所新政後赴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第一股。

小米是目前赴港上市的新經濟獨角獸中上市進展最快的一家,而最近被爆出已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美團點評將可能排在小米之後。

按照港交所上市流程,從正式遞交上市申請,到遞交招股書、路演、公佈認購結果、到最終上市,(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一般而言需要一個月時間,具體視審批速度而定。

早在2018年五月,小米就已經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來自香港券商屆人士向《中國企業家》透露,不出意外,小米本該六月在港上市,但為了支持國內的CDR新政,推遲了港股上市時間。

但6月19日,小米在最後一刻暫停了CDR的發行。富途證券CEO鄔必偉向《中國企業家》稱,“我個人認為證監會和小米雙方推動CDR發行的意願都比較強,但中間有一些難協調的技術性障礙,要解決這些障礙,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可能會再度延遲小米在香港上市的時間,最終小米選擇先行在香港上市。”

而此時的港股市場,在持續一年的暴漲衝上33484的高點之後,在最近幾個月內處於一個比較微妙的高位震盪調整期。6月19日,受中美貿易戰恐慌情緒影響,上證、恆指均大幅下跌。恆指指數一度大跌近千點,跌破29500點。

近兩月的港股投資市場已經出現分化,後續是漲是跌眾說紛紜。一旦港股持續下跌抑或由牛轉熊,將對獨角獸的估值造成重大影響。

為避免夜長夢多,獨角獸們紛紛出動,滴滴和螞蟻金服相繼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而陸金所、海底撈、騰訊音樂、51信用卡、凡普金科等赴港上市的傳聞也在圈內風傳。

微妙的時機

時隔十年,港股再次迎來黃金時代。

2018年1月,恆生指數成功衝上了新的歷史新高33484點,突破了之前在2008年創下的歷史高點,2017年全年漲幅超過30%,成為當年全球表現最好的主要指數。

暴漲連帶著上市公司的市值也翻番,2017年,在港上市的騰訊控股一年股價翻倍,成為亞洲市值最大的公司。

大浪潮時,科技公司的估值及上市後的市值往往能水漲船高。與此同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2017年底推動了港交所成立25年來最大的變革,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允許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等。新的上市制度在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此時赴港上市,正可謂集天時地利。

機會不容錯過,在上市時機來臨之時,搶先上市往往能佔得先機。

截至2018年6月20日,港股總市值達33.9萬億元,滬深為50.9萬億元,港股市場容量相對比較小。

“2017年,港股交易量只有美股全年交易額的十六分之一,只有A股的六分之一。”基岩資本副總裁杜坤錶示,“港股的資金量相對小,就好比水池的空間容納有限,上市的獨角獸越來越多的話,越到後面融到的資金越有限。所以趕在前面上,估值明顯會高於後面幾個,趕在窗口期第一批上市的公司的估值也會比後面好。”

鄔必偉也認為先上的會佔一些優勢,現在香港市場上比較缺新經濟公司,先上的受追捧比較多,慢慢地,投資人會出現審美疲勞。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港股市場在近期出現調整下跌。6月20日,摩根士丹利策略師把恆生指數的12個月目標大幅下調約10%至27200點,意味著恆生指數將從1月高點下跌約18%,接近通常表明市場進入熊市的調整幅度。

摩根士丹利認為,利率上升、人民幣貶值和美中貿易關係惡化,這些因素將共同威脅亞洲經濟增長和企業利潤,“我們認為恆生指數短期內有進一步大幅下跌的風險”。

6月21日正式登陸港交所的內地“智能金融第一股”維信金科很快就破發了,6月15日同樣在港交所上市的第三方支付第一股匯付天下也在掛牌首日跌破發行價。

“現在港股的熱度比今年年初要差很多,很明顯,因為市場變差了。2017年在港上市的眾安在線、易鑫集團則幸運得多。”鄔必偉表示。

港股的回調,對正在融資的擬上市企業會造成一定影響。據彭博社消息,此次小米香港IPO的定價區間從傳聞中的750億-800億美元下調為550億至700億美元。

早在2015年5月,港股進入階段熊市以後,上市公司股價跌到“白菜價”,上市的窗口期也接近關閉。甚至在2016年,王健林認為萬達商業在港股的市值比淨資產還低,選擇讓公司從港股退市。

“美團也在加速上市當中”,鄔必偉稱。之前有消息稱,在進軍打車領域、收購摩拜後,美團赴港上市的估值或將達到600億美金。赴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投行比較普遍的做法是按照國內外上市同類型公司的市值去估值,小米現在對標的是蘋果,而美團則複雜的多,暫時沒有可對標的公司。”

但未來港股究竟會如何走,誰都無法掌控。“阿里巴巴2007年在香港上市,也趕上了金融危機,影響了當時的上市融資,但最終還是選擇上了。如果企業覺得,市場不好,估值低,可以不上。如果不能再等,價格再低也只能上了。”鄔必偉表示。

黑天鵝

6月14日凌晨,美聯儲再一次宣佈加息,將聯邦基準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1.75%-2%的水平,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首次重新回到2%的整數關口。隨後,香港金管局跟隨步伐,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25個基點,至2.25%。

對於全球資本市場而言,美聯儲不斷加息意味著全球資金的水龍頭在慢慢擰緊。從長遠來看,由於加息會吸引香港的美元迴流美國,美聯儲持續加息將利空港股。

但瑞銀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鄧體順認為,加息只是這些獨角獸此次赴港上市窗口期中比較明確的一個不利影響因素,而更擔心的應該是那些無法預測的因素,如中美貿易戰。

自港交所成立以來,曾經有過幾次因為黑天鵝事件導致港股的上市窗口突然關閉:(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一次是2003年SARS危機,一次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

“港股上市本質上是一個生意。只要公司不說謊,有投資者願意買單隨時可以上。2015年時港股估值低,沒多少公司願意上,也可以稱為窗口關閉。”鄧體順向《中國企業家》表示,但港股經過兩年的大漲,現在公司估值處於比較好的水平,這次是個不錯的窗口期。

由於港股市場含有大量的“中國元素”,就目前來說,港股投資者比較擔心的就是中美的貿易戰,以及這件事對未來兩國經貿關係,投資等會造成何種影響

2018年年初,受貿易戰及港幣匯率影響,港股開始進入震盪期。4月10日,特朗普發出貿易戰和解信號,恆生指數當天開市上漲259點。6月19日,特朗普威脅對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關稅,消息一出,當天A股千股跌停,港股一度大跌上千點。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鄔必偉認為A股一旦下跌,港股就很難走出獨立行情。“感覺中美貿易戰會是一個相當長期的事情,如果貿易戰再往下發展的話,港股的走勢很難說。港股一旦大跌,就會有很多想上市的公司發都發不出去。”

但仍有不少機構對港股後市看好,瑞信集團亞太區高級投資策略師邵志銘於6月20日表示,預料2018年恆生指數將於三個月內上漲至33000點。杜坤則認為美國加息會對資金量有影響,而港股之前的漲幅比較大,後續行情比較難確定。

目前在國內去槓桿、控制銀行信貸額度、縮緊銀根的大環境下,企業融資變得更難。2018年5月,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創近兩年來最低水平,其中5月末企業債券餘額為19.14萬億元人民幣,當月融資淨減少434億元,為2017年6月以來首度陷入負值。

而A股市場的上市進程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緩慢進行,截至6月15日,A股IPO排隊的企業仍有279家。對於需要融資的新經濟公司而言,在國內銀根縮緊時,即使港股行情開始變差,赴港上市仍不失為一個好的融資渠道。

三地之爭

如今,中國內地A股、美股和港股三地都在爭取新經濟的獨角獸公司來上市,但目前來看,港交所在這輪上市潮中獨佔風頭。

6月13日,李小加再次獲得連任,這給等著去港股上市的國內獨角獸打了一針鎮定劑。李小加將連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任期從2018年10月16日起至2021年10月15日。

李小加是港交所的改革派和靈魂人物。他執掌港交所的8年間,曾因錯失阿里巴巴有過懊悔,但更多的是收穫了各種成績: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等等。

李小加曾說在A股上市屬於包辦婚姻,而港股是屬於自由戀愛。三地股市相比較而言,港股的上市制度設計已經越來越接近美股的納斯達克。但港股又有其獨特的優勢。

“港股和美股都是低門檻,採用披露制,但如果說兩地投資者對中國內地公司的理解,明顯香港市場更懂中國公司。“鄔必偉稱。

另外,雖然在美國和香港兩地上市的法律會計等相關費用差不了多少,但對於上市公司而言,美股有集體訴訟制,而港股沒有。

而就估值而言,三地中在A股上市門檻最高,給新經濟公司的估值也最高。

2018年年初在A股借殼上市成功的360公司,截至6月21日,市值達1845億元,而360從美股退市時,市值才504億元。之前在A股上市的樂視網,市值也一度達到瘋狂的1526億元。

可惜的是,目前新經濟公司上市乃至迴歸A股,仍面臨種種障礙。

但港股和美股都比較國際化,給新經濟公司的估值也不會差太多。這其中,新經濟公司中的科技公司和金融公司又有所不同。“科技公司會給一個更高的估值,如騰訊的PE曾達到60倍,而市場給金融公司的PE最多20倍。”鄔必偉表示。

這是因為未來發展前景是衡量估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鄧體順表示,目前科技公司的估值高,是因為很多科技公司能以每年100%-200%的速度增長,而金融公司普遍在20%-30%。

每個新的明星新經濟公司在港交所上市,都會給港交所帶來一大批新的客戶。在過去很長時間,(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騰訊在港股的科技股中獨佔鰲頭,騰訊與港交所互相成就了對方。

而此輪上市的新經濟獨角獸中,誰將最受港股投資者的歡迎呢?未來誰能成為這輪上市的新經濟公司中第一股呢?鄔必偉認為最終得看企業的綜合實力,就像當年赴港上市的國企股、銀行股,剛開始上的企業時候比較受追捧,後續股價慢慢回落,時間一久股價還是得拼實力。(新經濟公司是指包含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